中國武術協會的簡介資料

  中國武術協會是中國武術的全國性群眾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領導下的單項運動協會之一。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中國武術協會的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中國武術協會的簡介

  個人自保

  原始社會:強弱爭鬥,一方動戈,繼而出現武。武,止戈為武,消停戰事而來。

  武術,消停戰事的技術。中國武術、中國傳統武術,通過武化流傳,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安國強民武術課程

  國家、社群: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關於武功

  武功,在個人,是制止侵害,維護自身安全和權、益的功力;在國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中國武術的表演來源

  表演藝術,在電影未出現之前,主要是以舞臺戲劇形式呈現。中國戲劇的前身是中國戲曲,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壎***1240-1319***繼而便到了元***1271年-1368年***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和明人魏良輔《南詞引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戲劇,是自元代開始、才在民間蓬勃發展起來的。

  元代停止了歷年的科舉制度***包括文舉與武舉***,元代的統治者漢文程度不高,看戲卻很高興,致使原來要考試的文人沒了出路、便到流浪的那些雜技班、戲班子裡面去編寫劇本維持生計。這些人裡面,有關漢卿、有寫《西廂記》的王實甫、有寫《趙氏孤兒》的紀君祥、還有馬致遠這麼一大群人,加上負責元雜劇武術指導的武人,致使中國戲曲***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迅速成為中國戲劇***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組成***。其結果是,從元代產生的戲劇,使中國的戲劇快速地趕上了古希臘悲劇、古印度梵劇,而補足了中國戲劇與世界戲劇比較上的失缺;尤其是元雜劇,廣泛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

  而其中,負責元雜劇武術指導的武人,是不會讓元人學真正的中華武術的***是問哪個民族會將自己的禦敵方略,去白白教會入侵自己的外敵呢?再傻蛋也不會!***,於是,這些武指便搬來好一些京劇的戲班子、架子,並賦予其"武術"的名義、來招待元人,好看、好樂便是。這,就是現在很多人看到戲臺上的"武術'花架子的來源。真修習中華武術的人本身明白,這些只用於表演的花架子,與"武"本身的關係不大,甚至其"舞術"裡面有故意顛倒武的原旨所為。劇***劇***,虍豕之鬥也。在於好看,用於逗元人玩的,假借的。

  因為戲曲、戲劇在民間中廣泛傳播,而真正的武術一直之屬於皇室貴胄祕而不傳之技,所以民間難得以窺真武***全貌***;及至後來電影藝術對"中國武術"、"中國功夫"的廣泛傳揚,讓套路、表演類的"武術"在一般人當中產生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導致現代人對中國武術的概念被表演化、套路化。

  但在民間,一直有修習中國傳統武術的群體,仍然秉持其不獻演、不競技的傳統操守,內斂恭肅,在民間廣泛傳揚。

  中國武術的競技來源

  二戰後,全球用"競技體育"方式,來消除二戰餘下的戾氣。新中國為順應國際形勢,以全國之力全民發展競技體育,導致中國武術被捲入體育範疇,以比賽、競技等形式進行"發展",至今。但是,以奧林匹克精神所推動的競技體育,其使用的規則,與中國傳統武術"止戈為武"的核心思想迥然不同,兩者之間難以擬合、釐定,導致當今中國武術形成出以表演為主、以競技為主和以民間傳統功夫為主的不同概念武術並存、的局面。

  競技,是以體育為基礎,以展示體育成果為目標的社會活動形式。體育,來自於日文中的"體育"一詞,出自於19世紀70年代,在中國最早見於20世紀初的清末,由在湖北開辦幼稚園、對幼兒進行全面"保全身體之健旺"的教育方針而來。競技體育是在西方現代解剖學主導的框架下解釋的運動形式,它不能涵蓋中國傳統武術所包涵對修習者除身體外,在精、氣、神等綜合方面的提升。中國傳統武術並無單一的體育形式,中國也沒有傳統體育***在2009年7月9日日,由國家體育總局以體育概念為基礎創立的"傳統體育"新概念,沒法提供任何傳統文化引證、及支援。***;在2015年3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陳國榮副主任,在對中國武術的歷史和社會地位等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後,重新將武術與體育的關係復原定義:中國武術不僅涵蓋了西方體育的多種運動形式,而且,還擁有獨特的東方傳統運動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武術不是隸屬於體育,而是體育的上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