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錢幣收藏方式

  中國古代錢幣是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經濟、政治、文化傳承體系。那麼古代錢幣的收藏方式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國古代錢幣具有4000年的演化發展的歷史,這是一個由遠及近的完整的系列。最終,它和我們的人民幣連線起來,構成了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貨幣體系。

  我們收藏古代錢幣,基本上有這樣幾種方式。不是因人而異,實際上是因“財”而宜​和因“才”而宜。有財力的收藏家,當然會買到更多的錢幣,而泉識廣博深厚的藏家,會更有眼光的收藏珍稀錢幣。收藏方式無非是三個方面:一是由古至今的系列收藏,二是某一朝代錢幣的集中收藏,三是歷代珍稀錢幣的收藏。專玩宋錢、專玩清錢、主要玩母錢、樣錢,都各有所長無可厚非。所有的收藏,最終展現在中國的貨幣體系之中,形成完整的、系列的陳列,展現出中國錢幣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人類世界感知中國貨幣文明的深長和悠遠以及對中國社會發展程序的作用和影響,我們的珍藏的貨幣價值才得以展現。

  所謂系列,第一、在古代錢幣博物館裡,第二、在錢幣學著作裡,第三在藏家手裡​。而這些不同方式的組合成的總體,才是中國完整的古代貨幣體系,這是中國貨幣的銀河星系。

  考古證明夏朝開始使用貝幣,商朝開始鑄造金屬貝幣,周朝開始使用布幣。戰國時期使用布幣、刀幣、圜錢。到了秦朝,開始鑄造秦半兩,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西漢 漢高祖劉邦時期使用三銖半兩.榆莢半兩。少帝劉恭有八銖半兩。劉弘時期行用五分錢,不知道是什麼含義。文帝劉恆時候有四銖半兩。從戰國的秦國到秦朝和漢武帝前期,是半兩錢通用的歷史時期。漢武帝劉徹發行錢幣:三銖錢、郡國五銖 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至此,五銖錢制度確立,而且行用了將近700年。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史料是十分簡單的,只是某些錢幣出土了,考證為是某個朝代,大量的錢幣制度和體系沒有文字記錄,沒有新的出土發現,結論成謎。

  從貝幣開始,原始貝幣的小型貝幣和大型圓貝、螺貝等就有高低不等的價值。我們考察的是小貝幣的計量單位,一串為五個,兩串為一朋。事實上存在這價值體系。青銅鑄造的金屬貝幣,空心貝大小不等,空心鎏金貝​大小不等,這裡面都代表大小不等的價值。空心貝演化為實心貝,也是大小不等,也有面有鎏金。由於貝幣缺失,我們對貝幣的錢幣制度即他們的價值結構還缺少基礎的研究。大家現在看到單個貝幣十分的便宜,這是因為貝幣價值體系在研究方面是一片空地。我們初步形成的印象,原始貝幣是計數貨幣。而且應當是十進位制。

  布幣、刀幣出現,究竟價值幾何,現在仍然說不清楚。但是隨著商品交換交易重量的出現、青銅作為貴金屬的出現,重量開始轉化為貨幣的單位。圜錢就是以重量為單位。重一兩十二銖。從戰國秦國開始到秦始皇的秦朝建立至西漢前期,半兩錢幣行用了將近300年。大大小小不等的半兩錢幣、金銀半兩,是一個完整的貨幣制度體系。只要你說不清,就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問題。一斤16兩,一兩24銖。重量單位的不銜接,貨幣則以16兩為單位分割。以二十四為總量分割。所以後來才出現了四銖半兩、八銖半兩。

  從唐朝以來,就形成了​中國古代錢幣由小到大的制度系列。某一年號錢幣​從小平、折二、折三、折五 折十這樣的主幣系列;本人還認為古錢幣還有輔幣的八分、五分、 二分 、一分系列,而這些小型輔幣只有零星發現;***我現在集藏了歷代20毫米以下的小錢幣將近600多枚,只有清朝的十帝小錢幣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系列***還有金銀貨幣大小不等的上幣系列。只有這樣完備的貨幣制度,才能保證市場交換的活躍,保證經濟活動的順利執行。大唐盛世,貨幣制度的完善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古代錢幣收藏辨別方法

  第一招、抓住時代特色,不同朝代的錢幣都有不同時代的特色。比如從文字製作上,辨識文字製作是最關鍵的一條。首先要從巨集觀上考察它的整體制作風格,是否符合時代氣息,是否符合區域特徵,是否符合這枚錢幣應該具備的個性特點。另外,古幣的材質也帶有時代特色,一般古幣的材質有青銅、紅銅、黃銅、白銅等之分,青銅幣易斷裂,黃銅幣不易斷裂磨損,白銅多為樣幣用材。明代以前錢幣大都由青銅鑄成,沒有黃銅幣,如果發現明代以前的黃銅錢幣,要多加小心。

  第二招、看鏽跡色澤辨偽,唐宋以前的古錢,因年代久遠,一般鏽蝕嚴重,無論硬綠鏽,還是土化鏽,都是鏽色入骨,甚至通體鏽透,鏽結與錢體咬在一起,很難剝離。假鏽則只是浮在錢體表面,容易剝落。在鏽跡色澤辨偽時,要特別注意對真錢偽鏽和偽錢真鏽的識別。所謂真錢偽鏽,是指由於某種特殊原因,真錢 遭遇火災,火燒以後的品相是極其難看的,或者碰到酸液等化學物品,真鏽剝落,附上了一層難看的“新”鏽,給人以假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不能只憑鏽色,輕 易否定,關鍵要看文字製作,做綜合分析,方可決斷。所謂偽錢真鏽,是把普通真錢上的老鏽剔下來,粘補到假錢上,以假亂真,對於這種情況,也不能只憑鏽色,輕易作出結論。

  第三招、氣味辨偽,新出土的古錢有一種土香氣味,經常接觸古錢和文物的人,會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偽造的假錢則往往帶有某種難聞的氣味,用松香、膠水、環氧樹脂等貼上的假鏽,也會有不同的異味。

  第四招、重量音韻辨偽,古錢無論是出土品,還是傳世品,都是年代久遠,火氣已脫,不像新錢壓手。特別是鏽蝕嚴重的錢,實際重量已經大大減退,所以 有經驗的人,一枚古錢拿在手上,就會有一種特殊的手感。然後再輕輕地把古錢放到桌上,表面看來是一個自然動作,實際是聽其接觸桌面時發出的聲響。古錢發出的響聲淳厚,不會有轉音,新做的假錢則會發出清脆的轉音。為了避免新錢的轉音,作偽的老手會把新錢放在火上燒一下,燒過的錢,再放到桌上,發出的聲音發 啞,或者有意破壞錢體,敲碎一角,使之破裂,破損後的錢,也只會發出啞聲,而且給人一種古舊的假象。所以,對於被火燒過的錢和破損有裂紋的錢,鑑定時要特別留神。此外,對於改刻的錢,因錢體本身是真的,鑑定時也不能單憑手感或音韻來判定。

  第五招、各種銅錢辨偽方法,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的。收藏愛好者在鑑定古錢幣時,必須綜合運用,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