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論文

  由於低年級兒童知識經驗不足,思維、語言各方面都處於幼稚的狀態,他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現象的興趣和認識常有直觀性、表面性、具體性,他們活潑好動、喜歡模仿並善於模仿,他們往往不滿足於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也不滿足於安靜地聽音樂,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邊唱邊動作邊欣賞,這符合兒童表達情感的特點。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論文關鍵詞:低年級,興趣,學生,學習,音樂,培養

  論文正文: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本人針對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現歸納總結如下。

 

  1、 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1 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在音樂課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琴聲都要讓學生明白是什麼意思,應力求音樂課有別於其他學科,建立不同於其他學科的課堂常規,從而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一節課的開始採用讓學生聽音樂進課堂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師生問好採用唱師生問好歌的形式。音樂課中常有律動教學,律動時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樂與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生用唱歌方式表揚***12 3| 12 3|你真棒***。這些都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成為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1.2 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

  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給人美的享受。我們不能滿足於教學生唱會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啟發準確的表達好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中的藝術內涵挖掘出來,激發起學生深厚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確的、創造性的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美。
 

  1.3 自制樂器練伴奏,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打擊樂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識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發動學生讓家長幫助自制打擊樂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裝入沙子做沙球,用鐵絲將酒瓶蓋兒串在一起當串鈴,用胭脂盒對擊做小鼓等,學生們用自制的樂器邊唱邊奏得意極了。即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創造“自由”的音樂課堂,激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對於小學生,這種精神的自由很大程度受身心自由的影響。一言一行都受牽制,又何來藝術體驗時的愉悅?所以我的做法是“悠著點”。欣賞音樂時學生會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手舞足蹈甚至離開座位,且慢呵斥他的隨意,不妨以讚許的眼神欣賞他的表演,待他心滿意足時自會歸座。遇上喜歡唱的歌,總有學生激動的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儘管喊唱有損聲帶且不好聽,但一味強調“輕點再輕點”只會另學生情緒受到抑制,演唱變得無精打采了,我除了在唱前提醒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外,演唱中決不做“掃興”的事,唱後的評價也總先肯定學生的唱歌熱情,然後再引導學生比較唱得特別響***喊唱***與自然的響亮那種更好聽?學生不難發現,唱得太響感覺刺耳,是不可取得。

  在教學中發現,一年級新生對歌聲好聽的評價標準首先是響亮,所謂“理直氣壯”,所以對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與等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改變與適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生才會把音樂課看作無拘無束、放飛自我的地方,才會由衷地喜歡音樂課,學生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3、 通過律動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由於低年級兒童知識經驗不足,思維、語言各方面都處於幼稚的狀態,他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現象的興趣和認識常有直觀性、表面性、具體性,他們活潑好動、喜歡模仿並善於模仿,他們往往不滿足於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也不滿足於安靜地聽音樂,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邊唱邊動作邊欣賞,這符合兒童表達情感的特點。對活潑好動,感情外露的兒童來說,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我們知道,當音樂刺激兒童聽覺,並且在他們心靈產生共鳴時,兒童便會動起來,這樣的律動是他們內心感受音樂的深化和昇華。

  在課上,學生以身體作為一種“樂器”,隨著音樂自由的運動。學生通過走、跳、跑,自行創造表現與他們所聽到的音樂相應的動作。每個人對自己所聽到的音樂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就最大限能地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音樂做上面的動作,每個人都有超過別人的意識,這就充分調動了大家感受音樂的能動性,勇於大膽地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源泉,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獲得更好地學習效果,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