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火的原因是什麼

  胃火是中醫學名詞,指胃熱熾盛化火的病變。胃火熾盛,可延足陽明胃經上炎,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飢、便祕等。那麼,?胃火如何鑑別診斷?胃火的食療調理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胃火熾盛,可延足陽明胃經上炎。

  胃火的疾病診斷

  一、診斷:

  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飢、便祕等。

  二、鑑別:

  胃火的鑑別診斷:

  1.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

  3.肺火:肺火盛者,易咳嗽。

  4.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乾咽疼、脅肋疼痛、尿黃便祕、甚至吐血。

  胃火的食療調理: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幹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淨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淨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