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國歷史事件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二戰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援。

  華北事變

  抗日戰爭的重大歷史事件還要從華北事變開始說起,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複雜的過程。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這就代表著抗日戰爭正式打響了。之後日軍又開始進攻上海等地區,進行了激烈的淞滬會戰,在這一年的九月又爆發了平型關大捷,可以說在所有的抗日戰爭過程的重大歷史事件中,平型關大捷有著非常特殊的歷史地位。當時中共和國民政府聯合起來,利用地形的特點在平型關地區發動了戰爭,並且成功的伏擊了敵人,獲得了非常重要的勝利。

  之所以說這次的戰爭在所以抗日戰爭重大歷史事件中佔據特殊位置的原因就在於,這是進入抗戰之後第一次獲得的重大勝利,在此之前日軍一直非常強勢,讓中國長期處於被動挨打的形勢之中,可是這次戰爭卻獲得了勝利,日本軍隊不可能被打敗的神話已經粉碎了,而且還讓中國抗敵的士氣高漲起來,儘管這次中國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是平型關勝利的意義是極其特殊而偉大的。

  抗日戰爭背景

  抗日戰爭的背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從1868年開始改革成功的日本變得越來越強大,逐漸成為一個強悍的軍國主義國家。而《馬關條約》的簽訂讓日本獲得了非常多的中國賠款,他們將這些資金大部分都用在了軍事方面,從此後一直積極的將目光放在了對外擴張方面。從1927年開始日本繼續策劃在中國建立滿蒙的偽政權,而中國革命也開始發展起來,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已經下定決心和中國進行大戰。

  另外抗日戰爭的背景還包括日本其他方面的一些情況,在1929年開始經濟危機襲擊了很多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受到了非常重大的損失,各個方面都開始萎縮出現虧損的情況,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日本將入侵中華放在了主要的位置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際方面的因素存在,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國際方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綏靖政策的實行上也能夠看出一些國家的態度,法西斯的力量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九一八事變簡介資料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葉的時期,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略方針。後來在1930年的時期,由於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到了日本,日本為了轉移國內的階級矛盾,從而加快了侵華的步伐。先是在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在同年的9月18日,日本又製造“柳條湖事件”,從而正式的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根據相關歷史的記載,在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的夜晚,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燬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由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事後將這一事件栽贓嫁禍給了中國軍隊。也正是這樣日軍以此為藉口,開始炮轟瀋陽北大營,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變”。

  在第二天的時候,日軍就侵佔瀋陽,之後又陸陸續續侵佔了東北三省。直到在1932年2月時期,東北全境淪陷。在此之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就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並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進行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對於這次的九一八事變,可以說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一個重要步驟。九一八事件的產生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