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歷史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試題及答案

  在高一這一階段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歷史練習呢?彆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高一上冊歷史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在經濟上實現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迅速向社會主義過渡

  B.解決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

  C.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生存威脅

  D.為國家工業化奠定基礎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是*** ***

  ①實行餘糧收集制 ②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③取消自由貿易 ④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919年,蘇維埃政權頒佈了餘糧收集制的法令,下列關於這種農業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有*** ***

  ①規定農民必須按國家規定的價格交售糧食

  ②實質上是國家對糧食實行的壟斷政策

  ③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沒有好處

  ④這是在特殊時期所實行的一項非常政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新經濟政策實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國內戰爭基本結束

  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嚴重損害人民利益

  C.蘇俄領導人進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探索

  D.喀琅施塔駐軍發生反政府兵變

  5.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標誌是*** ***

  A.喀琅施塔駐軍發生反政府兵變

  B.糧食稅的普遍實行

  C.《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決議的通過

  D.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6.糧食稅與餘糧收集制的區別在於*** ***

  ①以貨幣代替實物納稅 ②交糧數額大為減少

  ③農民負擔降低 ④允許農民有條件的出租土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新經濟政策下的分配製度是*** ***

  A.按需分配 B.按勞分配

  C.定量分配 D.按資本分配

  8.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 ***

  ①以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

  ②解除對大部分小型企業和一部分中型企業的國有化

  ③國家暫時無力開發的礦產、森林、油田等,允許國內外資本家投資開發

  ④實行按勞分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閱讀下面材料:

  “當時所處的戰爭條件下,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俄羅斯同它的主要產糧區隔絕了……除了餘糧徵集制以外,當時我們沒有別的辦法來實現糧食政策的”,“因為戰爭的形勢已經斬釘截鐵地規定了這種公式和條件,我們沒有絲毫的選擇餘地……”

  ——列寧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材料中所說的“政策”是什麼政策?實行這種政策的背景是什麼?概述這個政策的主要內容。

  ***2***為什麼列寧說“這種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

  ***3***材料中所說的“餘糧徵集制”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有什麼利弊?

  2.1921年蘇俄為什麼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轉變為新經濟政策?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評價這一政策?

  高一上冊歷史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試題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C 2.D 3.B 4.B 5.C 6.A 7.B 8.D

  二、 非選擇題

  1.***1***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②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後,國內反革命勢力猖獗;1918年,資本主義列強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發動軍事進攻,並扶植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蘇俄進入艱難困苦的國內戰爭時期。③主要內容:實行餘糧收集制;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對糧食主要消費品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2***因為它集中了全國的財力、物力,保障了紅軍軍事上的勝利,保衛和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3***①具體內容:國家實行對糧食的壟斷政策,不允許私人買賣;規定國家所需要的糧食數額就是必須徵集的餘糧數,農民必須把全部餘糧按固定價格交售給國家。②利弊: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有利於保證對前線紅軍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的饑荒,成為扭轉戰局的重要因素。

  2.①轉變政策原因: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顯露,但蘇俄政府繼續實行這個政策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1921年2月的海軍反政府兵變反映了國內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促使國家實行新的經濟政策。②主要內容:以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解除中小型企業的國有化,允許私人開辦小型企業;擴大企業和地方的自主權,依靠經濟手段管理;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③評價:恢復了經濟,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政治形勢。是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