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常交往都要找靠譜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歡和聰明人交往還是和靠譜的人交往呢?多數人都會選擇聰明人吧,因為聰明人會看人臉色,左右逢源,但是實際上,靠譜的人在日常交往中才是最好的那一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做事要找靠譜的人,聰明的人只能聊聊天

  現在很多人,在一起談論最多的話題,是我們很“聊得來”。其實年頭長久了才發現,很“聊得來”,只是一種心理滿足感,而靠譜才能給予雙方安全感。當一個靠譜的人,承諾你事情的時候,他在心裡已經有了把握,這件事情該怎麼辦,而一個想聊事的同事、屬下、朋友、客戶,他承諾你的事情多半是察言觀色,發現你的心理需求,用語言滿足你,能不能辦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因為他的聰明,所以總會在有辦法上讓你覺得他盡力了,其實他連想都沒有想一下,他連心都沒用一下,只是空氣在口腔中穿堂過而已。

  靠譜的人,他會體察對方的困難。而後,從自身的角度儘可能的為你辦實事,雖然可能存在侷限性,可能存在意見上的分歧,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不統一,也可能是拒絕。但是是高效的,是意圖明顯的,是真誠與信任的基礎。

  二、忠誠之心遠遠超越抖出來的機靈

  每個人都能突發奇想,拿出一個超出別人地方的技能,如同智商高低一樣,人與人差距並不大,即使個別人智商超群,如果情商有問題,也會大打折扣。尤其在當前資訊發達的時代,很多資訊的傳播速度跨越了地域和群體,瞬間就可以傳遍全球的各個角落,更能搜尋到所要的任何資訊。聰明的人懂得很多,靠譜的人也不一定懂的就少。在當前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資訊的獲取速度超過以往,久而久之,很多人自然變聰明瞭。

  從全社會看,聰明的人一定能力不錯,但不一定是個靠譜的人,也就是人品不一定有保證。靠譜的人不一定不是聰明的人,但一定是在自己力所能及之處,是有能力的人,誠實守信的人。

  現實生活中,人們喜歡聰明的人,當屬正常心理。人們可以保持聯絡。但不一定會願意推心置腹的相處,主要是變數太大,不託底。而人品好,靠譜的人,自然會有靠譜的人與之相處交往。也就是企業中我們強調的忠誠大於能力。

  三、能力可以培養,人品壞了不太好改變

  比如:有的人在跟你合作的時候,尾巴夾的緊緊的,一旦不合作了,什麼惡劣的手段都會使用出來。由於聰明,穿上了一件“善良”“實在”的外衣,讓人覺得這個人很實再。但對靠譜的人傷害就太大了,他們大多不善言辭,只會用心與人相處,吃虧了,大不了講在當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欺負”“好人”。結果委屈受大了,淚水嚥到肚子裡,擦乾了,還是陽光一片。

  在當前這個社會,遇到靠譜這種人是求之不得的寶貴資源。他們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如果能遇到是企業中的萬幸之事,固然要倍加珍惜。

  四、自己靠譜的一直走下去,會有很多靠譜的人和你交往

  這些年體會最深的是,一個靠譜的人給你介紹的朋友,合作起來就是人品好,辦事靠譜的人。而一個不靠譜的人給你介紹一個朋友或者一個同事,也能碰到靠譜的,但需要你有慧眼,否則就只能碰運氣。

  我們做事選擇靠譜,是選擇一種優秀的品質。一旦你靠譜的對待事情,你可能暫時受到傷害。但是你也能檢驗身邊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篩選掉最不靠譜的人,最後在你身邊會凝聚一團正氣。這團正氣可以使彼此化險為夷,使你坦坦蕩蕩的走下去,沒有相互的猜疑,只有全部智慧疊加在一起,一定是1+1>2的最好結局。所以一直靠譜下去,你的運氣一定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