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姆河戰役的歷史影響

  索姆河戰役在1916年7月1日爆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對歷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索姆河戰役背景

  1916年初,根據協約國確定的戰略方針,英法聯軍計劃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爾河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徹底擊潰法國北部德軍。

  索姆河地區屬丘陵地帶,地形起伏不平,森林和村莊星羅棋佈。

  德軍在該地區構築有三道陣地,主陣地為階梯式塹壕和坑道工事,前沿陣地敷設多道鐵絲網。守軍是F.von貝洛指揮的德第2集團軍13個師 ***後增至67個師***,防禦縱深 7~8公里。英法聯軍投入39個師***後增至86個師,其中英軍54個師,由F.福煦指揮***、3500門火炮和300多架飛機。

  7月1日晨,經7天炮火準備後,英第4集團軍***由H.S.羅林森指揮***從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英第3集團軍第7軍在其左翼採取保障行動;法第6集團軍***由M.法約勒指揮***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當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為德軍坑道工事所阻。英軍採用密集隊形衝擊,遭敵槍炮火力殺傷,損失近6萬人。

  2~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攻佔德軍第二道陣地,法軍一度佔領巴爾勒、比阿什等德軍防禦要地。因聯軍為離心方向進攻,且組織協同不力,進展遲緩,使德軍得以迅速調集援兵,並於7月19日將第2集團軍分編為比洛指揮的第1集團軍和M.加爾維茨指揮的第2集團軍,加強索姆河上游地區的防禦。

  至7月中旬,聯軍僅向前推進數公里,未達成戰役突破。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兵器,作戰行動變成了一場消耗戰。

  9月3日,英法聯軍以56個師的兵力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深入德軍防禦縱深2~4公里。9月15日,英軍使用49輛坦克***實際參戰僅18輛***配合步兵進攻,佔領德軍第三道陣地的若干重要支撐點。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聯軍步坦協同發動兩次進攻,均未取得決定性突破。

  此役, 聯軍以損失79萬人***英軍約45萬人、法軍 約34萬人***的巨大代價,奪佔德軍240平方公里的陣地,牽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德軍損失53.8萬人,被迫收縮防線,在西線暫時轉入戰略防禦。此役表明,進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佔優勢,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難以達到突破對方縱深防禦的戰役目的。

  索姆河戰役史實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戰役之一。在五個月時間內英法聯軍與德軍在15英里寬的前線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消耗戰。

  索姆河戰役的目的是減輕法軍在凡爾登的壓力並削弱德軍。

  戰役共造成各方超過100萬人傷亡,其中包括42萬英國人,大約20萬法國人和大約46.5萬德國人。

  戰役第一天,英軍以19240人陣亡的代價攻佔了僅僅3平方英里的土地,這是英國陸軍史上最為血腥的一天。不過法軍戰果更為豐碩,讓德軍蒙受了很大損失。

  戰役持續了141天,隨著冬天的到來,英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決定在次年2月再次發起進攻。

  在戰役末尾英軍僅僅推進了7英里,他們也沒有突破德軍的防線。

  然而,德軍在1917年3月向興登堡進行戰略撤退,他們最終沒有讓索姆河戰役再度打響。

  索姆河戰役歷史影響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典型的、雙方傷亡皆極為慘重的陣地戰。不論是雙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戰中最大的戰役。英軍投入作戰有 54 個師,法軍 32 個師,德軍為 67 個師。英、法聯軍傷亡 79 萬 4 千人,未能突破敵方防禦,僅推進 5~12 公里。德軍損失 53 萬 8 千人,雖然失去 240 平方公里的壕溝陣地,卻成功攔截了協約國的戰略目標。但進攻方在西南戰線的勝利仍使得戰局的主導權逐漸從德國移向協約國一方。

  從政治角度來看,索姆河之戰更是直接導致了政府內閣的更迭。大衛·勞埃德·喬治被任命為英國新首相,新內閣宣佈成立,年輕的丘吉爾也是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