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勸降的故事介紹

  在《蘇武傳》中曾有過記載,講述李陵在投降匈奴之後,跟蘇武的交情依舊很好,但他受命為單于,希望他去勸降蘇武。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陵作為他交情甚篤的朋友,李陵深知他的性格,以死來威脅他,用金錢來誘惑他,或者是斷其食來逼迫他,這些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好友蘇武屈服。他認為,想要讓蘇武這樣堅毅和擁有堅定信念的人屈服的話,只能從精神上著手。李陵從外界打聽了一些訊息,知道蘇武的兄弟因為犯了一些錯事,而都自殺身亡,他的老母早已去世,他的原配妻子因為蘇武的離去,早已改嫁他人,他雖然有3名子女,但都下落不明。如果這一系列的變故,讓蘇武知道的話,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如果說蘇武為了保留自己的名節的話,在北海牧羊而無法迴歸大漢的話,他必定會感慨。如果說蘇武是留戀身在漢朝的家庭,而拒絕投降的話,如今他的家庭已經可以說是家破人亡了,已經沒有什麼顧忌了。如果蘇武是為了效忠皇帝的話,那麼也已經不用效忠了,因為蘇武的家人的死,都跟皇帝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今的皇帝殘暴不仁。

  李陵從各個方面替蘇武著想,並一一把蘇武的信念給一一推翻,再輔助加上自己悽慘的遭遇,能替他勸降成功增添一些砝碼,並且兩個人的關係也不差。只要這時候,蘇武動了一點雜念的話,他的精神世界就會全面淪陷。而蘇武依舊是拒絕,可見蘇武形象的高大,而李陵的勸降失敗,更能襯托出蘇武精神層次之高。

  漢朝李陵介紹

  李陵出生時間不詳,只是知道他出生於隴西成紀,就是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年紀輕輕的李陵就擔任了侍中建章監一職位,他擅長於騎射,對待別人都是有禮有貌,對待下屬都很謙虛,因此,他的名聲特別的好。甚得漢武帝滿意,認為他具有李廣大的風範,就讓他率領八百騎兵。李陵為人勇敢,有一次還深入到匈奴境內2千餘里,他想要越過居延來偵查那邊的地形,來回途中竟沒有一個匈奴兵,順利返還。

  後來,李陵被任命為騎都尉,率領5千精兵,駐紮在甘肅等地,讓他來教習那些士兵們箭術,用來防衛匈奴。過了幾年之後,朝廷派李廣利率軍隊去攻打大宛,而命令李陵率領那5千兵馬斷後。行軍到邊塞的時候,漢武帝又下命令,命李陵留下手中的5千騎兵,只允許他率領5百輕騎兵出發,去迎接李廣利班師回朝,然後命他駐紮在張掖。

  在公元前99年的時候,李廣利率軍去攻打右賢王,而令李陵去給大軍護送糧食。但是李陵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去叩見漢武帝,希望他能夠讓自己率領5千兵馬,就可以直逼王廷。於是,李陵率領這些士兵孤軍深入,在浚稽山的時候,卻遭遇到單于的主力軍隊,被三萬多的人圍繞,雖然漢軍很勇猛,奈何敵軍眾多,終究一敗。沒辦法,李陵只好投降,本來李陵還想找機會迴歸故里,但是漢武帝聽信讒言,認為李陵在替匈奴人訓練士兵,於是,誅殺了李陵的三族,這也導致了李陵跟漢朝的關係徹底決裂。

  日後,漢朝還想把李陵召還回去,但是李陵覺得自己不能反覆無常,倘若回去,那就意味著再一次蒙羞。於是,他在匈奴境內待了20多年,最終病死它鄉。

  李廣和李陵的關係

  在西漢時期,李氏一族曾出了好幾名,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那一對爺孫,他們都是當世的名將,但是都得不到重用,至少皇帝都沒有授予他們多少官爵。

  其年長的就是李廣,他被後人稱為飛。他的出身跟常人不一樣,是將門出身,他這一家族世代傳習射箭。在公元前166年,由於匈奴大軍入侵,李廣就憑藉自己的家族身份從軍,由於他擅長騎射,常常能斬殺匈奴,並獲得他們的首級,很快他就認為漢中郎。在一次隨皇帝出行的時候,他跟猛獸搏鬥,獲得了漢文帝的稱讚,認為他生不逢時,假如生在劉邦的年代,肯定是可以獲得萬戶侯。在漢景帝登基之後,他就被任命為都尉。直到漢武帝登基之後,任其為驍騎,令其領軍去攻打匈奴,曾有一次,因為敵眾我寡,打不過匈奴大軍,然後李廣就詐死,趁機找機會逃跑。之後,被任命為太守,跟匈奴大軍對此交鋒,並取得了多次的勝利。由於他的勇猛,讓匈奴都有點畏懼,稱其為飛,只要是他鎮守,就多年不敢來犯。在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的時候,由於迷失道路,不能第一時間參與戰鬥,李廣自認慚愧,以死謝罪。

  而他死了之後,李氏一族依舊出現了一位將領,那就是李陵。他從小就習得騎射,由於他的性格好,受到了大夥的一致好評,名聲很好,甚至漢武帝還說過,認為他具備李廣大的風範。雖然他在日後跟匈奴的作戰中,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都不能改變局面。本來,他率領5千步兵想要偷襲匈奴大本營,但遭遇敵軍主力,最終被殲滅,甚至自己被俘虜。就因為他的一次戰爭失敗,就遭到了漢武帝以及百官的唾罵,一代名將也就只好身居匈奴,從此再也沒有迴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