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書的名言警句

  書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認識世界,我們應該好好愛護書。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美國

  2.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伊薩克·巴羅

  3. 讀書當將破萬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對聯集錦》

  4.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

  5.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

  6.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7. 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愛迪生

  8. 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孟子

  9.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劉向

  10. 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 ——蘇軾

  保護書籍的經典名言

  1.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2. 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3.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4.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鄭玄

  5.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6.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8.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9.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10.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11. 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雨果

  12.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朱熹

  13. 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王充

  14.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15.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1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7.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18.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19. 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孟子

  20. 沒有再比讀書更廉價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蒙臺居

  愛護書的名人名言

  1.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2. 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 ——愛迪生

  3.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4.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5. 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葉聖陶

  6.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7.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 ——趙樹理

  8. 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 ——雨果

  9. 讀書對於智慧,也像體操對於身體一樣。——艾迪生[英國作家]

  10. 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伏爾泰

  11.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12.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13.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14.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15.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16.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17. 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18.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19.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2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22.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23. 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魯迅

  24.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煮

  25.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26. 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張之洞

  27. 讀書人不一定有知識,真正的常識是懂得知識,會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28. 讀書能獲得知識,但更有用的知識對世界的認識卻只能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人才能獲得。——切斯特菲爾德

  29. 沒有再比讀書更廉價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蒙臺居

  30. 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