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虞侯是什麼官職

  《水滸傳》裡的陸謙,又稱為陸虞候。那麼,這個虞候又是一種什麼職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虞候,本為春秋時期掌管山澤的職官。西魏和隋朝以後用作軍官稱號。如虞候都督、左右虞候率、都虞候等。

  其職掌不盡相同,或為警備巡查官,或為內部監察宮。宋代的軍事編制單位“都”一級,設定將虞候—職,地位較低,屬於節級。此外,還設有大量的都虞候一職。明代亦置虞候一職,據《武備制勝志·軍資乘》,軍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政事務由虞候負責,軍隊屯駐宿營,虞候向主官請求口令,率領甲士分巡諸帳。

  《水滸傳》裡的虞候是什麼職務

  虞候一詞,在古代有幾中含義。

  首先,虞候是一種官職。最初時掌管山澤之官。早在堯舜禹時期,就有過虞官一職,主要是掌管山澤。《詩·秦譜》有云:“堯時有伯翳者,實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獸,賜姓曰嬴。”而之後有虞師一職,同樣也是掌管山澤的。到了春秋時期,開始有虞候這一官職,負責掌管山澤。《左傳·昭公二十年》有記載道:“藪之薪蒸,虞候守之。”孔穎達疏:“水希曰藪,則藪是少水之澤,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為名也。”

  隋唐其,逐步開始用作軍官的職官名。如隋朝,東宮設定有左右虞候,其職能為掌斥候伺非。而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各藩鎮大多設定都虞候、虞候一類官職。五代各國,大多是從藩鎮演變稱帝的。大家也都知道,宋代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在周朝時,也曾任殿前都虞候。有宋一代,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步軍司等大多設定都虞候,職務低於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另外還有將虞候、院虞候等較低階的武職。

  另外,宋朝時,官僚僱用的侍從也被稱為虞候。宋代吳自牧《夢樑錄·十九·僱覓人力》中說到:“凡僱倩人力及幹當人,……虞候、押番、門子、……俱各有行老引領。“

  至於《水滸傳》中的陸虞候,書上說他是“門下知心腹的陸虞候”,顯然是最後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