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需求最大的是什麼

  安全需求,現在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需求,什麼看起來都不安全?什麼似乎含有對人體健康的有害的成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產品品質日益惡劣的嚴重錯位,可以這麼說,單純靠嚴刑峻法是無濟於事的,法律只是道德的底褲,在中國缺少信仰,不講誠信的狀態下,靠自律是很難做到的,當然只有用市場化的手段和構建強有力的監督體系是必然措施。

  面對這樣的危機,那些出問題的企業道歉是沒多少用的,踏踏實實想一想,食品安全危機意味著什麼,有的企業還在彷徨,有的企業因此而一蹶不振,小編認為,對更多企業而言是一次轉型和擴張,打翻身仗的好機會。

  1、綠色環保健康,抓住這個必然的趨勢

  這次出事最大的企業是雙匯,過去企業一直在講究規模、效率、市場佔有率,筆者認為以後的趨勢,綠色健康是根本的趨勢,工業化的生產效率高,但是帶來的負面也會很多,也帶來了交易成本過大,造成環境汙染,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等社會問題,現在所有行業都面臨在經濟危機下如何轉型的問題,而結合未來的趨勢,對自身的資金、採購、生產、管理、銷售、物流做一次綠色的升級,過去的工業化的模式是否能引領企業能夠發展下去,能否有資格參與競爭的關鍵要素。

  我們看到現在低碳節能的產業都在蓬勃發展,例如現在沙塵暴在到處肆虐,甚至裡面帶有粉煤灰,對人體呼吸道是有強烈刺激的。而山東長治建和集團從中開發了一個獨特的產業鏈。利用電廠粉煤灰進行精細化、鏈條式深加工生產環保的建築材料和抗震材料,解決山西電廠多,粉煤灰多,長期存在著粉煤灰利用率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排灰量大、除灰費用大、儲灰佔地大的“三低三大”問題。這種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模式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內產生。

  2、生態食品產業需要模式創新和大力傳播

  每次接觸到很多做有機食品的企業和農場,都說自家的產品多麼的自然生態,但是目前還僅僅停留在產品銷售階段,市場上,尤其是消費者缺少了解和判斷力,而這些企業除了搞生產以外,對市場教育關注度並不高,尤其是在食品問題滿天飛的當下,很少有企業做正面的宣傳,和引導消費者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如何選擇健康自然的食品,如何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品牌價值。上海多利農場,風投已經投入7000萬,北京的百年慄園也融到了上億資金,除了生產和渠道建設外,對市場的喚醒和消費升級,缺少必要的拉動手段。對老百姓最關注食品安全無動於衷,消費者現在選擇食品是缺少判斷力,有時候是盲目的,只有好看好吃,賣相好就成,如果不加以引導,反而會認為是有問題的產品,筆者也正在建立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生態產品推廣平臺,能夠幫助更多的好的安全食品,建立生動簡明的食品安全知識,能夠進入到千家萬戶,改變過去劣幣去除良幣的狀態。

  而模式創新是改變和解決需求缺口的核心要件,如上海松江首創的“綠色田園”,通過網路健全的郵政配送系統,將田間種植的綠色果蔬,當天採收,當天就能送到居-全球品牌網-民家中,發展2年多來,已經有近萬名市民會員,配送農產品超過2.5萬份***箱***,幫助供貨農民增收20%,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當然這是由於當地政府大力支援的結果。

  因此,模式創新和縮短中間渠道,是解決菜價忽高忽低,老百姓能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的關鍵所在。這方面大有潛力可挖。

  3、通過網路和物聯網建設推動誠信體系建設

  對生產的產品從種子、種植、施肥、採收、加工、運輸物流、倉儲、流通銷售,匯入網路和物聯網,可以隨時隨地瞭解產品的履歷和銷售經過,形成一個透明的監督體系,人人都可以進行監督,用市場的手段來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把所有過程在網路上實施公開,這對目前從事資訊科技和物流建設的企業無疑是一次新的機遇。對規模型企業而言,不斷要形成閉合的產業鏈,而且要形成開放式的監督管理網路,增強透明度,才能更容易得到市場和消費者青睞。保護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安全。

  簡而言之,面對當下最大的安全需求,你是聽之任之,還是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實現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管理模式的升級和轉型,將直接影響到企業今後的可持續發展,讓我們共同努力,希望在這樣不利的背景下,開創出一個利國、利民、利企業共贏和諧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