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劉老莊抗戰故事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戰歌。

  這是一段蕩氣迴腸的傳奇,記載了我軍戰史上悲壯的一頁。

  1943年春,盤踞在淮海地區的日本侵略軍,向我蘇北抗日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掃蕩”。3月17日,日偽軍1000餘人,分兵11路合圍駐六塘河***今江蘇省沭陽縣與漣水縣間界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在嚴峻形勢下,上級決定以一個連的兵力,在劉老莊一線展開阻擊戰鬥,遲滯敵人行動,掩護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駐地人民群眾安全轉移。這一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交給了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四連。

  3月18日拂曉,日偽軍1000多人追蹤而來。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率全連沿交通溝西撤時,日偽軍一隊騎兵突然從西南方向迂迴而至。四連立即展開戰鬥隊形,阻擊敵人。當敵人進入四連伏擊圈時,全連火力一起猛掃,敵先頭部隊一個個應聲倒地,後續部隊半天回不過神,丟下幾十具屍體,四散逃竄。這場伏擊戰,四連無一傷亡。

  敵人受挫後,立即指揮各路人馬從四面八方向劉老莊迂迴集結,形成合圍態勢。四連只有82人,且彈藥匱乏,敵人有1000多人,光大小火炮就有百餘門。為了牽制敵人,連隊在劉老莊村北面一片開闊地,選擇位置固守,並立即組織全連構築工事和掩蔽所,做好迎接敵人大規模進攻的準備。

  18日上午,敵人接連發起兩次進攻,都被四連猛烈的火力打了回去。中午,四連的彈藥已經所剩無幾,敵人又集中大量兵力輪番進攻,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火力一輪比一輪猛,但都以失敗告終。下午2時,趁敵人暫停進攻的戰鬥間隙,四連黨支部召開支委會,形成決議:為完成掩護撤退任務,放棄突圍求生的機會,血戰到底!

  狡猾的敵人見進攻無效,就集中所有火力向四連陣地進行毀滅性炮擊。炮聲轟隆,火光沖天,硝煙瀰漫……數百米長的交通溝轉眼間被夷為平地,四連人員傷亡過半,連長白思才被彈片炸傷,一隻手動彈不得,指導員李雲鵬也負了傷。其他沒有負傷的同志,飯未吃一口,水未喝一滴,子彈也快用光了。但四連勇士們憑著比鋼鐵還要堅硬的革命意志,牢牢堅守在陣地上。連部通訊員在火線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決不給我們黨丟臉,決不給中華民族丟臉!”

  傍晚時分,敵人停止了炮擊。除了樹枝燃燒的噼啪聲,四周一片寂靜,大家預感到一場惡仗即將來臨。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組織全連剩下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遺體,燒燬地圖檔案,砸壞多餘槍支,準備與敵人同歸於盡。

  當近千名日偽軍衝至溝前時,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突然躍出,高喊:“同志們,殺!”“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和敵人拼了!”四連勇士們端起刺刀,和敵人展開殊死肉搏,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小鍬砍斷了就用牙齒咬……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四連官兵全部壯烈殉國。

  蜂擁而來的敵人提心吊膽地走進戰壕,企圖找到一點“戰利品”,可是,他們不但沒有抓住一個俘虜,就連一支完整的槍或一份檔案也沒找到。他們這才發現,誓死頑強抵抗的竟是新四軍的一個連隊。而就是這個連隊,在劉老莊戰鬥中,全連82名官兵連續作戰12小時,打退敵人5次進攻,斃傷日偽軍170人。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高度評價劉老莊戰鬥,指出:“全連八十二人全部殉國的淮北劉老莊戰鬥……無一不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盛讚82烈士浴血劉老莊是“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壯舉”,還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範而勵來茲。”

  為繼承烈士遺志,新四軍第七旅旅部決定重建四連,並命名為“劉老莊連”。當地人民群眾滿懷悲痛為烈士舉行了公葬,修建了“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還挑選出82名最優秀的子弟補入該連。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烈士,當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劉老莊烈士陵園。

  英雄逝去,精神不死。從血戰中一路走來的“劉老莊連”,始終高舉“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連魂之旗,堅持把優良傳統作為建連育人、凝神聚氣的傳家寶,緊貼實戰大力加強軍事訓練,按綱建連大力推動科學發展,努力鍛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鋼鐵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