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才子徐志摩的簡介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是現代著名的詩人學者,民國四大才子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徐志摩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徐志摩簡介

  徐志摩,原名為章垿,字槱森,後在出國留學時改為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詩社成員。

  徐志摩於1897年在浙江海寧縣硤石鎮出生,出身於殷實的富商之家,因是徐家的長孫,且是獨子,所以自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公子哥生活。徐志摩自小成績優異,於杭州一中完成中學學業,後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以及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進入美國克拉克大學學銀行學,僅用十個月就獲得了學士學位,同年轉入紐約哥倫畢業大學研究院學習經濟學。1921年,徐志摩又前往英國留學,在劍橋大學當特別生,而在劍橋的這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以及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為其浪漫主義的詩風奠定了基礎。

  1923年,徐志摩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並開始在各個大學任教。作為新月社的主要成員,徐志摩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1931年,徐志摩準備去參加林徽因演講,但飛機失事,徐志摩因此遇難。

  徐志摩的詩

  如果說要說說徐志摩的詩,肯動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再別康橋》,它被選進中學的教科書中,所以不論是男女老少都有所耳聞,這首詩可謂是一縷微風掃去內心的浮躁,多讀幾次才會從中體會到徐志摩對在康橋那段美好時光的回味。

  徐志摩的詩還有一首《雲遊》也俘獲了不少少女們的心,這首詩同樣也是一首抒情的詩,人們可以通過這首詩,展開自己內心無限的遐想,給人們更豐富的想象空間,這首詩的開頭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的話,就增加了許多的親切感,可以有渲染的效果。

  他的詩總的來說多以愛情詩為主,他在留洋在外的那段時間為他詩性的爆發的時期,他曾經說過他在康橋的那段時間是最難忘的,也是寫詩最多的一段時間,到最後他和陸小曼結婚後因為陸小曼的生活態度而很難投入到寫詩中去了。

  徐志摩的詩的特點多抒發他內心的感情,大多都是提及他內心的愛,他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徐志摩的詩總是引發人無限的思考的,但是思考的同時更是讓人陶醉享受其中的。他的詩肯定是經過反覆斟酌過的,不論是句子或者是字詞,都給人一種華美的感覺,卻不缺平凡。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聲音,內心所感,心之所向,都可以通過言語表達出來,這是少有人能做到的,但是徐志摩的詩卻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了,且耐人尋味。

  徐志摩的故居

  徐志摩生於一八九七年一月十五,死於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是民國時期詩人、散文家,留學海外。

  徐志摩故居因何而得名呢?為什麼會以徐志摩名字來命名,因為這所房子是徐志摩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後來離開居住的地方,徐志摩在他結婚後帶愛妻陸小曼又回到去這裡生活的地方。

  徐志摩故居位於海寧市,那是一所中西合璧的小洋樓,現在是保護遺址。徐志摩故居建築面積可達六百平方米,樓次分明,結構美觀,前後兩進,主要樓有三間、兩層,前面有東西香樓,後面有三間樓,屋房的頂上有露臺,登上露臺可觀遠景,更有詩人的手轉“徐志摩故居”

  進了故居里面,在二樓樓梯口可以看到陸小曼的作品,二樓的後面有幾間房,正房中間,還有著名革命家康有為寫的“清遠樓”三個大字。

  徐志摩和妻子住了一段時間看到故居破舊後,所以商定重修房屋,房屋於一九二六年的一個秋天重建,這座小洋樓才有了有二十間房,熱水管,涼水管,以及電燈,和洗浴等設施,就連地板磚也是外國進口,故居有了嶄新外的外貌。

  八十年代末,徐志摩的後人把他的愛居捐給了國家,一九九把年海寧市經國家同意,經過商定後,決定永久儲存故居,並且保留了徐志摩故居的名字,他還花錢重新修建破舊之處,保留原貌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