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泰戈爾的簡介

  作為一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泰戈爾一生的經歷都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而他的一生也有著許多故事在民間流傳,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拉賓德拉納特 · 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的故事

  在生活方面人們都知道他的妻子是一個比他小了十一歲的女人,然而在泰戈爾的故事中有一個小故事卻講述了他的另外一段感情。泰戈爾的故事還要從1878年的時候說起,那個時候他只有十八歲,正準備到英國地區深造,可是他的英語卻並不是很好,所以在孟買地區經過一個哥哥的介紹,他找到了一個醫生的女兒作為英語方面的老師,而泰戈爾也住到了這個醫生的家中,那個醫生的女兒名字是安娜,也就是這個泰戈爾的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一個十分美麗聰慧的女孩,一直在英國生活,不僅英語十分的優秀,而且對於英國地區的風俗和習慣都有著很好的瞭解。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一見如故,本來學習的過程是十分順利的,可是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泰戈爾卻陷入了憂鬱之中。

  原來他已經喜歡上了安娜,可是卻不知道怎樣向他表白,而泰戈爾不知道的是這個美麗的女孩兒也早已喜歡上了他,兩個人誰都沒有捅破這層情愫,就在泰戈爾準備告白的時候,卻突然接到了家中的訊息,他必須馬上返回家中,可是他沒有想到這是他們兩人的永別。在他離開之後,安娜被父親安排嫁給了另外一個大她很多的人,沒過多久安娜就去世了,當泰戈爾得到訊息的時候安娜已經離開了人世。儘管後來他也結婚生子,和妻子的關係也非常不錯,可是在老年的時候他依舊會想起這段故事。

  泰戈爾的文學特點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在創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學的營養,又借鑑西方文化的優點,藝術成就頗高。特別是他的詩歌格調清新、詩句秀麗、想像奇特、韻律優美、抒情氣息濃郁,同時又飽含深邃的哲學與宗教思想、社會與人生理想,扣動著讀者的心絃。某些詩作,因受到《吠陀》與《奧義書》中宗教思想的影響而顯得神祕,但仍具獨特的藝術神韻。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夠大膽創新,別具一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為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