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墨子救宋的典故介紹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關於墨子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墨子救宋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救宋的典故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亂,諸侯混戰。墨子目睹戰爭的殘酷無情,公開倡導非攻,反對戰爭,開始了他為實現“國際”和平而奔走呼號的正義征程。墨子認為,當時的王公大人,天下諸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指揮其爪牙侍從,驅動其舟車卒伍,披堅執銳,以攻無罪之國,踐踏他國的莊稼,斬伐他國的樹木,拆毀他國的城池,殺戮他國之百姓,掠走他國之財物,這是“虧人以自利”的不道德行為,是最大的不義不仁之行徑,天下應共起而討伐之。墨子對那些挑起戰亂、仗勢欺人的大國之暴行深為憤慨,同時對遭受蹂躪的小國人民則寄予深切的同情。墨子是“非攻”的倡導者,也是這一思想的實踐者,為了避免戰爭,減少災難,他盡了應有的努力,歷史上,“止楚攻宋”的故事即為著名的例證。

  楚國當時是南方的大國、強國,而宋國是中原地區的小國、弱國。楚王為攻打宋國,請公輸般製造了一批雲梯,準備隨時進伐。宋國危在旦夕。墨子聽到這個訊息,非常震驚,一面吩咐禽滑釐帶領300 多人前往宋國支援,一面親自前往楚國,勸說楚王放棄不義之戰。

  墨子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到達了楚國的都城郢,會見了公輸般。公輸般說:“您見我有何吩咐?”墨子說:“北方有個人欺侮了我,想請您殺了他。”公輸般一聽,頓時不悅。墨子說:“我願出高價。”公輸般聽了更為惱火,憤然說:“我奉行義,決不殺人!”

  墨子聽了公輸般的話,心中暗自高興,站起來再拜公輸般說:“咱們就討論一下你剛才說的義吧。我聽說你造了雲梯,將用它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只是人口不足。現在要犧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奪有餘的土地,這不能說是明智的。宋國無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知義知仁,而不去諫爭,不能算做忠。諫爭而無結果,不能算做強。不殺一人,卻去殺眾多的百姓,決不能說是聰明。”公輸般認為墨子說得有理。

  墨子問:“既然你認為我說的有理,那麼為什麼不取消攻打宋國的主張呢?”公輸般說:“不能。我已經對楚王許願了。”墨子說:“為什麼不帶我去見楚王呢?”於是公輸般帶墨子去見楚王。

  墨子見了楚王,對楚王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捨棄他的彩車,鄰居有一輛破車,卻想去偷它;捨棄他漂亮的衣服,鄰居有一件粗布短衣,卻想去偷它;捨去美味佳餚,鄰居有糟糠,卻想去偷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得了偷竊病了。”墨子又說:“楚國有地方圓五千裡,宋國只有五百里,這相當於彩車與破車之別。楚國有云夢大澤,各種珍貴稀有動物充滿其中,有長江,漢水,各種魚類應有盡有,可謂富甲天下,宋國連野雞、兔子、狐狸都沒有,這簡直有佳餚和糟糠之別。楚國有鬆、梓、楠、樟等名貴木材,而宋國連棵像樣的大樹都沒有,這簡直是華麗的絲織品與粗布短衣之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攻打宋國,這與患偷竊病的人有何區別呢?大王如果真的去攻打宋國,一定會傷害仁義,卻不能佔據宋國。”

  楚王說:“你說的有理。但公輸般已為我造好了雲梯,我是非攻打宋不可了!”

  墨子於是解下腰帶,圍成一座城的樣子,用小木片代表守城用的器械。公輸般多次設計攻城用的雲梯等器械,墨子多次抵住了他的進攻。公輸般攻城的計策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計策還綽綽有餘。狡猾的公輸般又心生一計,說:“我知道用什麼辦法對付你了,但我不說。”楚王問什麼原因,墨子說:“他的意思,不過是想殺了我。殺了我,宋國就沒人能防守了,就可以進攻了,但我的學生禽滑釐等300 多人,已手持器械在宋國都城上等待著你們的入侵呢!即使你們殺了我,同樣也不能得逞。”楚王無奈,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國的念頭。

  墨子勝利地完成了止楚攻宋的使命。從楚國歸來時,恰巧天下大雨,他想前往宋國的閭門內避避雨,而宋國守門人卻不願接納他。這段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兼愛非攻和平思想的典型表現,歷史上已傳為美談。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墨子出面援救宋國,純粹是由他的哲學思想使然,並非為了做官或發財。方授楚先生也指出,墨子止楚攻宋,去的時候,從魯國出發,回來的時候經過宋國,且守關的大夫將他拒之門外,可見墨子不是宋國人,他去救宋國實則出於他的哲學大義,乃其救世精神之具體體現。

  墨子喻巫馬子的典故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不僅在當世即使是在現在也有一定的影響,是很多考古學家專注研究的物件。而墨子喻巫馬子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

  巫馬子是《墨子怒耕柱子》中的一個辯論人物。

  巫馬子對墨子說:“您兼愛天下,並沒有什麼好處;我不愛天下人,也沒有什麼害處。既然都沒有什麼效果,您為什麼就覺得我是錯的呢?” 墨子說:“現在有一個地方著火,其中有一個人端著水想要澆滅火;而另一個人卻舉著火把,想要將火燒個更旺盛。都還沒有產生什麼效果,您更贊同哪一個呢?”巫馬子說:“我同意端水之人想法,而不同意那個舉火的想法。” 墨子先生說:“我也覺得我是對的,不認為你是對的。”

  雖然是很簡單的幾句對話但墨子用很淺顯的道理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不隨便和別人爭論,只是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並且認同自己的想法。

  上面的辯論體現了墨子的“兼愛”思想,墨子之所以認為巫馬子是錯的,就是因為他的思想是利己主義,而不是本質上的錯誤,墨子認為利己主義不應該得到提倡。墨子最常用的就是這樣的舉例論證,用現在的概念來說就是,巫馬子邏輯上時自相矛盾的。這種問答方式,也是墨子特有的邏輯方式,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按照自己的意思走,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墨子生平經歷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90***,名翟***dí***,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墨子硯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俗稱魯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據說他製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史記》記載說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併戰爭。 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後退。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魯,北到鄭、衛,南到楚、越。

  墨子先祖是宋國貴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曾到過魯、衛、楚、齊等國,並打算到越國,但終未成行。其主要事蹟有: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說服公輸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書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吳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沒有接受。宋昭公時曾做過宋大夫。但以後地位下降,接近勞動者。《墨子》一書,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記錄的彙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後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認為《經上》《經下》兩篇是墨子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