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憑藉勤奮成功的簡潔事例

  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司馬遷幼年是在韓城龍門度過的。龍門在黃河邊上,山嶽起伏,河流奔騰,風景十分壯麗。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滋養了幼年的司馬遷。他常常幫助家裡耕種莊稼,放牧牛羊,從小就積累了一定的農牧知識,養成了勤勞艱苦的習慣。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司馬遷10歲就閱讀古代的史書。他一邊讀一邊做摘記,不懂的地方就請教父親。由於他格外的勤奮和絕頂的聰穎,有影響的史書都讀過了,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歷史在頭腦中有了大致輪廓。後來,他又拜大學者孔安國和董仲舒等人為師。他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要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在父親的薰陶下,他從小立志做一名歷史學家。

  一天,快吃晚飯了,父親把司馬遷叫到跟前,指著一本書說:“孩子, 近幾個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沒工夫學習。我也公務纏身,抽不出空來教你。現在趁飯還不熟,我教你讀書吧。”司馬遷看那本書,又感激地望了望父親:“爸爸,這本書我讀過了,請你檢查一下,看我讀得對不對 ” 說完把書從頭至尾背誦了一遍。

  聽完司馬遷的背誦,父親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無師自通,也不相信傳說中的神人點化。可是,司馬遷是怎麼會背誦的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馬遷趕著羊群在前面走,父親在後邊偷偷地跟著。羊群翻過村東的小山,過了山下的溪水,來到一片窪地。窪地上水草豐美,綠油油的惹人喜愛。司馬遷把羊群趕到草地中央,等羊開始吃草後,他就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讀,那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地在草地上縈繞回蕩。看著這一切,父親全明白了。他高興地點點頭,說:“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從20歲起,司馬遷開始到各地遊歷,考察歷史和風土人情,為他日後編寫史書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後,他常有機會隨從皇帝在全國巡遊, 又蒐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了解到統治集團的許多內幕。他還如飢似渴地閱讀宮廷收藏的大量書籍,收集了各種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寫《史記》的時候,為李陵說情觸犯了漢武帝,被關入監獄,判處了重刑。 司馬遷出獄後繼續寫作,經過前後10年艱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史記》。這部巨著,對後世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篇2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聖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篇3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的人還:

1.因為勤奮成功的事例

2.勤奮成功的例子

3.勤奮而成功的事例6個

4.勤奮刻苦與成功的事例8篇

5.關於因為勤奮成功的事例

6.描寫成功來自勤奮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