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大帝怎麼死的

  居魯士大帝是古代波斯一個偉大的君王,他讓古代波斯從一個屈服於他國的小國,華麗轉身為一個帝國統治者,也使得居魯士大帝從此被載入千秋史冊。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居魯士從一個小小的部落裡一點點的擠身到大國帝王的行列裡,這和他的英明神武自然是分不開的。在他的帶領下,波斯的10個部落得以統一,然後開始了對米底的進攻,花費了3年的時間,居魯士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接下來對呂底亞的征服也是輕而易舉,而征服巴比倫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在結束了西線的征戰之後,居魯士還想要把東北方的遊牧人拿下,但也正是由於對遊牧族馬薩格泰人的戰役,才使得居魯士大帝最終戰死沙場,從此永遠地失去了戰鬥的能力。馬薩格泰的王子因為洗劫了居士魯士的營地而被俘,但這位王子卻因為羞憤而自殺了,為了給兒子報仇,馬薩格泰女王可謂是破釜沉舟,並最終讓居魯士死在了戰場上。

  居魯士大帝簡介

  居魯士大帝的離奇身世,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因為害怕惡夢成真,王位被奪取,先是把女兒芒達妮嫁給溫順的波斯王子,再是派人處死他們降生的兒子,也就是居魯士。後來居魯士命不該死,被牧人養大,並在後來建立起古波斯帝國。

  居魯士大帝自小就顯現出領導才能的居魯士以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首領起家,先是統一了波斯部落,並帶領他們起義反抗米底。在內應大臣的幫助下,他憑著傑出的軍事才能用3年的時間攻克了米底,建立起波斯帝國。緊接著呂底亞主動出兵波斯,逼得居魯士主動出擊,連生妙計攻破呂底亞,接著他花了了6年多時間去征服東伊朗和中亞地區,之後還頗為順利地攻克了巴比倫。儘管他屢戰屢勝,但在與馬薩格泰人的戰鬥中,扛不住激烈的肉搏廝殺,居魯士還是倒下了。因為怨恨居魯士害了自己的兒子,馬薩格泰女王還割下了他的頭顱,放進盛血的革囊以洩恨。

  居魯士大帝對波斯帝國可謂立下豐功偉績,是他奠定了波斯帝國百餘年的輝煌。他不僅僅有顯著的軍事才能,還為人寬容,在野蠻的征戰時代,他不僅原諒了企圖謀害他的外祖父,還對攻克國家當地的人民予以各方面的尊重,甚至幫解放的人民重建家鄉和文明。

  居魯士大帝陵墓

  居魯士大帝是一個被很多學者冠以仁慈之主的偉大帝王,在居魯士大帝陵墓旁的一個柱子上,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為他立的銘文,上邊寫著居魯士是出自於阿契美尼德宗室,是居魯士王。

  現在的居魯士大帝陵墓,是在伊朗的設拉子,對於一些喜歡旅遊又特別衷情於歷史古蹟的朋友來說,居魯士大帝的陵墓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景點。其實如果真的走近居魯士的陵墓的時候,可能也會發現,它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規模巨集大。

  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很多君王,他們的陵墓規模都是相當的龐大。但居魯士的陵墓其實用現代的詞語來概括的話,那麼就可以用“簡約”一詞來形容,是的,在一片曠野之中,居魯士大帝的陵墓是孤獨的存在的,陵墓是由黃色的石頭砌成的一個棺材,棺材的底座同樣是幾層黃色的石頭用作墊襯,而為了保護這座陵墓,在其一週都是設有防護欄,以免遊客過於接近的,而在棺材的頂部也加設了頂棚,以免日晒風吹,其石棺的周圍也是由一些鋼結構的圓柱體合圍著,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居魯士大帝生前可謂是叱吒風雲,可即便是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王者,最後都是要魂歸大地的,來到居士大帝的墓前,你可以感覺到一個人無論身前是多麼的輝煌,在他死後,都依然只是一個孤獨的存在,只不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能夠做到被千千萬萬的子孫後代所敬仰,即便是居魯士大帝陵墓再怎麼孤零零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