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是勝利小故事

  不管做什麼事,一定不能半途而廢,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堅持,是一種勝利;堅持,是一種美德;堅持,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堅持,是邁向成功的基石,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篇1:把最初的勇氣堅持到最後

  1983年的一天,在紐約帝國大廈下聚集了無數的記者與圍觀的人,人們的目光一動不動地聚焦在大廈外部牆面上一個年輕人的身上。他一個人徒手附在牆面上,頭向上仰著,眼睛直盯著大廈的樓頂。艱難而緩慢地向上攀爬著。人們為他的舉動而懸著一顆心,有幾次他險些從牆上滑落,大廈下的人群發出陣陣驚呼,有的人甚至不敢再看,工作人員也過來勸阻他不要再繼續這樣危險的行為,他卻搖搖頭,稍做休整,然後又向上攀去。漸漸地,他的身影在人們的視線中變得越來越小。最終,年輕人以徒手攀壁的方式,征服了這幢素有“世界第一高樓”之稱的紐約帝國大廈。他不僅成為此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創造者,同時也贏得了“蜘蛛人”的美譽。這個人就是美國的伯森·漢姆。

  紐約帝國大廈實際高度為381米,即使不以徒手的方式攀爬,常人都是無法企及的。更不要說是恐高症的患者了,這對於他們簡直就是神話。伯森·漢姆的膽識、魄力和勇氣,使他成為無數恐高症患者追逐的物件和心中崇拜的偶像。

  當時在美國恐高症患者有八萬多人,他們無時無刻不被這種疾病困擾著,有的人甚至想到以自殺來解除痛苦。那麼,伯森·漢姆的壯舉,無疑會給恐高症患者以戰勝病魔的勇氣。美國恐高症康復聯席會得知這個訊息後,急忙聯絡“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做康復協會的心理顧問,以幫助恐高症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擾。伯森·漢姆接到聘書後,卻打電話給聯席會主席諾曼斯先生,讓他查查會員檔案中第1042號會員的情況。會員資訊很快被查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會員竟然就是伯森·漢姆。

  諾曼斯對此非常驚訝,他無法想像以徒手方式攀上三百多米高摩天大樓的“蜘蛛人”竟然是個恐高症患者,這太不可思議了。諾曼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決定親自去拜訪伯森·漢姆。

  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伯森的住處,剛好這兒正在為伯森94歲的曾祖母舉行一個慶祝會,並且還有十幾名記者在場。諾曼斯有些疑惑,他在與伯森·漢姆的交談中才知道,原來伯森·漢姆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造了吉尼斯紀錄,她想為伯森·漢姆的壯舉添彩。特意從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羅徒步趕來。為了不耽誤行程,漢姆的曾祖母在路上一步都沒有停歇,經過老人不懈地努力與堅持,最終她竟奇蹟般地及時趕到了伯森的住處。漢姆的曾祖母非常高興,但令她更高興的是她的這一異想天開的做法,竟也在無意間創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紀錄。人們都覺得太不可想像了。

  當諾曼斯問伯森·漢姆是以何種方式克服恐高症時,他笑著說:“打算一口氣兒跑完100公里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小步路是不需要太多勇氣的。把自己的每一步都看作起點,堅持住每一步的勇氣,接著第二步,第三步……最終就能像我和我的曾祖母那樣創造奇蹟!”

  站在一旁的諾曼斯仔細揣摩伯森的話,最終悟出伯森·漢姆登上帝國大廈的奧祕,那就是時刻記住心中的目標,一直盯住前方,不要有半點的躊躇或猶豫,並以自己的每一步的攀爬為起點,堅持住每一步向上攀登的勇氣,那麼必將取得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創造出奇蹟的人,憑藉的都不是一時的勇氣,而是把最初的那點勇氣堅持到最後。

  篇2:請你堅持自己的個性

  1998年10月,我第一次主持《幸運52》時,上了臺就緊張,話不知道昨說,站不知道咋站,額頭冒汗,外加說話前後顛倒,表情極不自然,最後大敗而歸。

  晚上,我在外面獨自一人喝酒喝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哈文見我萎靡不振的模樣,她走過來跟我說: “李詠,無論你做什麼,我希望你能堅持自己的個性,永遠,永遠。”

  哈文不是第一次對我說這樣的話了。當初談戀愛時,家裡每月給我的生活費是100塊錢,常常半個月就把錢花完了,然後我就直接對她說:“我的錢用完了,該用你的了。”放別人,早把我甩了,可她卻說:“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個性,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我還能說什麼呢?出了家門,那句話就使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我去了臺裡,大家都奇怪地看著我,因為昨天節目失敗的陰影完全沒有在我身上顯現。我照常說笑,照常登臺,第二次錄播,那種怯場的感覺居然一掃而光,我那種“老說大實話”的說話風格引來了臺下的喝彩聲。我成功了。

  那時候從觀眾到臺裡,許多人看不慣我,我忍著,打掉的牙,我往肚裡吞。我自己有時候都想改了,但馬上,我就想到了哈文那句話。是的,改了就不是我了。對我來說,一個主持人,個性非常關鍵,從出現在螢幕上開始,就得有讓別人隨便去說東遵西的心理承受力。就這樣,我的主持風格定了下來:不管我長什麼樣,穿什麼樣,我都始終保持著熱情真誠的態度,不管遇上誰,有話咱直說,大家一起玩。

  沒想到後來,喜歡我的觀眾越來越多,個性竟成了我節目成功的一個法寶。自從《幸運52》開播以來,這麼多年我的服裝款式和髮型基本沒變過,有人說你為啥不變,我說這就是我——李詠!

  所以,無論如何,請你堅持自己的個性,這句話不止是說給別人的,同時也是別人對我最大的要求。

  篇3:堅持夢想,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凌晨四點半,連夜宵攤都開始刷鍋子,熄爐子,將凳子翻到小推車上,關燈收攤。

  仍有工作,還不能睡。

  想到父親尚插著雙臂,等待我叫苦連天,等待可以得意洋洋幸災樂禍地說:看,誰讓你不聽我安排去企業當個安安穩穩的會計。一想到此,就連抱怨也不敢出口半句。

  但這對我而言並不是一道選擇題。

  有兩個姑娘的故事。

  一個姑娘叫王若卉,曾經是張學友的歌舞劇《雪狼湖》的女主角。

  三年前,她得了甲亢,一種讓她的心跳比別人快兩倍的病。醫生宣佈:你不能唱歌,也不能跳舞。

  不,她不相信。哪怕一天只能跳兩個小時,哪怕只能跳一個小時,也要堅持下去。單親的媽媽借了一間小屋子,佈置成練功房,讓她練習。

  可是身體在變形,臉在變形。一個青春貌美的姑娘,眼見著鏡子中的自己一點一點變醜陋,一點一點變臃腫。

  放棄麼?決不。她只是拉上了窗簾。從此她成了一名黑暗中的舞者。只有自己一個觀眾的舞者。

  三年後她重新登臺,高歌一曲《我用所有報答愛》。

  從她唱的第一個音開始,我覺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馮曦妤,一個屋村長大的女孩子,最最普通的香港家庭,吵吵嚷嚷熱熱鬧鬧,弟弟妹妹一大堆的大家庭。她是長女,最常見的那種非常有禮貌,幫襯家裡忙裡忙外的長女——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正因為是好孩子,要懂事,不能提太無理的要求,所以中學畢業就出來做事貼補家用。

  可是,她愛唱歌呢。

  唱歌有什麼用?唱歌能填飽肚子嗎?唱歌要上音樂學院,要有老師教,要有包裝——總之,唱歌是個很貴的事情。

  沒關係,就從錄音室助理開始做起好了。就這樣,她16歲的時候成了一名錄音助理。

  後來有一天,突然有人發現她會唱歌。“你要不要唱唱看?”“真的嗎?好啊!”然後就有了《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以及《無間道》中的《警察再見》。

  “可是香港競爭這麼激烈,你形象又不夠靚,這可是個問題誒?”

  後來,她來參加“聲動亞洲”這個節目,在臺上哭了。她哭著說:香港真的很少有機會能夠登上舞臺,可是,我真的,真的很喜歡唱歌。

  我忍不住低低飲泣,捂著嘴不想讓人發現。世界上的好孩子,就是那個幫助媽媽烤鬆餅,但媽媽卻獎勵給頑皮的弟弟吃的那個。世界上的好孩子,就是少了一份蛋糕,但媽媽會把唯一的蛋糕給比較會哭鬧的妹妹的那個。

  好孩子常常沒有禮物,但是這一次,我看到她有了。這是她為了自己的夢想,得到的回報。

  有個孩子問我:古越姐,你說,堅持夢想,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我想了想說:需要付出代價嗎?

  當一件事情,你覺得一定要做的時候,是不論如何都會去做的。不能直接幹,也會迂迴曲折地去做。

  很多個夜裡,難以入睡,焦慮像火一樣灼燒著五臟:寫得不夠好,積累太薄弱,處事不夠圓潤,做事太過粗心……枕巾上盡是斷髮。然而尚有許多工作,失眠也有罪。

  因為有人期盼著我能獨當一面,因為有人抱著胸等著看我笑話,更因為有個最嚴苛的自己在身後鞭策著不能後退半步。所以咬著一口氣,拼了命成長,要做得好一點,更好一點。

  惟一困難的只是邁出第一步,然後,四面八方的力量都會推著你向前走下去。

  但我仍不覺得這是代價,而更像是除了愛以外,能夠證明我們真的活著的證據吧。

  篇4:堅持就是成功

  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裡,十二歲讀小學五年級的上學期時輟學。因為一直喜愛文學,沒事的時候,她就找出父親舊箱子裡的藏書,捧在手上貪婪地閱讀。

  在她十六歲那年,姐姐為了生活,決定外出打工。那天,她望著姐姐瘦弱的身子揹著一個比她還要沉重的包,艱難地走出田間小道,一股憂傷湧上心頭。要不是家裡窮,幾畝薄田維持不了生計,姐姐也不用出去受苦。她暗暗責備自己沒用,不能為家裡分擔一點負擔。

  一天,她在讀完箱子裡的最後一本書後,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為什麼光看別人的書,自己不寫呢?說不定寫出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從那天起,她拿起了筆。

  一個只有小學五年半學歷的小女孩打算寫書,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呀。有人說她不自量力,也有人說她寫十年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還有她的家人也百般反對。面對種種壓力,她選擇了堅持。

  由於文化基礎太差,一下筆就遇到了許多困難。有不會寫的字,不懂的詞,她就去查字典。一本幾代人用過的《新華字典》被她翻爛了。

  山裡人農活多,她總是利用空閒時間,伏在窗前的破縫紉機上寫作。稿子寫了一摞又一摞,裝訂得整整齊齊的手稿有一尺多厚。由於沒有電腦,她每寫一部小說都要經過多次修改和謄寫,一部30萬字的小說,要抄寫100多萬字。

  父母被她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從反對到全面支援她。

  經過三年的努力,她終於完成了第一部武俠小說。她試著往出版社投稿,可是由於武俠市場萎縮,這部花了無數心血完成的作品最終遭到了埋沒。

  姐姐聽說這件事後,勸她寫一些小稿。於是,她試著給一家雜誌投了一篇愛情短文,半個月後,稿子被退了回來。原因是:不符合雜誌風格。

  父母手頭拮据,沒有多餘的錢給她提供紙筆,她便偷偷地跑到垃圾堆裡揀廢品,買來最便宜的草紙,用刀子裁成一張張的紙片,裝訂成本子。夏天,家裡沒電扇,她被蚊子咬得滿身是包;冬天沒有取暖器,兩隻手凍得像包子。有一次,在裁紙的時候,她還不小心被刀子劃傷,流了很多很多的血……

  寒來暑往,轉眼五年過去,她憑著頑強自學和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創作了七部長篇小說,字數達到兩百多萬。可是由於鄉村資訊閉塞,寫出的手稿一直沒有找到婆家,她苦心創作多年,仍然一無所獲。村裡人都笑她做白日夢,有的還勸她早點談個朋友嫁了算了。

  然而,她不甘心成為等嫁、等死的“二等”人,她想做些有價值的事。她認為,雖然寫書還沒獲得什麼效益,但至少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一種享受。

  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她也悲傷過,絕望過,可是想到辛苦了這麼多年,在夢想還沒有實現之前,絕不能輕言放棄。

  無數次投稿失敗,使她認識到手寫稿的落後。於是,她進入了武漢一所比較便宜的電腦學院學打字。

  她報的是計算機中級班,班上幾十名學員大都是讀過中專或者大學的,她是唯一的“小學生”。因此,在學習上她與別人有很大的差距。剛開始,她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不會。經過幾個日夜不眠不休,她才背熟字母和字根。一個月後,電腦老師公佈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別人每分鐘打40多個字,而她每分鐘只能打15個字。她意識到,自己該努力了,絕不能白白浪費有限的時間和父母的血汗錢。從那天起,她非常刻苦。每天一上機,一雙手就在鍵盤上飛舞。累了她也不歇,坐得腰痠背痛,也不起來活動一下。晚上休息的時間,她還用一個硬紙盒做成鍵盤的樣子,在上面畫上鍵位,雙手不停地練習。結業那天,她以每分鐘117個字的速度贏得全班學生和電腦老師的讚賞,光榮離校。

  她原想打年把工,買臺電腦再創作。然而,家裡突然寫信來說,父親的腿摔傷,需要人照顧,她只好輾轉回鄉,繼續用筆創作。雖然寫作路上清貧而艱苦,可她矢志不渝。

  皇天不負苦心人,一年後,她迎來了一位出版社編輯的約稿,試著投了一部反映打工者生活的作品,兩個月過去,她終於接到該書審查通過,准予出版的好訊息。

  書出版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人們讚譽她是“改變命運的典範”,說她的精神值得學習。該區的一把手還親自送了一臺電腦鼓勵她繼續創作。現在的她,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了鄉村,在大城市取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這個人就是鄂州市農民女作家陳家怡。她之所以能實現夢想,是因為她堅持走自己的路,把別人的打擊當做創作的動力,其鍥而不捨的精神十分可貴。如果之前她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將一輩子碌碌無為,永遠也嘗不到甘甜的果實。所以說,不管做什麼事,一定不能半途而廢,堅持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