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最基本的知識有哪些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最基本的知識,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茶道六君子的用法如下:

  茶筒:是用來盛放茶葉的。和我們說的茶盒是一個,最為常見的君子之一了。

  茶匙:是為了方便衛生的取茶葉的一個小勺子,用來把茶葉從茶荷中撥到泡茶的用具裡***壺或杯子***;好象大家不講究時候都是用手抓茶葉的。

  茶漏:是放到壺口便於把茶從茶荷中放入壺中;這個基本沒多大用,就和我們倒汽油到車裡需要用個漏斗一樣。

  茶則:是用來盛放茶葉,展示給品茶者看的;這個不多說了,就是裝茶葉的同時讓大家欣賞茶葉外觀的器具。

  茶夾:是用來夾品茗杯;方便且衛生,因為一般品茗杯需要用開水消毒顯示衛生的,正好用茶夾取出來,衛生也好看。

  茶針:是一個細長的針狀物體,當茶壺被茶葉堵塞是用來疏浚壺嘴;方便茶水流出。

  茶道的程式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在古箏的伴奏下,主泡火薰香。淨手,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燙杯溫壺是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