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生平簡介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吳佩孚簡介

  吳佩孚,1874年出生於蓬萊,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以秀才身份出道的軍事將才,在早年曾連戰連捷,在當時被稱為“常勝將軍”,在大敗張作霖的軍隊後,他上了《時代》,這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雜誌。

  曾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當時最強者。在很多吳佩孚簡介中, 曾把他定義為一個殺人如麻,雙手沾滿鮮血的人。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資訊的流通,吳佩孚的一些別人以前不曾為人所深知的一面也展現給了世人。在一些吳佩孚簡介中介紹了吳佩孚的高風亮節,為人至情至性一面。在他晚年一口拒絕了日本人想與其合作的想法,最終因此被日本人懷恨在心。於1939年被設計殺害。用生命的代價保住了自己的晚節,詮釋了中華兒郎不可欺。

  吳佩孚是一個秀才出身的軍人。所以其文筆自然也是不凡,在許多吳佩孚簡介中都流傳有他的傳世作品,如《易箴》。文筆造詣也是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境界。從《大丈夫論》等著作中就能看出其文化造詣的高度。吳佩孚簡介中也記錄了吳佩孚四字批示的三個故事,每個批示都簡短幽默又直明要義。從中可以看出吳佩孚的文化功底確實非常深厚。

  然而對吳佩孚卻一直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於吳佩孚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每一個吳佩孚簡介中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吳佩孚的定位,也成了一個仁者見仁的問題。

  吳佩孚控制了大半個中國

  在袁世凱取消帝制,於1919年逝世後,北洋軍閥被分為多個派系。而其中又以直系,奉系,皖系,為勢力最大的三個派系。吳佩孚成為直係軍閥真正的頭目。為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也是戰爭不斷。1920年直係軍閥打敗皖系軍閥,吳佩孚的勢力得到很大的擴張。1922年春,吳佩孚自己帶領軍隊與奉系軍閥正式開戰。吳佩孚率領直系軍大戰張作霖的軍隊,從打仗方面來說吳佩孚毫無疑問是一個真正的將才,在吳大帥的帶領下軍隊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在北山海關外大敗張作霖大軍,從此吳佩孚控制了大半個中國。

  吳佩孚也隨著戰爭的勝利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當時的最強者,併成為首個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的中國人,吳佩孚手握數十萬精兵,以洛陽為基地,勢力已經強大到控制了大半個中國的地步。許多人都很看好吳佩孚的前途。美國人甚至認為吳佩孚將能以武力一統中國。

  吳佩孚之所以能在生涯前期的戰爭中連戰連捷,被稱為常勝將軍。與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分不開的。吳佩孚善於用兵,在軍閥亂戰時期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是數一數二的。同時,吳佩孚也是一個為人耿直,至情至性之人。在日軍進入華北後,吳佩孚當時雖因被蔣介石大敗,鬱郁不得志。但仍拒絕與日軍合作,彰顯了其高尚的節操。最終用生命釋義了中華不可侵犯的氣節。

  吳佩孚為何打不過蔣介石

  吳佩孚,當年北洋軍閥的真正頭目,許多人都認為吳佩孚是當時中國各方勢力的最強者,甚至能一統中國。吳佩孚勢力最鼎盛的時候,傭兵數十萬,以洛陽為基地,發誓一統全國,毫無疑問是當時中國境內的最強者。可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位最強者,在與1926年蔣介石帶領的北伐軍的交鋒中,輸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開始步步敗退。那麼吳佩孚為何打不過蔣介石呢?

  當然,肯定與蔣介石出眾的軍事才能是分不開的。但僅僅如此就能讓當時的最強者輸的這樣沒脾氣嗎?絕對不是!那軍事實力極強的吳佩孚為何打不過蔣介石?其實當時的吳佩孚已經丟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時的吳佩孚卻偏偏失去了民心。被蔣介石打敗也是順應了歷史潮流。畢竟軍閥統治已經不是當時社會所需要的,不是當時人民所推崇的。雖然蔣介石身上也有著軍閥的影子,但蔣介石有當時中國最先進的三民主義的精神大旗。蔣介石大敗吳佩孚自然也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的主流。吳佩孚被蔣介石打敗後,曾拒絕與日本人共謀事,保住了晚節,被人們稱道。可是卻不足以洗刷他的黑暗。試想如果當時的最強者吳佩孚能看清世界潮流,促進中國的進步,贏得民心。那麼北伐軍又怎能輕易敗他?也許,日本人也不會來侵略中國,可惜,這些也只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