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長劉玉章生平簡介

  劉玉章,字鱗生。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參加北伐戰爭,由排長升至副團長。1933年率部參加古北口戰役。抗戰期間,升任師長。在解放戰爭中,他兩次率領第52軍成建制從遼瀋戰場和上海戰場上逃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劉玉章生平簡介

  劉玉章是許多人喜歡和推崇的著名將軍,就算不知道他的事蹟的人也或多或少聽過劉玉章將軍的大名。

  劉玉章字鱗生,他出生於1903年,是陝西興平人。他在黃埔軍校畢業,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畢業生,畢業後他參加了著名的北伐戰爭,由排長青雲直上一直升到了副團長,1933年率部隊參加古北口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後,劉玉章升任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他兩次率領52軍從遼瀋戰場和上海戰場逃出生天。解放後,他便去了臺灣,1953年被任命為臺灣防守區司令長官,由此可見劉玉章是深受信任和倚重的,第二年擔任金門防衛司令官,1957年擔任陸軍副總司令,此後他又去了美國參謀大學進行深造。1960年升任陸軍二級上將,1967年他又做了臺灣警備司令。1981年劉玉章病逝,享年七十八歲。

  劉玉章為人踏實,好學不怠,年紀輕輕就進入黃埔軍校步兵科學習,教官都對他寄予厚望。

  此外劉玉章作戰也是十分勇猛而且足智多謀,常常能為士兵做出表率,所以他手下的軍官都願意為他賣命,劉玉章將軍在其軍旅生涯中多次負傷,根據統計一共五次,第二次受傷是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傷好了後,他的頭髮全部掉光了,從此之後,人們都稱他為“劉光頭”,而且是越叫越響亮,後來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此外在抗日戰爭時期,劉玉章對於抗戰的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對於抗日戰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在遼瀋戰役和上海戰場率領部下從人民解放軍的包圍之下逃出來了,可見他非凡的軍事才能。

  劉玉章將軍

  人們總會在茶餘飯後談論到一些“常勝將軍”的故事,比如:白起、趙雲、陳慶之等等,然而在國名黨將領中也有一位“常勝將軍”,他就是著名的國軍悍將劉玉章將軍。

  劉玉章將軍是陝西興平人,出生於1903年。1925年他考入了黃埔軍校步兵科,屬於黃埔的第四期學生,畢業之後在1926年參加了著名的北伐戰爭。1930年率領部下參加了中原大戰,也就是在這次大戰中劉玉章將軍受了很嚴重的傷,傷好以後,頭髮卻掉光了,從此之後便有了“劉光頭”和“光頭將軍”的大名。

  1933年劉玉章擔任營長,參加了古北口之役,劉玉章再次負傷。抗戰初期,劉玉章率部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和瑞昌防守戰等多次戰役,1937年10月劉玉章升任團長。之後劉玉章參加了長沙會戰升任旅長兼警備司令,1941年劉玉章被派往雲南,升任52軍第二師師長。1946年劉玉章率領軍隊和林彪在摩天嶺大戰,5天時間就攻克安東,從此就有了“常勝將軍”的美譽,劉玉章率領的第二師在東北戰場一直未嘗敗績。

  此後國共雙方爆發了著名的遼瀋戰役,國軍大敗被殲50餘萬,但劉玉章率領的一萬六千多人去逃出去了,可想而知要從這要的大戰役中全身而退是多麼艱難的事情,這也足以說明劉玉章將軍出色的軍事才能。可以說劉玉章將軍是一個從最底層靠著自己努力一步步打拼出來的將軍,這也是後人對他非常敬仰的重要原因。

  1970年,臺灣當局授予劉玉章將軍一級上將稱號,1981年劉玉章將軍因病去世,享年78歲。

  劉玉章軍事才能

  喜歡瞭解古今軍事的朋友一定知道劉玉章這個人,他是國名黨著名的將軍,他出生於1902年,是陝西興平人。劉玉章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和林彪是同學,他參加過北伐戰爭,遼瀋戰役等著名大戰,後來和國名黨一起敗退到臺灣任臺灣警備司令。

  在國民黨中有兩個有名的光頭,第一個當然是國名黨領袖蔣介石,第二個就是劉玉章了,劉玉章是國軍中有名的悍將,被人們稱為“光頭將軍”。劉玉章並不是不留頭髮,而是因為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受了重傷,傷治好後頭發就全部掉光了,所以人們見到他的樣子大多是光頭的。劉玉章是一步一個腳印,通過打拼才當上將軍的,劉玉章從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僅僅是個排長,之後他通過自己的英勇善戰,從排長、營長、團長、旅長做到了最後的將軍,是一個真正拼殺出來的將軍。由此可見劉玉章是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的。

  劉玉章軍事才能充分體現的例子當然是在遼瀋戰役中了,遼瀋戰役解放軍殲敵五十多萬,然而在遼瀋戰役輝煌戰績的背後,也有一些小的遺憾,那就是這麼大的戰役中逃出了一萬六千人,這一萬多人不是別人率領的,正是劉玉章。可以想象能從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中活著逃出去,領導者如果不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劉玉章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是非常優秀的。

  再者就是,劉玉章到了臺灣之後擔任了警備司令,如果沒有很好的軍事才能,蔣介石也不會把安危重任交到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