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徵

  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那麼你對民間傳說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民間傳說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傳說的介紹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歷史上知名的人物,事件發生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有的還涉及國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而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常與某些歷史、地理現象及社會風習相附會,因而往往給人以它是真實歷史的錯覺。但民間傳說與嚴格意義的歷史有本質的區別。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

  民間傳說的特徵

  傳說既不是真實人物的傳記,也不是歷史事件的記錄***其中可能包含著真實歷史的某些因素***,而是人民群眾的藝術創作。許多傳說把比較廣泛的社會生活內容通過藝術概括而依託在某一歷史人物、事件或某一自然物、人造物之上,達到歷史的因素和歷史的方式與文學創作的有機融合,使它成為藝術化的歷史,或者是歷史化的藝術。

  傳說與神話的聯絡

  第一,民間傳說與神話產生的歷史時期比較接近,它們的歷史關係十分密切。一部分上古時期的傳說與神話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傳說與神話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體裁特徵和傳播方式而言,傳說與神話都是散文體的口述故事。

  第三,傳說和神話都具有超現實性的幻想。傳說的人物和情節有一定程度的超現實因素。傳說的故事追求傳奇性,而許多傳說效果是靠超現實性的魔幻情節來製造的,

  傳說與神話的區別

  第一,傳說與神話的主人公身份和屬性不同。傳說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基於歷史上存在過的真人,其故事比神話更接近現實生活,故事中存在的超現實因素的內容是有限度的,不會佔據主導地位。而神話的主人公是超人和超自然力量的神,其故事是以神格為中心的,即是各種動植物人格化和各種社會生活力量神格化的結果。

  第二,傳說和神話所反映的社會想象和創作的思維機制不同。傳說是以自覺或比較自覺的思維方式,講述某一歷史時代的具體人物或事件,有時代和地點的約束性。而神話則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思維方式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人格化、神靈化,從而曲折地反映人類史前時代的人與自然界的種種關係,具有全人類、全部族性。

  第三,傳說和神話的功能不同。傳說所描述的是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物、事件及各種風物,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其內容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娛樂功能。而神話的產生於原始信仰有密切的關係,它是祭祀人員在特定場合和時間裡宣講的,在遠古時代的現實生活中能夠發揮類似於法律那樣切實有效的作用,具有神聖性和權威性。

  民間傳說的界定

  學界對於傳說的界定大致有兩種看法: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民間傳說又俗稱“口碑”,是一切以口頭方式講述生活中各種各樣事件的散文敘事作品的統稱。與廣義傳說概念的寬泛性不同,狹義的民間傳說是指民眾口頭創作和傳播的描述特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解釋某種地方風物或習俗的傳奇性散文體敘事。

  根據目前我國傳說學理論研究進展,我們可以將這一界定充實表述為:民間傳說是圍繞客觀實在物,運用文學表現手法和歷史表達方式構建出來的,具有審美意味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在民間傳說種的創作中,客觀實在物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因此人們又將它稱為“傳說核”,“傳說核”可以是一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可以是一個地方古蹟或風俗習慣等。


民間傳說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