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南洋水師見死不救的原因

  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兩個甲子,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的知識人都在對這場給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眾多方面帶來巨大沖擊的戰爭進行反思。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甲午戰爭南洋水師見死不救

  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第一海軍首當其衝的被捲入戰火。而號稱大清第二海軍的南洋水師,卻給人的感覺是作壁上觀。

  其實,南洋水師原本有機會成為戰爭中的一員。早在戰爭爆發的前的6月,駐英公使龔照瑗就建議"將南洋得力各兵輪酌調北聽差",但是李鴻章卻以"南省兵輪不中用,豈能嚇倭?"為由拒絕了龔照瑗的提議。但是,李鴻章卻將北上參加清廷第二次校閱水師的廣東水師的三艘巡洋艦給留下了,雖然表面上看是程璧光上書請求留北洋備戰,實則是因為北洋水師中除了"八遠"艦之外,能勉強一戰的也只有揚威、超勇兩艘"快碰船",兵力嚴重不足。能選中艘排水量千餘噸的鐵脅木殼船,卻無視南洋水師5艘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戰艦,不知是真的嫌棄南洋水師的艦船太過陳舊,還是因為對湘系集團心存疑慮而放棄調遣。

  讓李鴻章沒想到的是,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一下子就損失了五艘艦船。由於清政府沒有建造能力,又難以及時購買外國軍艦,急需給北洋水師補充兵力的的李鴻章此時卻想起了被他稱為"不中用"的南洋水師,於是向朝廷"奏調南洋水師主力艦來助戰"。可是,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東南各省為財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和"前敵與餉源均關大局"為由,請求免派南洋水師的戰艦北上。到了清廷再次商調南洋主力戰艦北上之時,南洋大臣張之洞又奏稱戰艦北調只能徒供一擊,再次給拒絕。李鴻章借調南洋水師的計劃失敗,只能哀嘆用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

  張之洞雖然拒絕了南洋水師的北調,卻似乎沒有放棄備戰。一邊接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商討購買戰艦事宜,一邊聯絡為北洋水師總教習琅威理前來調教南洋水師。但是,戰局的發展由不得張之洞按部就班的去整軍備戰,被圍困在威海衛的北洋水師朝不保夕。如果強行調派南洋水師直接去救援,面對日本佔據絕對優勢的聯合艦隊無疑於"羊入虎口"。此時,清廷上下有人提出了"潛師"的計劃,意圖圍魏救趙。1895年1月14日,衙門給張之洞發來上諭"有人奏倭人全師而出,國內空虛,若以水師搗入其境,或遊弋其各島,使彼有內顧之憂,而我得抽薪之計等語。著張之洞唐景崧會商辦法具奏。"甚至有人稱,曾自告奮勇赴長崎、神戶、橫濱等處偵查,發現長崎沒有防備。但是,張之洞再次以"船薄行遲,炮無新式,將弁難求,實無大用"為理由,任務南洋水師"斷難出洋"。直到遠在美國的容閎建議,"中國速向英倫商借一千五百萬圓,以購成鐵甲艦三四艘,僱傭外兵五千,由太平洋抄襲日本之後,使之首位不能相顧",張之洞對此建議十分讚賞,所以就派容閎去倫敦借錢了。到了2月3日,日軍攻佔威海衛,劉公島與外界完全隔絕之時,張之洞催促朝廷"不惜鉅款,速購穹甲快船五六艘,大魚雷炮船十數艘",同時要求將北洋水師外購的軍艦劃歸南洋水師指揮。然後編兩支艦隊,南洋新購戰艦直撲長崎,北洋新購戰艦攻擊朝鮮沿岸。結果,就在清廷的一眾大員們還在熱烈探討圍魏救趙戰術如何實施的時候,2月11日劉公島陷落,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甲午戰爭李鴻章赴日求和

  戰爭正式打響的前夕,面對日方咄咄逼人、戰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勢,光緒皇帝的主戰態度是比較堅決的,屢催身膺重寄、統帥淮軍和北洋軍隊的李鴻章積極籌劃,應對戰事。7月16日,又通過軍機處電寄李鴻章這樣一道諭旨:

  現在倭韓情事已將決裂,如勢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戰。李鴻章身膺重寄,熟諳兵事,斷不可意存畏葸。著凜遵前旨,將佈置進兵一切事宜迅籌復奏。若顧慮不前,徒事延宕,馴致貽誤事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從這道諭旨的口氣,就可以品出光緒皇帝對李鴻章的督責之切和對他戰備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滿。的確,李鴻章是實在不希望打起仗來。要說,在戰前可能的條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儘量爭取化解矛盾、避免戰爭是應該的。為此,李鴻章主張中日雙方同時從日本撤軍,這自然是合理的。這一點若能落實,自是息事的可取措施。但日本方面並不答應。隨後,李鴻章又傾向於清朝單方面從朝鮮撤軍,但光緒皇帝明確否定,在給李鴻章的諭旨中說:“彼頓兵不動,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將來進剿,徒勞往返,屬殊非計。”② 既然光緒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單方面撤軍的設想也就不能落實。問題是若實行清朝單方面撤軍是否可取。有資深的研究者是持肯定態度的,認為:“如果中國在雙方撤軍談判失敗的情況下,宣佈根據朝鮮政府的要求***當時朝鮮有這種要求——引者***而單方面撤軍,未始不是切實可行的措施。因為日本當時已經在外交上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中國軍隊一旦撤離朝境,那末,它不僅在外交上更加孤立,而且想把清軍拖住的陰謀必然破產……所以,在此階段中,李鴻章保全和局的想法不見得全錯,是無可厚非的。”當然,同時也指出了他認識上的缺陷:“問題是他未能洞察奸謀,及早採取相應的策略。果真如此的話,日本儘管還會玩弄各種花招,但要想急於挑起釁端則勢所難能了。”應該說這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是根本沒有正義可言的,除非藉口代別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撿便宜也可以算作正義。正義完全在中國方面。我不信單靠正義可以成事,正像我單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飯那樣,我們必須要有第二根筷子——實力。但是,中國人卻以為自己有充分的正義,並且希望能夠以它來制服日本的鐵拳,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結局相同之處

  中法戰爭中一些我國取勝的戰役:光緒九年***1883年***四月十三日,劉永福力殲李維業,同年七月十三日,黑旗軍與法軍戰於懷德,法軍敗撤,同年八月初黑旗軍與法軍戰于丹鳳,法軍敗撤,光緒十年***1884年***閏五月初一,二日法清戰於觀音橋,法軍敗撤,同年六月十五日,法軍第一次進攻基隆,失敗,同年八月二十日,法軍進攻滬尾失敗,同年九月二十五日,基隆法軍進攻鳥嘴峰清軍,法軍失敗,光緒十一年***1885年***二月初七,八日,法軍進攻關前隘,法軍敗績,同年二月十一日,馮子材率軍出關收復文淵,十二日,清軍與法軍戰於驅騾,法軍旅長尼格里受重傷。十三日,清軍收復涼山。就本人所見,上述統計我國軍隊在與法軍交戰中就有11場勝利。

  然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我們鮮能找到稱得上勝利的一次戰役,然而比較深入的瞭解這場戰爭,我們會發現戰爭初期,戰鬥時非常激烈的,清軍的士氣也是很高的,也不缺乏那種拼死作戰的英雄,其中安城渡之戰就是就是打得比較好的一場伏擊戰,在這次伏擊戰中清軍利用地形地物相當成功,周憲章等武備學生和士兵也英勇善戰,充分發揚了誓死抵抗的愛國精神,殲滅了較大的日軍。後由於人數較少和增援不及時而功敗垂成,甚為可惜。中日軍隊激戰成歡驛時,也可以發現中國軍隊抵抗激烈,如江自康部奮勇抵抗,聶士成時馳騁槍林雨彈中,往來策應見軍火垂盡,不得已率眾潰圍而出。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肯定戰爭初期清軍是不乏士氣的,在初戰成歡驛時,清軍兵力上佔劣勢,意圖退回平壤,再戰。初戰成歡失利對士氣有很大影響。然而在後來的平壤戰役當中,戰役初期,清軍打得非常的漂亮,在船橋裡戰役中,清軍以2200人對3600敵兵,拼死搏鬥取得重大戰果。日軍將校以下死者約140人,傷者約290人,大尉軍官被擊斃者4人,2名,旅團長,聯隊長受傷,第21連隊之第二第十兩個中隊,軍官全部戰死。日軍死傷慘重。清軍在堅守普通江這次戰役中,戰況也異常壯烈,據參加這次戰鬥的一位盛軍軍官員稱:西北一路,清軍“死力據守,如鐵壁銅牆”終使得日軍難越雷池一步。玄武門外的戰鬥更是可圈可點,清日雙方兵力是1:2. 7,兵力如此懸殊,然而在統帥左寶貴的激勵下奮勇抗擊,死戰不退,壯烈殉國。統帥陣亡後,士兵仍然不屈,數百士兵仍“據高壘,飛銃如驟雨降,不可向邇”,頑強的進行抗擊。戰至此時,日軍攻佔了牡丹臺和玄武門,然而仍被阻於內城之外。特別是平壤西,南兩個戰場形勢很好,日軍進攻連連受挫。次日之戰日軍共死189人傷516人。而清軍在戰鬥中的傷亡人數遠少於日軍。日軍所攜帶的口糧及彈藥將盡,而且皆在城外冒雨露宿,處境極為困難。如果身為平壤諸軍總統的葉志超下決心堅守,並能夠堅守數天的話,非但戰事當有轉機,而且日軍將無力再戰,只能不戰而退。中法戰爭在鎮南關這次戰役中,還好有馮子材,王孝祺,蘇元春,王德榜,李秉衡,各司其職,奮勇一戰,避免了法軍侵入我國境內,避免了其攻佔龍州,要挾清政府鉅額賠款的厄運。然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幾乎沒有任何一次戰役能夠頓挫日本氣焰,我國軍隊一敗再敗,士氣一衰再衰,中法戰爭中因出現鎮南關大捷而扭轉陸上戰局,後簽訂條約,處理也較為妥當,對國家元氣傷害不大。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民族自信心。葉志超撤逃平壤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他率軍出逃後即中日軍埋伏,將士驚恐不安,進退兩難,死傷慘重。這時所屬兵士多是淮軍精銳,以後戰局發展真不堪設想。當時日軍所處環境:口糧及彈藥將盡,而且皆在城外冒雨露宿,“身為總統的葉志超下決心堅守,並能夠堅守數天的話,非但戰事當有轉機,而且日軍將無力再戰,只能不戰而退”這個假設真的成立,讓日軍不能飲馬鴨綠江,更別說威脅京城。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至今讓中國人感到恥辱的《馬關條約》。中國的國運很可能朝良性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