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殘局定式口訣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Xiangqi***,漢族棋類益智遊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殘局定式攻殺口訣,歡迎閱讀。

  象棋的起源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

  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

  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

  明代謝單制《五雜坦》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四、起源於戰國之時。

  《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

  《太平御覽.工藝部·象棋》說:“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羅欣《物原》也持此說。

  六、英人威廉.瓊斯在本世紀初曾說,中國不是產象國,印度是產象國,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近代學者胡適也持此論。

  許多學者認為,據古籍可靠記載,象棋在戰國時期已經流行了。除上引《潛確居類書外》,漢劉向《說苑·善說》也記載了戰國孟嘗君下象棋的事:“雍門周調孟嘗君,足下燕則鬥象棋,亦戰鬥之事乎,”戰國時的作品《楚辭·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所有這些,說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一項經常的活動了。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象棋產生的時間,當在戰國之前。但“前”到什麼時候?有人認為可上推到春秋時期,並認為象棋是模仿當時兵制而產生的。他們的依據,是,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比如,以舞蹈象徵戰鬥,則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徵戰鬥,則名為“象棋”。象棋各子的得名,也是由象徵不同兵種而來的。這種情況正好與春秋時期的兵制,即將、帥、車、馬、士、兵、卒等相吻合。因此,象棋產生於春秋時期是合乎當時歷史情況的。但對於此種說法,有的學者則不以為然,認為這畢競還是一種推論。

  總之,關於象棋源於何時的問題,由於史書記載不夠詳細,而且其中混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實用殘局] 殘局定式攻殺口訣

  馬類

  單馬和單兵,但如果兵未過河,有可能勝

  馬兵勝雙士,用一兵換士,形成馬勝單相,或用馬換雙士,形成單兵和將的局面。

  馬兵勝雙相,只要兵不是低兵,一定勝。

  馬高兵勝單缺士,運用左兵右帥,或一兵換雙相。

  馬高兵勝單缺相,先困相,運兵吃相。形成馬兵必勝雙士的局面。

  馬兵勝單馬,兵不在低線,利用帥助攻可勝。

  馬勝單士,困將,馬走成七路,或3路底線,抽將吃士

  單馬和雙士。可勝,單機會不多。

  單馬和單相,相西將東和,同側就輸。

  一馬和單士相,位置不佳,可勝。

  馬低兵和單炮,將高位,炮與中路,遮帥檔馬。

  馬低兵和單缺士,士在將底,兵無法佔中,士在其他位置,可勝。

  馬高兵勝馬士,先設法吃士,再兵佔中將。

  馬高兵勝炮士,設法同上。

  馬高兵勝炮單相,注意不要用,馬或兵換炮,否則和。

  雙馬單士相勝,雙高兵雙士,用雙馬飲泉慢慢吃。

  雙馬勝馬雙士,先設法吃士。

  雙馬單相勝,炮雙士。易勝

  單馬和炮士象全,守和:用馬跟住黑炮,才能守和。

  馬高兵難勝,士象全,底士防禦紅兵佔中,高士遮帥。

  馬雙兵和炮士相全。

  雙馬勝士想全,用雙馬飲泉,逐個擊破

  炮類

  炮士勝雙士,將佔中

  炮高兵對相,炮塞象腳,左兵右帥。

  炮兵勝兵士,兵在七橫線,不可進,破士才可進!!。

  雙炮勝雙士,易勝

  雙炮雙相,勝士相全,出將立道,先破士。

  炮高兵有相,勝雙相

  炮雙士和雙兵。

  炮雙士和士兵。

  單炮和炮雙士。

  炮單士相和高兵,用兵控制相可和。

  炮低兵和士相全。

  炮士相和士相全。

  炮雙士勝相雙士,先設法吃,在吃兵。

  炮高兵勝雙相,左兵右帥。

  炮高兵相勝單炮,設法換炮勝。

  炮士高兵勝馬單士,設法白吃士。

  炮兵士雙相,勝單缺士,藉助帥力,白吃士,抓相露帥。

  泡單士和高兵,防:針對攻擊方,單士的弱點。

  炮士象和雙相。

  泡雙士和兵士,黑將士注意保護,用兵走閒。

  車類

  車勝單缺士,先吃士,在吃相,各個擊破。

  車勝單缺相,先吃相,在吃士。

  車勝單馬士兵,充分的利用將困馬。

  車勝單馬士象,先設法吃士,再吃象,再吃馬。。

  車勝單炮士象,同上。

  車和士象全,如位置不正可巧勝。

  單車勝馬雙士,關鍵把***到,無士一邊,用抓馬吃士。

  單車和馬雙象,馬當象佔中,一相河頭,一象河邊。

  單車和炮雙象,如果中象與河頭象相連,炮佔中難和。取勝方法,把將趕到2路,車佔中騎河抓相。

  一車和雙馬,守和,雙馬在中線連環。

  一車和雙炮,守和,一炮在帥後,一炮走閒。

  一車破一排三兵,將佔中,車借將吃兵,趕兵到2或8路。

  車勝雙士。比較容易勝。

  車兵和炮士象全,守和,士象正,炮在低線與雙象分開。

  馬兵類

  馬兵和士象全,注意馬在3線,和七線偷襲。

  馬低兵必勝單象士,有難度需要認真對待。

  馬底兵和單炮,炮在中,避開紅馬抽將吃泡,可和。

  馬底兵勝馬,因為馬不能像炮一樣走直,容易勝。

  馬高兵勝炮單仕,馬在八橫三,或七可勝。

  馬底兵勝炮單象,逼象歸邊,馬中路困將。

  馬兵和炮雙相,炮憋馬腳,利用雙象走閒。

  馬雙兵和單馬士象全。

  馬雙兵和單炮士象全,用炮換兵,成馬兵難勝士象全。

  炮兵類

  炮高兵勝雙士,帥佔中,炮兵聯攻。

  炮低兵和雙士,以將制兵,使帥兵無法同一側,兵帥佔4或6路,可勝。

  炮高兵勝單象,高兵與黑相同側前進,左兵右帥,雙塞象。

  炮低兵和單象,守和,兵塞象眼,飛邊象,將走閒,兵中退象。

  炮低兵巧勝單象,針對將高位,逼象飛邊線,炮飛另一側。

  炮高兵和雙象,守和,象飛兵同側,炮打象不吃!。

  炮高兵單象勝雙象,帥兵兩肋控制,炮象中路抽攻。

  炮高兵和單士象,守和士象要密切注視帥兵運用。

  炮高兵巧勝單士象,士在高路,用炮控制中路,兵困象。

  炮低兵和單士象,守和,士中隨機應變,象不飛中,落低。

  炮高兵和單缺象,以炮困象,以兵制士,以帥助攻,逼黑落羊角士,帥鎮中,兵縮將門,炮沉低。可巧勝

  。

  炮高兵單缺士必勝士象全。

  取勝方法如下:。

  1:兵不可輕易前進,等待白吃士象。

  2:用兵換雙象,成炮勝雙士的局面。

  3:利用主帥困將士,再聯合攻士,破士取勝。

  4:帥控將門,炮鎮口頭,兵從另側挺進。威脅士象逼將出宮到2路,用炮聯和破士。

  5:士調到與將同線的士角,擺好中象!主帥調到與士同線的低宮。等中士離開,用兵換雙象。

  6:士替兵牽住黑羊角士,再運兵到羊角士旁的平線,牽士,炮鎮中,逼將出宮,用紅帥連線對方將士。破雙士勝。

  車兵類

  車低兵勝單車,黑將趕走中路,然後換車。

  車低兵和單車,守和:黑佔中線,不離開可和。

  車高兵和單士象:守和:以車蔗頭保士,以仕蔗頭保宮心。

  車低兵單士和車單士,守和:單車保士,稱單車保肋,即車在士角護將,士在另一羊角,且紅兵在一側,使兵不能佔中。

  2:太公坐騎:士在將底,車沿將門走閒著。

  3:攻:黑士在將頂,與黑車換車,用帥困將士,兵佔中。

  車高兵勝馬士象全:

  1:設法以兵換雙象。成單車勝馬雙士的局面。

  2:在馬不合位的情況下,以兵換雙士,成單車巧勝馬雙象的局面。

  3:以兵換一士一象,成單車勝馬單士象的局面。

  注意不能讓黑馬換紅兵成和。

  車低兵勝馬士象全,抓住黑象不能高飛的弱點,棄兵換士。車運用聽著勝。

  車低兵和炮士象全。

  炮雙兵類

  結論:

  三和:1:馬雙兵和馬士象全***含炮***

  2:炮雙兵和炮士象全***含馬***

  3:車雙兵和車士象全。

  三不和:

  1:車馬雙兵勝車馬士象全***含炮***。

  2:車炮雙兵勝車炮士象全***含馬***。

  3:馬炮雙兵勝馬炮士象全。

  馬雙兵和馬士象全,守和:中兵位置是馬最佳防守位置。

  馬炮類

  馬炮勝士象全:不要用馬或炮換士。要個個擊破。

  馬炮士象全勝馬士象全:避免換子,設法吃士象。

  馬炮士象全和炮士象全,人們常說炮和馬不和,即是指馬炮士象全勝馬士象全,和炮士象全,守和:炮在將前,

  蔗護攔換。

  車雙兵類:

  車雙兵和車士象全:守和:黑車在三橫線才能守和。

  車雙兵士象全和車士象全:黑在第3條橫線,象不能飛中,注意飛象做應著。

  車兵類

  車兵象勝車單士:用象頂中,車換車,禁將。

  車兵和車單士:注意:士在將上可巧勝,六 四路。

  車兵和車單象:守和:黑車佔中,象在兵那邊底線,如象在另一邊可巧勝。

  馬炮雙兵士象全勝馬炮士象全:

  紅方避免子力交換,防止黑方以馬換炮,或以馬換雙兵。

  運子取勢,步步緊逼,破其雙士,雙兵開九宮。

  馬炮雙兵單仕象滲馬炮士象全:破士可能!用兵~!!。。

  雙車類

  雙車和車士象全:車在三路橫線,雙象在中線。或平士角換車。

  雙車和車炮雙士:守和:炮守將旁,用車走應著,雙車難與取勝。

  雙車勝車馬雙士:

  以下三個情況能夠勝。

  1:換車,形成車勝馬雙士的局面。

  2:利用主帥協助進攻,使黑車難以兼顧左右。

  3:紅雙車聯合抓死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