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裡關羽有一處千里走單騎的章節,那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講了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公元200年,曹操派遣手下大將劉岱和王忠倆人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岱和王忠不敵劉備,曹軍以失敗告終。曹操得知後,決定親自率兵前去討伐劉備。劉備難敵曹操的攻擊,兵敗而逃。劉備下屬關羽被曹操所擒獲,不得不投身到曹操的軍營。

  曹操早已聽聞關羽的威名,便獎賞了給了關羽大量的物品,並任命關羽為偏將軍。袁紹和曹操在白馬作戰時,曹操親自率領張遼和關羽前去迎戰。顏良是袁紹軍營中勇猛的將士,關羽騎著馬在千軍萬馬中將顏良的頭顱割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官員,袁紹軍營中沒有一位敢出來與關羽抗衡的將士。隨後,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早已得知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不想讓關羽前去劉備軍營,曾以各種方法挽留關羽,但是關羽依然不為所動。曹操曾經派遣張遼前去打探關羽的心意,關羽告訴張遼說,曹操對他很好,但是自己已經承受劉備的厚愛在先,恐怕要辜負曹操的美意了。關羽隨即告訴張遼說,等到幫助曹操立下大功之時,自己便會離開曹營,前去劉備隊伍。張遼將關羽的心意秉明曹操後,曹操反而大肆賞賜關羽。面對曹操的執意挽留,關羽留下一封書信便離開了曹營。曹操手下大將勸告曹操殺掉關羽,但是曹操認為能人志士,各為其主,這不能成為殺害關羽的理由。這件故事流傳到後世,百姓稱為“千里走單騎”。

  關羽千里走單騎真的嗎

  歷史上關羽確實千里走單騎過,但是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因為曹操並沒有派兵追趕或者阻攔關羽的離去。關羽千里走單騎尋劉備是真的,但是這裡千里之行是路途風順的。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關羽確實投降過曹操,而且從曹操那裡安全離開。

  曹操攻打劉備,是因為劉備投靠曹操在先,但是劉備奉曹操之命攔截袁術的時候,劉備趁機殺了徐州刺史車胄,然後讓關羽守下邳、領徐州。所以曹操後來攻打劉備,劉備敗逃,關羽戰敗被擒,此後就有了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了。關羽在歷史上確實和張遼一起解過白馬之圍,並斬顏良與萬軍之中,而且因此被封為漢壽亭侯。立下功勞後,曹操知道關羽即將離去,想用賞賜留住關羽,但是關羽最後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身邊的人想追殺關羽,但是曹操認為各事其主還是讓關羽走吧,這就是歷史上的千里走單騎。

  歷史上關羽是一個講義氣的人,沒有因為曹操的賞賜和禮待而背叛劉備,這是後世無比敬仰他的原因之一。關羽為人忠勇,被歷代朝廷推崇和褒獎封賜,《三國演義》中關羽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首,所以在人們心目中可能武力軍事貢獻並不是衡量一個偉大與否的標準,而是關羽的品質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關羽是怎麼樣的人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他武功蓋世,智勇雙全,且義薄雲天,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主義定位。

  然而縱使被稱作關聖大帝,在歷史上,關羽也只不過是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必定有其不夠完美的一面,關羽的缺點就在於自視甚高,剛愎自用,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屬於在職場中有人際交往障礙的一類人,順風順水時固然春風得意,可一旦面臨困境,則很難有人對其伸出援手。

  眾所周知,關羽中年遭遇了敗走麥城的“滑鐵盧戰役”,只這一次重大的失敗,便將他引向了死亡的歸途。當初劉備千辛萬苦取得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出於信任,將守土重則交於他的結拜兄弟關羽,關羽卻狂妄自大,忘了驕兵必敗的古訓,竟不設城防,顧自出兵攻打曹軍駐守的襄樊地區,結果被孫權的東吳大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致使來之不易的荊州三郡相繼失陷。

  縱橫疆場多年的一代戰神遭遇如此慘敗,其內心的挫敗感可想而知。敗走麥城的一路上,孫權派呂蒙暗中施計,擾亂蜀軍軍心。關平差廖化前去求援,然而平日為人狂傲的關羽從不屑於搞好人際關係,此刻別人樂得隔岸觀火,哪肯前來救助。關羽最終決定孤注一擲,率部自麥城北門突圍。這個過於衝動的決定,最終為他招來了滅頂之災。

  逃亡路上,屢次遭東吳大軍埋伏截殺,關羽所部傷亡慘重,關羽父子力戰不屈,最終被俘。孫權勸降未果,下令處死,關羽父子雙雙被推出營門外,於臨沮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