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將領裴仁基生平簡介

  裴仁基,字德本,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鳳之孫,上儀同裴定之子 ,隋朝末年將領。王世充稱帝后,裴仁基和宇文儒童等謀刺王世充,事情洩露,裴仁基與兒子裴行儼等被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裴仁基生平簡介

  越級提拔

  裴仁基年少時就很驍勇,善於騎馬射箭。開皇初年***581年***,擔任隋文帝楊堅的侍衛。

  開皇九年***5******,在隋朝消滅陳朝的戰役中,裴仁基衝鋒陷陣,因功被授任為儀同,賜縑彩一千段。後來裴仁基以儀同的身份兼任漢王楊諒王府的侍衛。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他的次子隋煬帝楊廣繼位。隋文帝第五子漢王楊諒因不滿隋煬帝繼位,於是舉兵謀反。裴仁基苦苦勸諫楊諒不要謀反,楊諒大怒,把他關進牢裡。不久,楊諒謀反失敗,隋煬帝誇獎裴仁基,越級提拔他擔任護軍。

  據守虎牢

  數年之後,裴仁基改任武賁郎將,跟隨將軍李景在黔安討伐反叛的蠻賊向思多,因戰功升任銀青光祿大夫,賜奴婢百人,絹五百匹。裴仁基又在張掖打敗吐谷渾,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斬殺、俘虜進犯的靺鞨,被授任為左光祿大夫。跟隨隋煬帝征討高麗,升任光祿大夫。

  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煬帝巡幸江都

  ,當時瓦崗寨首領李密佔據洛口。朝廷命令裴仁基為河南道討捕大使,據守虎牢以抵抗李密。

  十月,滎陽通守張須陀被李密所殺,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每次與李密作戰,都殺死俘虜李密的不少人馬。

  投靠李密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當時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士兵有功也不被記錄獎賞。裴仁基見強敵在前,部隊疲勞,因此所得的軍用物資,全部賞賜給士卒。監軍御史蕭懷靜反對這樣做,士卒們都怨恨蕭懷靜。蕭懷靜又屢次蒐羅裴仁基的過失上奏彈劾他。在洛口倉城之戰時,裴仁基誤期未到,他聽說劉長恭等人被打敗,懼怕李密而不敢前進,就屯兵在百花谷,加固營壘自守,但又害怕被朝廷治罪。李密知道裴仁基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就派人勸說他投降,並以厚利來誘惑他。賈閏甫勸裴仁基投降李密,裴仁基說:“蕭御史怎麼辦?”賈閏甫說:“蕭君就象棲身在樹枝上的雞,如果他不知道隨機應變,就在於您的一刀了。”裴仁基採納了賈閏甫的建議,派他去向李密請降。李密大喜,任命賈閏甫為元帥府司兵參軍,兼任直記室事,派他回去向裴仁基覆命,並帶給裴仁基書信,對他表示撫慰,接受他的歸附。裴仁基退回仍駐軍虎牢。蕭懷靜祕密上表奏報此事,裴仁基知道後,就殺死蕭懷靜,率領他的部眾以虎牢城向李密投降。李密封裴仁基為上柱國、河東郡公;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驍勇善戰,李密也封他為上柱國、絳郡公。

  四月十三日,李密派裴仁基與孟讓率兵二萬多人***《舊唐書》作三萬多人***襲擊並攻取回洛倉,乘勝攻進洛陽,燒燬天津橋,縱兵大肆搶劫。洛陽隋軍乘混亂的機會出兵反攻,裴仁基等人大敗逃走,退保鞏縣。

  十一月初九日,王世充與李密在石子河兩岸列陣,李密陣列南北長十餘里,翟讓先和王世充交戰,不勝而退。王世充追擊翟讓,王伯當與裴仁基從旁橫斷隋軍的後路,李密統率中軍進擊王世充,王世充大敗,向西逃走。

  兵敗被俘

  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因洛陽糧盡,率領全部兵馬到偃師,與李密決戰。李密向諸將詢問計策,裴仁基回答說:“王世充全部精銳部隊都帶來了,洛陽必定空虛,可以分派軍隊守住各重要通道,讓他無法東進,我們再挑選三萬精兵,沿黃河西進,以逼近洛陽。如果王世充退回,我們就按兵不動;如果王世充再次進軍,我們就又逼近洛陽。這樣,我方可以有充裕的體力,而敵方則疲於奔命。兵法上所說的對方出戰我退回,對方退回我出戰,多次挑戰使敵人疲勞,使用這策略迷惑敵人。”李密說:“裴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洛陽的軍隊有三方面難以抵擋,器械精良是其一,為了決戰而來是其二,糧食吃完而戰是其三。我方按兵不動蓄積力量而尋求敵人的弱點,對方求戰而找不到機會,想走又無退路,不超過十天,王世充的人頭可以懸掛在我的軍旗之下。”單雄信等將領輕視王世充,都請求出戰,裴仁基苦苦勸阻而不能阻止。李密難以違背諸將們的請求,於是與王世充決戰,結果瓦崗軍大敗,裴仁基父子被王世充俘虜。

  謀反遭殺

  裴仁基父子被俘後,王世充因他們父子都是驍將,很是禮遇他們,把兄長的女兒嫁給裴行儼。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王世充稱帝,任命裴仁基為禮部尚書,裴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每有攻戰,都所向披靡,號稱“萬人敵”。王世充忌憚裴行儼的威名,對他很有些防範和猜忌。裴仁基知道王世充的意思,心中很是不安。同年五月,裴仁基與兒子裴行儼、尚書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陳謙、祕書丞崔德本等數十人謀反。裴仁基命陳謙在給王世充進食時,拿匕首劫持王世充,命裴行儼率兵在臺階下接應。等大局已定,就復立越王楊侗為皇帝,並輔佐他。事變將要開始時,將軍張童仁得知他們謀劃,便向王世充告發他們,王世充將裴仁基等人全部殺死

  ,並滅他們的三族。

  洛陽平定之後,羅士信感念裴仁基的知遇之恩,於是自己出資將其收斂,安葬在洛陽的北邙山。

  唐武德年間***618年—626年***,裴仁基因兒子裴行儉的功勳,被追贈為原州都督,賜諡號忠。

  裴仁基與裴元慶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將領,字德本,河東郡人***今天在山西***是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風的孫子,父親是裴定。裴元慶是《說唐》中的人物,在歷史中的人物原型是裴行儼,是裴仁基的兒子。

  裴元慶在《說唐》、《興唐傳》等書中,是隋唐第三條好漢,是裴仁基的第三個兒子,裴元紹和裴元福的弟弟,裴元慶的姐姐嫁給書中的另一個英雄程咬金。裴元慶因為是隋唐英雄裡唯一一個能接下李元霸三錘的人,所以揚名江湖。在《說唐》這本書中,裴元慶被燒死在慶墜山,在《興唐傳》中被孽世雄殺死。

  裴仁基少年時期就英勇非凡,善於騎射,曾擔任隋文帝的侍衛。裴仁基和兒子裴元慶曾經都是隋朝大將張須陀的部下,因為張須陀在大海寺戰役中了埋伏戰死了,被李密打敗,所以裴仁基帶著兒子投靠了瓦崗軍。

  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王世充和李密決戰。裴仁基建議用洛陽來牽制王世充,使其的軍隊奔波疲勞,我軍便可打敗王世充,還可減少我軍的傷亡。但是李密覺得裴仁基的建議太過片面,結果同意單雄信等人的請求讓其出戰,最終被王世充打敗,裴仁基父子都被俘虜。

  王世充對裴仁基父子很好,將自己兄長的女兒嫁給了裴行儼,裴行儼在王世充那裡為其衝鋒陷陣,英勇無比,人稱“萬人敵”,在三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王世充對其越來越忌憚,這時候,裴仁基便和一夥人約定謀反,誰知訊息走漏,被王世充先下手為強,還滅了裴仁基的三族。

  唐武德年間,裴行儼因功績卓越,被追贈為原州都督,賞賜諡號忠。

  裴仁基怎麼死的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將領,字德本,河東人***今天在陝西永濟***,具體出生於哪一年不詳。裴仁基年輕的時候就很擅長騎射,隋文帝時期被任命為青衛。在隋朝滅陳的戰役中,裴仁基衝鋒陷陣,立下戰功,被封為儀同。後投靠瓦崗軍李密,敗於王世充,又企圖劫持王世充,後訊息走漏,被王世充殺死。

  裴仁基本是出身官宦世家,滅陳戰役後,裴仁基又參加征戰高麗的戰爭,被封為光祿大夫。隋朝末年,全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隋煬帝到江都避難,瓦崗軍首領李密佔領洛陽,氣候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又在滎陽大戰中獲勝,瓦崗軍名聲大震,這時候裴仁基被任命為河南道討捕大使,在虎牢搭檔李密的大軍,因為和裴仁基共同守衛洛陽的將領劉長恭被李密打敗,所以裴仁基不敢和李密交戰,採取守城的戰略,但是裴仁基又擔心自己的手下肖懷靜會跟朝廷彈劾自己,碰巧那時候李密派人來勸降,裴仁基便帶著他的兒子裴行儼***就是各大演義中裴元慶的原型人物***投靠了瓦崗軍。

  李密很是敬重裴仁基父子的勇猛,封他們為上柱國、河東公,裴仁基父子在李密那裡也是建立了不少功勳。后王世充來和李密決戰,裴仁基推薦的建議沒有被李密採納,瓦崗軍過分輕敵,導致全軍覆沒。裴仁基父子也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勸降裴仁基父子,裴仁基父子又在王世充軍中效力,其子裴行儼在三軍中威望極高,被稱為“萬人敵”,父子二人的勢頭被王世充忌憚,這時候,裴仁基便想挾持王世充而改立越王為皇帝,不料訊息走漏,公元619年,王世充便將父子二人全部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