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名人成長故事

  無論哪行哪業,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進,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莫泊桑的光榮與左拉的友誼

  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巨匠”,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去世時,愛彌爾·左拉致悼詞,並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永垂不朽,將是“未來的學生們作為無懈可擊的完美典範口口相傳”的作品。

  1893年7月6日,經過長時間與病魔的抗爭,43歲的莫泊桑與世長辭了。法國文學界一顆璀璨的明星就這樣殞落了。在他的葬禮上,當時法國著名作家左拉作了著名的《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對他的文學創作作了很高的評價。

  在莫泊桑的文學之路上,除了母親這個領路人之外,還有兩個對他影響至深的人。一個是著名作家福樓拜,另一個就是著名作家左拉。

  和左拉的認識,是莫泊桑文學創作的真正開始。左拉既是莫泊桑的老師,又是他的兄長、朋友兼戰友,這種關係的形成始於1879年他們在梅塘別墅的文學聚會。當時,一群作家聚集在左拉周圍,結成了自然主義的“梅塘集團”。這個集團共有6位作家:保爾·阿萊克西、昂利·塞阿、萊昂·埃尼克、於斯曼,以及莫泊桑和左拉。他們商定每人以普法戰爭為背景各寫一篇中短篇小說,於1880年結集出版,取名《梅塘之夜》。這部小說集被看成是這個文學集團的自然主義運動宣言。

  在這部小說集中,最著名也最為文學史所稱道的就是莫泊桑創作的《羊脂球》,這既是他的成名作,同時也是他公開發表的第一篇重要的小說。這篇小說奠定了莫泊桑在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左拉稱讚這部短篇小說是一部“傑作”,是一部“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決定意義的作品”,因為它使莫泊桑得以“躋身於大師的行列”。這樣的評價是不為過的。

  作為莫泊桑的“戰友、兄長、朋友”,左拉對莫泊桑的創作成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初左拉初識莫泊桑時,並“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會有才氣”。梅塘別墅的文學沙龍中,起初也沒有人注意到莫泊桑。當沙龍成員決定就普法戰爭每個人講一個故事然後寫成短篇小說時,莫泊桑的故事同樣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左拉卻並不因此就看輕莫泊桑,他仍然履行自己的諾言,等待莫泊桑寫出作品後一起發表。

  《羊脂球》使莫泊桑一夜成名,也從此開啟了莫泊桑文學創作的新時代。

  從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間,他創作了300多箇中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3部遊記和大量的評論文章。可以說,如果沒有左拉偉大的友誼,也就不會有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左拉當時在法國文壇的顯赫地位,他能提攜莫泊桑這樣名不見經傳、才不過常人的年輕後進,足見其人格之高尚。他評價莫泊桑的創作時說:“他高產,穩產,顯示出爐火純青的功力,令我驚歎。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源源而出,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湛絕妙,令人歎為觀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開啟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視窗。

  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在莫泊桑逝世後,左拉深感痛心,他說:“如果他活著,毫無疑問,他還可以把這個數字擴大三倍,他一個人的作品就可以擺滿一個書架。”他堅信莫泊桑的作品可以傳世,能夠被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範”,他認為“這就是莫泊桑光榮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堅實的光榮”。

  2:加拿大四肢全無女子琳賽·希爾頓成健身明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30歲女子琳賽·希爾頓***Lindsay Hilton***沒有四肢卻成了健身界的明星。視訊在短短一個月內獲得了648萬的點選量和5700多留言,她不向命運屈服的事蹟激勵了很多人。

  30歲的琳賽·希爾頓***Lindsay Hilton***沒有四肢卻成了健身界的明星。最近,一段她做高難度Crossfit健身操的視訊走紅網路,網友紛紛感嘆於這個不向命運屈服的女孩。

  希爾頓從出生時就無手無腳,但她並沒有放棄享受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她從高中時,她就克服身體缺陷成了一名橄欖球運動員。

  希爾頓說:“我有一個很幸福的童年,有很棒的教練和老師,他們總是幫助我訓練,並且鼓勵我勇於接受挑戰。”

  2015年九月,在贏得了一場高難度的波比操比賽之後,希爾頓免費加入了Crossfit健身操俱樂部。自此希爾頓開始將舉重、有氧運動等和Crossfit健身操結合起來。

  波比結合了深蹲,和俯臥撐、伏地挺身等動作,被稱作最高效的鍛鍊之一。而希爾頓一分鐘可以完成34套完整的博比動作。

  在最近的一段訓練視訊中,希爾頓在吊鉤和尼龍搭扣帶的幫助下,用肩部扛起了一個啞鈴。她還完成了舉重等高難度的動作。該視訊在網上走紅,觀看人數超過600多萬次,5600多名網友留下了評論。

  希爾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並沒有想激勵別人,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日常鍛鍊。她表示一直以來她都是這樣做的,她從來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有任何不同。

  這是希爾頓和橄欖球,她說:“因為我跟別人一樣生活,所以我並沒有感覺的自己有什麼跟其他人不一樣。”

  希爾頓說過,在她的健身中也有完不成的動作,但她的態度就是盡全力去做。她的生活態度深深感動著無數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堅持呢?

  3:作出決斷的,是一個人!

  美國總統林肯,在他上任後不久,有一次將六個幕僚召集在一起開會。林肯提出了一個重要法案,而幕僚們的看法並不統一,於是七個人便熱烈地爭論起來。林肯在仔細聽取其他六個人的意見後,仍感到自己是正確的。在最後決策的時候,六個幕僚一致反對林肯的意見,但林肯仍固執己見,他說:“雖然只有我一個人贊成但我仍要宣佈,這個法案通過了。”

  表面上看,林肯這種忽視多數人意見的做法似乎過於獨斷專行。其實,林肯已經仔細地瞭解了其他六個人的看法並經過深思熟慮,認定自己的方案最為合理。而其他六個人持反對意見,只是一個條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方案。既然如此,自然應該力排眾議,堅持己見。因為,所謂討論,無非就是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選擇出一個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對的,那還有什麼猶豫的呢?

  在企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新的意見和想法一經提出,必定會有反對者。其中有對新意見不甚瞭解的人,也有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一片反對聲中,領導者猶如鶴立雞群,限於孤立之境。這種時候,領導者不要害怕孤立。對於不瞭解的人,要懷著熱忱,耐心地向他說明道理,使反對者變成贊成者。對於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任你怎麼說,恐怕他們也不會接受,那麼,就乾脆不要寄希望於他的贊同。

  重要的是你的提議和決策是對的,只要真理在握,就應堅決地貫徹下去。

  決斷,是不能由多數人來作出的。多數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作出決斷的,是一個人。

  

的人還:

1.外國名人勵志故事

2.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大全

3.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8篇

4.有關國外名人的小故事8篇

5.國外名人勵志小故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