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人物油畫孤獨

  抽象油畫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小編整理了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展示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關於抽象油畫的由來

  在西方的架上抽象藝術概念傳進中國之前,中國歷史的文字記載中一直沒有出現過“抽象”兩個字,抽象兩個字的漢字翻譯是從日本轉過來的。在中國文字歷史上,有意、象、意象和超象***超以象外,司空圖語***的詞義和抽象最接近。意可以解釋為意境、意思、意念、意想等,象是“兩儀生四象”、“大象無形“的象,意象是物象、表象、心象和語象合成的有機統一系統。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詞,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貼切於“抽象”。但是,100年以來,進入中國文化語系的“抽象”一詞的概念早已確立,後來者已經沒有必要來改變這樣一個既定事實。

  關於抽象油畫歷史

  抽象藝術不是20世紀才發明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未允許對人的描繪,但結果開發了高標準的裝藝術。書法也是非比喻的藝術形式。在攝影未普及的時候,有些藝術家譬如詹姆斯·麥克尼·惠斯勒已經很重視視覺多於對物件的描繪。惠斯勒堅信藝術要跟顏色和諧協調,正如音樂要跟聲音和諧協調。惠斯勒的畫“黑與金的小夜曲-下跌的火箭”***1874***標誌著邁向抽象藝術的重要一步。最新藝術家譬如瓦西里·康丁斯基爭辯說現代科學應付了動態力量,顯露事情藏在字內的最後精神。藝術應該在視覺世界之後顯示精神力量。1911年,康丁斯基、馬勒維奇、宮察洛娃、拉里歐諾夫的作品被認為是第一批完全的抽象畫。[1]

  構成主義***1915***是把立體雕塑和建築抽象化的行動。構成主義者相信藝術家的工作是革命活動,使用機器生產和圖表和攝影通訊方式表達人民的志向。一些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是純淨地抽象的和包括:巴尼特·紐曼,馬克·羅斯科和羅伯特·馬瑟韋爾。歐普藝術***1962***及簡約主義***1965***成了現代的成語。抽象藝術家的作品看似單獨個體而不是運動的一部分。Sean・Scully、約翰・McLaughlin、CallumInnes、羅伯特·純然和YukoShiraishi是當代的抽象畫家。

  關於抽象油畫意義

  繪畫無主題,人們還可以理解,但是繪畫無情緒,就可能難以理解。歷來,藝術表現情緒,是幾乎所有的抽象畫家一致認同的,也是西方表現主義理論家所反覆強調的。在這裡“顛覆”這個觀念,強調抽象藝術不需要個人情緒,理論基礎是接受美學。接受美學的重要論點就是任何藝術是由接受者***讀者、審美者***來最終完成,而不是創作者。由此引申,接受者完全沒有必要跟著創作者情緒和思維走。而且畫家的手和筆一旦離開了畫面,藝術就獨立了。畫家在創作時的一廂情願的“情緒和思想”其實已經被藝術的獨立性所拋棄了。很多畫家是在題目上讓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得以儲存。但是,“無題”作品出來以後,就徹底瓦解了這種“情感”維繫。所以,畫家作畫時的情緒可以是創作的動力或手段,但不應該成為作品的主題或傾向。因為,即使是你自以為是的“情緒傾向”,到了“無題”境界,也已經不受你的控制了。怎麼樣創造獨立的、不同的、豐富的、意味的、個性的作品情緒,而不是讓作品宣洩自己個人的情緒,這是一切當代抽象藝術畫家所必須面對的。

  當繪畫成為生命方式的時候,繪畫是目的。形式就是為了形式而存在,抽象就是為了抽象而存在,這就是抽象畫純粹的目的和意義。

有關圖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