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陝西免費旅遊景點

  五一假期到, 陝西的小夥伴們想好去哪裡了嗎?知道陝西哪些景點免費又好玩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五一陝西免費景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

  陝西曆史博物館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位於陝西西安市內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家級博物館。 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地址: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

  交通:乘坐公交5、19、24、527、710路在【翠華路】站下;

  Tips:每天限量限時發放免費參觀券4000張,遊客憑有效證件領取。平日每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週一照常開放。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由文物展館區、小雁塔以及薦福寺為核心的歷史名勝區、園林遊覽區三部分組成。西安博物院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園林為一體。2007年對外開放。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地址:西安市友誼西路72號

  交通:經過“小雁塔”站的公交線路:18、203、204、218、21、224、29、29、32、407、40、410、46、508、521、700 、707、713、720、遊7、遊8。

  Tips:免費,憑有效證件進入。每週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大雁塔

  大雁塔是著名唐代古建築,可以說是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從天竺取經回來居住譯經之地,塔高六十四米。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又修建了一個也是印度雁塔風格的小塔,為了區別就慈恩寺的叫大雁塔,薦福寺的叫小雁塔。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城南慈恩寺內

  交通:公交5、21、22、23、27、30、41、224、320、401、500、501、527、601、606、609、715路等

  Tips:西安標誌性建築大雁塔,進大慈恩寺50元/人,大雁塔40元/人,在外圍逛逛也是不錯的。

  蓮湖公園

  蓮湖公園建在唐代長安城的“承天門”遺址上。明代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依這裡低窪地勢引水成池,廣種蓮花,故名“蓮花池”。1916年闢為公園,稱“蓮湖公園”,是西安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地址:西安市城內蓮湖路18號

  交通:乘坐10、12、28、102、103、235、301、506、606、702路至蓮湖公園站下車。

  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是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閒旅遊、民俗傳承、藝術展示為一體的開放式城市生態文化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有很多表現唐代社會生活的雕塑,佈置在全園各處,或草坪,或廣場,或山坡,或水濱,甚至在水中。

  地址:西安南郊曲江風景帶

  交通:市內乘坐22、224、212、504路到曲江池排程站***終點***,715路,933路在重陽廣場,609路在曲江遺址公園,下車步行2分鐘即到。

  興慶宮

  我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坐落在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的北邊。興慶宮位於唐都長安外郭城的興慶坊***隆慶坊***,這裡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舊宅。

  地址:西安城牆外東南角的咸寧路

  交通:乘坐教育專線、7、45、228、237、240、351、401、402、408、410、410、512、517、525、607、800、910、602、903路至興慶公園下車即到。

  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餘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

  地址:西安市興善寺西街55號

  交通:乘坐2、26、215、323、521、K605、701、704、716、720、721、722、遊6、遊8***610***等公交在“小寨”站或“長安立交”站下車即到。或乘坐地鐵2號線”小寨“站下車。

  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地址:西安市中心區域

  交通:公交4、7、10、15、18、21、23、31、43、45、201、107、202等路可到達西門,6、9、26、28、33、36、37等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北門,11、12、16、23、26、31等及地鐵二號線可到達南門,8、22、27、29、33、37等路可到達東門。

  Tips:每月15日為西安城牆免費開放日。8日—13日,西安市民可持西安市有效身份證件,在西安城牆景區西門、北門售票處免費領取開放日門票,每人限領取一張。

  陝西地方特色小吃推薦

  陝西招牌特色:牛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亦稱牛羊肉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嚐,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西安餃子宴、秦鎮涼皮、戶縣軟面

  餃子宴是陝西西安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當地最稱的上一絕的莫屬"餃子宴,的得名,它主要是由這種千姿百態的餃子組成的宴賓筵席,故稱之為"西安餃子宴"。是春節,元宵節等各種民俗節日的特色食品之一。

  餃子宴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的一種麵食,餡有葷有素,佐以調料,食之味美。餃子宴是西安餃子館和德髮長餃子館在傳統基礎上發覺創新的一種著名風味宴種。可謂"一餃一格、百餃百味"。

  秦鎮涼皮,分為米皮和麵皮兩大類,米皮是用大米磨漿蒸成,麵皮是用麥面洗漿蒸成。

  相傳有一年陝西戶縣秦鎮一帶大旱,稻穀枯萎,百姓無法向朝廷納供大米,有個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米粉,蒸出米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後大喜,命每天製作食用,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戶縣軟面是陝西很有名氣的一種麵食,麵條寬約兩指,長約兩寸,不薄不厚,冒著熱氣,散著幽香,用白顏色的大老碗盛著。一筷子麵條進嘴,軟軟的、滑滑的、筋筋的、粘粘的、潤潤的、滿滿的、噴香的感覺通過你的味覺、嗅覺讓你感到活得充實和滋潤。

  寶雞西府扯麵、岐山擀麵皮、臊子面

  扯麵是陝西和山西的傳統麵食,已有3000年曆史。以寶雞的西府扯麵最為正宗,為中華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麵粉、雞蛋、菠菜、紅蘿蔔、調味品、臊***sào***子等。扯麵主要流行於陝西、山西以及甘肅的徽縣、兩當、成縣。

  擀麵皮是陝西地區特有的漢族名小吃,尤以西府寶雞地區為最佳,寶雞岐山擀麵皮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岐山擀麵皮則是先擀成面,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於米麵皮的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

  臊子面又名“蛟湯麵”,典出定居於岐山的周文王揮劍斬蛟龍的故事。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寫詩稱讚:“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

  咸陽彬縣御面、乾縣鍋盔、咸陽花饃

  彬縣御面是陝西彬縣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於涼皮的麵粉特製食品。以其製作方法稱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為“玉面”,以其為宮中貢品而稱為“御面”。

  乾縣鍋盔是陝西省獨特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幹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飢,耐貯,攜帶方便。

  相傳,當年修築乾陵***即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時,動員了眾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飯問題供應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麵粉製成餅坯,放在頭盔裡在火上烤熟而食,這種餅不但味道香酥,而且還便於貯存,被當地民間運用。因為餅是以頭盔代鍋而制,故名鍋盔。

  咸陽花饃又稱麵塑藝術,是咸陽地區一絕,它是關中地區漢族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的一個瑰寶,在農村流傳至今有千年之餘,除了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同時也是研究咸陽民間歷史、民俗、雕塑、美學的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