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有一老人打一成語

  成語是人類智慧與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與結晶。,你們知道答案嗎?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答案啦,歡迎大家學習。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的詞語解析

  yuè xià lǎo rén

  [釋義] 神話傳說中主管人間婚姻的神。後來指媒人的代稱。

  [語出] 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記載;韋固年輕時路過宋城;在月光下見一老人倚囊翻書。韋固問看什麼書;他說是天下人的婚姻簿;並說囊中有“赤繩”;暗系在男女雙方的腳上;使他們成為夫婦。《老張的哲學》第二十八:“老龍怎麼也不肯寫婚書!他也有他的理由;他們信教的不供神;和不供子孫娘娘;月下老人一樣!”

  [正音] 月;不能讀作“yuē”。

  [辨形] 老;不能寫作“姥”。

  [近義] 媒妁之言 天配良緣

  [用法] 多指媒人。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成語故事]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裡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式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在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裡抱的小女還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以找到滿意的物件,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沒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說:“為什麼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陳氏抱著他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說:“那保母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意,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各式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婦兩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

  不久這件事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月下老人造句

  1. 有情人多麼希望月下老人能給他們一條“紅繩”得以結良緣。

  2. 他們相信這段姻緣是月下老人促成的,所以婚後特地來這間廟裡還願。

  3. 許多未婚男女到廟裡祈求月下老人賜給美好姻緣。

  4. 他們請了經理來當月下老人,撮合了這樁婚事。

  5. 婚姻介紹所”是現代社會的月下老人,幫助人們結成伴侶共同生活。

  6. 許多未婚男女到廟裡祈求月下老人賜給美好姻緣。

  7. 多虧了你這個月下老人,他們才能終成眷屬。

  8. 他們多麼希望月下老人能給他們一條“紅繩”以結良緣啊!

  9. 彼得扮演提姆和我的月下老人,安排我們在舞會上見面。

  10. 月下老人。祝福他們白頭偕老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