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朝鮮歷史仁顯皇后

  仁顯王后***1667年-1701年***,驪興閔氏,名不詳,朝鮮王朝肅宗國王時朝臣閔維重與繼室恩津宋氏之次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仁顯王后***1667年-1701年***,驪興閔氏,名不詳,朝鮮王朝肅宗國王時朝臣閔維重與繼室恩津宋氏之次女。朝鮮王朝肅宗李焞的第二任王妃。諡號仁顯,全稱孝敬淑聖莊純元化懿烈貞穆仁顯王后。

  仁顯王后閔氏曾被肅宗逐出王宮,五年後又傳奇的再度復位。她與張禧嬪以及肅宗的故事一直是朝鮮後宮歷史的傳奇之談。

  1701年,閔氏因病去世,年35歲,諡號仁顯。

  雖然正史對仁顯王后的描述有限,但此後問世的《仁顯王后傳》、《謝氏南征記》等野史小說卻將仁顯王后的故事大加描繪並流傳甚廣。小說將仁顯王后塑造為儒教理念中的模範之妻,生動地演繹了她蒙冤、離宮、獨居最後苦盡甘來的故事。

  仁顯王后及其情敵張禧嬪也由此以兩極的形象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生平

  仁顯王后閔氏,本貫驪興閔氏,生於朝鮮顯宗八年***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月二十三日***農曆***,出身書香門第。祖父閔光勳是朝鮮仁祖時期著名的才子,外祖父宋浚吉為朝鮮孝宗時期的領議政大臣,多有親故***後被肅宗追諡為東國十八賢***,父親驪陽府院君閔維重亦為朝中重臣。

  肅宗六年***1680年***,肅宗原配仁敬王后不幸辭世。七年***1681年***五月,在當時執政的西人派及肅宗之母明聖王后的支援下,年僅十五歲的閔氏***虛齡,實為十四周歲***被立為肅宗之繼妃。

  然而令閔氏及整個王室甚為苦惱的是其入宮多年未有子嗣,肅宗原就為顯宗獨子,而今即位多年仍無後嗣更被認為"不利國本",閔氏因此處境尷尬。肅宗原有寵妾張氏,原為宮中侍女,但深得肅宗寵愛,後因觸怒明聖王后,於仁敬王后離世後被趕出宮。肅宗九年,明聖王后升遐,仁顯王后為使王室有後遂提出接返張氏回宮,並得到莊烈王后的支援。

  張氏回宮後再度贏得肅宗寵愛,先封淑媛,又升昭儀。肅宗十五***1689***年,張氏被封為正一品"禧嬪",已是與王妃之位只差一步。後肅宗聽信禧嬪之言,不顧西人黨的強烈反對,以儒家"七出"之"善妒"的名義廢掉閔氏的王妃之位,將其與另一宮人金貴人趕出宮外,並冊封張氏為王妃,其子李昀為王世子。其後閔氏一直居於京郊感古堂。

  幾年後,由於肅宗厭惡張氏攬權專寵,便有意予閔氏復位,對西人黨領袖金春澤發起的"閔妃重定運動"給予暗中支援。張氏遂意圖謀害廢后,被肅宗識破,盡剪其黨羽。肅宗二十年***1694年***六月,肅宗迎接閔氏回宮並重立為妃,貶張氏為嬪,夫妻和好如初。張氏對此甚為不滿。

  七年後***1701年***,仁顯王后病危,不久於昌慶宮景春殿因病去世,年35歲,諡號仁顯,全稱孝敬淑聖莊純元化懿烈貞穆仁顯王后。及肅宗去世,肅宗與仁顯王后合葬,其墓地稱為"明陵"。

  仁顯王后病危期間,張氏曾請巫師作法意欲謀害王妃,結果被肅宗察覺,雖有世子為母求情及眾多士官大夫反對,仍廢為張氏為庶人並賜毒藥將其鴆殺。

  肅宗事後思之,深感悔然,於二十七年十月七日***1701年***下旨,"自今著為邦家之典,不得以嬪御登后妃。"希望後世子孫不要以妾為妻,以免後宮懷有奪嫡之心。

  歷史評價

  在朝鮮王朝的歷史中,肅宗之妻仁顯王后是最有名的一位,關於她的正史和野史是非常多的,在書中對仁顯王后歷史評價是非常高的,幾乎都是稱讚仁顯王后的大度與賢德的,其中,最著重評價的是其對待張禧嬪的態度上,充分展示了一個書香世家子女的大氣與沉穩,關於她的故事也是流傳至今。

  在史料中,對於仁顯王后的評價並不是很多,在正史中,對仁顯王后的評價頗高,尤其是被廢之後的隱忍與被重新接回宮之後的大度,都被編寫正史的史學家們稱作是“賢妃”,尤其是對其被廢之後的所作所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野史中,關於這位王后的評價就多了,關於其事蹟也描述了很多,尤其是其與張禧嬪之間的恩怨是非描述的非常多。在描述其事蹟時,不少的野史都是傾向於仁顯王后的,他們幾乎將這位皇后當做是賢妻的典範,讚揚居多,尤其是對其大氣與隱忍的描寫,更是著重體現了這些人對於王后的一種尊敬與愛戴。

  總而言之,無論是正史的隻言片語,還是野史的頻頻提及,都對仁顯王后歷史評價很高,將其當做了古代賢妻的典範,甚至有的野史中,將其美化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物,面對任何的汙衊和不信任,都能夠從容以對的聖人,雖略有誇張,但是整體評價很高,也足以見到仁顯王后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的人還:

1.韓國曆史人物張禧嬪介紹

2.智慧的女子散文

3.朝鮮高宗李熙的生平介紹

4.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是誰

5.歷史最厲害的皇帝

6.歷史上多爾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