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歷史的手抄報

  回望歷史,我們無法不直視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無法躲避他們臉上長流的淚。那淚,是一種包含,包含了人生諸多的坎坷,包含了時代留下的痕跡,包含了中華文明蹣跚的腳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圖片的相關手抄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圖片展示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內容

  和顏納諫

  有一天,晏子在退朝後,再進見景公,向景公致禮問說:“君王在朝時,態度是否過分威嚴些了呢?”景公聽了,說:“在朝聽政,態度威嚴,有何妨害於治國理民呢?”

  晏子回答道:“在朝聽政,如果態度過分威嚴,臣下便不敢進言了。臣下不敢進言,在上聽不到諫言,則下情無法上達。為下無言,可以說形同啞巴;居上無聞,可說是形同聾子。臣子無言,君上無聞,這不算妨害國家大事,又算什麼呢?況且,合升斗的微數才能滿倉廩,合絲縷之細微才織成帷幕那麼長的布。泰山雖然很高,卻非一塊石頭而成,是累積無數土石,然後才由卑而高。天下所以治平,也非用一士之言。國君在朝聽政,對臣下的進言,固然有聽受而不採用的情形,但哪有拒而不受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