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運輸飛機是哪架

  呢?讓小編來為您揭開中國最大運輸飛機的真面目。

  中國最大運輸飛機是哪家架?

  自從中國的運-20戰略大型運輸機進入小批量試生產中,一位功臣-運-20的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的去向就成為了一個謎題,大家以為他去主持運-20的加油型和或者轟-20轟炸機去了,但在今天一則好訊息中,我們再度發現了唐長紅院士的身影,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這個好訊息的價值非同一般:中國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蛟龍-600”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相比於一切順利至極,已經進入量產的運-20運輸機和需要國際分工合作的C-919大型客機,AG-600“蛟龍-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就顯得更低調了。不過這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三個大飛機”專案中的一個。這種翼展38.8米大傢伙比我們常見的波音737客機的翼展還要大,比起日本的US-2水上飛機更要長5米多。這使得AG-600水上飛機具備良好的遠海巡航能力,最大航程可達5300公里,從中國沿海機場起飛可以到達中國周邊控制的任意一點,僅這一點能力已經足夠媲美全球任何一款水陸兩棲飛機的了。

  至於什麼一定要運-20大型運輸機的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親自坐鎮AG-600水上飛機的建造專案呢?小編分析有如下幾點:一是這種全球最大的水上飛機設計建造難度比一般飛機要大很多,要保證船身水密性和飛機的氣密性,同時要保證機體構造能夠抗擊海浪的敲擊和海水的腐蝕,這不僅需要大量新材料新技術同時也需要高超的協調技術,回顧整個中航團隊來看唯有運-20的總師才有如此的專案經驗。二是現在AG-600的建造程序實際已經落後預期節點,尤其大分段交付進度有滯後,所以在2015年調入唐總師也是利用其在運-20建造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攻堅決勝信念和不息的幹勁帶動整個團隊。之後,我們可以看到AG-600組裝專案整個大年三十都沒休息!三就是現在同步建造的AG-600的001試飛機和002靜力實驗機,這其中可能會出現諸多變化環節,比如材料問題或者設計問題,由經驗豐富的唐長紅總師帶隊,可以確保這些環節都不會成為總裝的阻礙。總之一點,就是確保在2016年下半年能夠成功首飛。

  現在全世界還在發展大型軍用水陸兩棲飛機的唯有中、日兩國,日本的US-2水上飛機雖然已經外銷印度,不過合同簽訂後日方一直沒有交付,中間原因無非就是印度要求過高,日本無法完成設計該機工作。雖然US-2有大量先進技術,在水上飛機中首先使用了線傳操控系統,全玻璃化座艙還有增壓座艙,並且還會加裝英國“海上霸王”雷達,使得它的反潛搜尋能力進一步提升。但是,印度只不過要求相容一些國產裝置,日本到現在還沒改明白!說白了大型飛機技術可不僅僅是設計製造技術,高超的全流程管理技術也是必須的。這也是任何國家都不會對外透露的核心細節之一,中國正因為有了運-20大型運輸機保質保量的投產,所以才有了這些大飛機的設計和改進經驗,也是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調唐長紅院士進入AG-600專案的主要動因。

  日本以為自己的設計過C-1,C-2運輸機,還造過US-2水上飛機,這些“迷你”版的大飛機實際上背後都有美國或者歐洲國家的身影。日本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才有瞭如此快速發展,但是專案管理的經驗都在人家腦子裡,豈能是通過幾次合作你就能完全掌握?所以中國全自主設計、建造、試飛、投產,運-20不僅僅帶給中國一款能夠媲美全球主流大型運輸機,同時也培養了中國的大飛機產業和大量的專案管理人才,留下的經驗能讓我們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