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自駕遊攻略

  雙龍吐珠,傲立華夏;千鳳朝陽,舞動神州。巍矗西昌,雄踞贛畔。東伴桑榆,朝霞奉瑞;西攜梧楊,斜陽弄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騎行溼地

  西昌有著比成都燦爛一百倍的陽光,於是在半小時才來一趟的公交站臺等車就變成了某種喜劇電影效果的經歷。有人牽著牛慢悠悠地走過,被旅客們包下的麵包車們咆哮著從坎坷的土路上飛馳而過,揚起漫天灰塵。

  你知道的,有好幾路破破爛爛的大巴都能到邛海。挨個走上去,投一塊錢,坐四五站,在邛海公園這一站下。下車就是大門。

  這是一個佔地68.52萬平方米的溼地公園,沿著曲折的湖岸線,建了一條自行車騎行綠道。不少遊客便是衝著騎行而來的,每年這裡還會舉行自行車騎行大賽。至於外來遊客,租借自行車也很方便。

  租車處在左手邊,押金兩百,好一些的自行車一小時20元。當然要騎舒服一些的。

  我騎上了車,開始逆時針繞邛海。

  上午十點左右,又是冬季,陽光只是耀眼而並不熾烈。騎車確實讓人感到精力充沛,這裡一路都有景觀,從這個大門出發,依次是老海亭、溼地公園、月色風情小鎮、瀘山、邛海公園、觀海灣、青龍寺、月亮灣、川興溫泉、小漁村、荷色生香、礦泉花園——溼地真的美。

  數十米深的海子,延伸到這裡已是淺灘。肥大青翠的水生植物生長在裡面,在寒而不冷的風中微微搖曳。遠處是灰藍色的波光。沒有想象中的碧海藍天,但更接近某種未曾明示的想象——霧氣一團團地漾著,還沒有散去,細鱗般的水紋下是不動聲色的深。這是個湖,在這個角度卻望不到邊際。有黑色的長枝從水裡突兀地伸出來,蘆葦瑟瑟,是《大話西遊》開頭蒼茫的場景。

  我一踩腳踏,騎到了最前面,衝上陡坡,又從陡坡上衝下來。

  急疾的風聲從耳邊刮過,如果沒有陽光,就該有一種凌厲的疼痛了。但你在風的管道里,風把你和其他人隔絕了,也把你和所謂的真實世界隔絕了——工作、房貸、汙染空氣、有毒食品……

  2:碼頭喂鳥

  騎行到一大半快到中午,於是折轉頭調回來,去退了車。

  出門左行是一條公路,沿著路邊步行道走下去,大概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到碼頭。從碼頭能到小漁村。

  路上有當地女人在賣草莓,小而深紅。隨手拿一顆來嘗,奶油般細膩的觸感立即在舌尖上盪漾開,清香,絕非超市裡包裝好的“士多啤梨”的呆甜。立即稱了好幾斤,在草坪水龍頭下衝洗了幾遍,也不管還殘不殘餘農藥,立即和同伴們分食起來。

  一路走一路找碼頭,忽然看到岸邊有個碼頭,許多人聚集,立即跑了過去。結果到達才知道,這裡沒有船,卻有海鷗。

  一群群海鷗正在亭子前方翩飛,遊人們指指點點,煞是驚喜。有當地阿婆賣五元錢三包的餅乾,立即買了來掰成碎塊給海鷗餵食。這裡的海鷗似乎見慣了人,已不懼怕,見有食物扔到空中,立即俯衝過來搶食,有技術好的,索性半空中就接住拋的食物,一口吞下。

  近年來,來邛海越冬的候鳥越來越多,據悉種類多達50多種,近年來更是出現了野鴨、紅嘴鷗、灰頭麥雞、白鷺等珍稀種類。因此,觀鳥也成了邛海一道獨特招牌。

  來得正是時候——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底,都是邛海觀鳥的最佳季節。邛海越冬的紅嘴鷗來自西伯利亞,體形和毛色都與鴿子相似,嘴和腳皆呈紅色,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又稱“水鴿子”。

  聽賣餅乾的阿婆說,每逢週末,許多市民都攜一家老小來邛海公園租電瓶船喂海鷗,1個小時30塊錢,也可以到月亮灣租用載客的木船喂海鷗,價格還會更便宜點。

  扔完手裡最後一塊餅乾,拍拍碎屑,這才意猶未盡地繼續前去找碼頭。

  在沙灘上

  再走一段路,就是真正的碼頭了。有遊船到小漁村,30元一個人。

  去小漁村吃燒烤似乎已成為邛海的配套。小漁村的由來和邛海從古到今流傳的一個傳說有關——傳說古時這裡曾連續洪水十九天,周圍村落瘟疫橫行,莊稼顆粒無收,村民紛紛準備離家遷徙,此時,邛海中一條小紅魚多次為民向上天祈命,終於感動東海龍王,洪災退去。而小漁村,就是小紅魚成仙時,凡俗之軀化作的魚形半島。

  如今的小漁村儼然變成了遊客如織的“金沙灘”,燒烤是其中一絕,為了避免村民亂扔食物殘渣垃圾,村裡統一規劃了燒烤大排檔,連海子裡的船都不準燒燃油,只能燒電、燒燃氣,免得汙染邛海。現在除吃喝外,還增設了騎馬、射擊,全部明碼標價,宰客現象已被基本杜絕。

  作為一個不吃任何活殺類動物的佛教徒,邛海著名的菜式基本上都和我無關了。但燒烤中的雞皮、土豆、韭菜、豆皮卻也委實能給人驚喜,和成都、樂山等地的燒烤不同,這裡的燒烤中似乎有某種特殊的香料,類似孜然般個性鮮明,但又不如孜然般搶味,尤其是豆皮,是紅褐色的牛皮豆乾,相當有韌勁,下飯相當美好。飯後甜點是奶油般鮮美的草莓,很快就一掃光了。

  由內到外的滿足

  下午在小漁村碼頭上“胎”***成都話,懶洋洋地發呆***著晒太陽,懶洋洋的什麼也不想做,直到夕陽西下才回到住的地方。

  咦,原來這裡竟是觀海灣——也算是一個特色景點。山莊隔壁就是著名的缸窯,是西昌古黃龍寺的遺址,也是歷來燒製缸瓦作坊的會集之地。當然,現在作坊都被一家又一家的客棧代替了,但作為地標的大缸還在,這口明顯是後期打造的大缸有兩三層樓高,我爬到頂上,好奇地猜裡面裝滿的水是不是實際只有淺淺一層,底下是封死的,要不然誰一不留神掉進去,那可就真的嗝屁了。

  晚上溜達到三岔口吃米粉。西昌的米粉著名,類似於米線,但又不完全一樣。米粉比雲南過橋米線細一些,口感也更硬一點。米粉種類不多,不像成都有雞雜排骨等澆頭,只有牛肉牛雜、羊肉羊雜這四種。

  隨意在路邊一家小店坐下,老闆用一個不鏽鋼大碗端上來,分量讓人張口結舌,有意思的是,碗裡只有清湯和雪白的米粉,桌上卻是琳琅滿目的一大排調味品,很豪放地用不鏽鋼大碗裝著,數了數,共計有小米辣、紅油豆瓣、花椒、鹽巴、味精、青椒、糊辣子、老酸菜、紅油豆瓣、芫荽、浸泡著大量碎蒜的醋等,隨意新增,不用加錢!好奇地加了個齊,喝了一口眼淚就流下來了——OMG,怎麼沒人告訴我小米辣這麼辣!

  不過湯真心好喝,鮮美到要死。後來又問老闆要了一碗清湯,老闆很大方地沒收錢。

  吃完米粉,涼風習習,懶洋洋地走路回賓館。走上一排排石頭階梯,漸漸到達半山時,聽到迢遙的歌聲和吉他,走近了,才看見是一家裝飾成地中海風格的客棧外面***似乎叫登巴客棧***,一個女孩正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旅行的意義》,她面前的長條桌上點著普通的白蠟燭,來自不同地方的揹包客們三三兩兩地坐著,安靜傾聽。女孩聲音清亮而細,有些像陳綺貞。

  旅途中總是能遇到有意思的事。

  然後我就回去睡了。

  3:邛海的“胎起”

  第二天……第二天還能幹什麼?都懶得再動彈了,話說來邛海不就是為了“胎起”麼?所以我在邛海邊的長椅上呆坐了一天,看海鷗,看摸爬滾打的小孩,最重要是晒太陽,把成都冬天特有的陰寒之氣一掃光。海邊有大量的樹,沒有葉子,開著熱烈的紅色瓣狀花,原來,那就是傳說中的攀枝花。

  我一直“胎”到夕陽西下,才背上揹包搭公交車去西昌火車站。才一個晚上,就又睡回成都了。

  景區介紹

  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稱邛池,2002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西昌市中心7公里,基本已與西昌市連成一體。邛海臥於瀘山東北麓,螺髻山北側,邛海山光雲影,一碧千頃,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邛海湖形似蝸牛,頭在西北的海河出湖口—帶,湖長11.5公里,最寬5.5公里,平均寬度2.7公里,湖岸線長35公里,湖盆為鍋底形,湖岸到湖心深度變化很大,大多數水深在15米以上。

  邛海如同我國一些高原湖景一樣,以恬靜著稱,景色四季各異,春季湖天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閃耀在蒼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岸邊柳眉桃腮,燕語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漁村,相映生輝;秋日天高氣爽,落霞孤鶩,秋水天長,使人流連忘返;冬季天淨水明,紅楓翠柏,倒映湖面。午後起風,海浪奔湧,似白鵝嬙戲于波濤上。誘人的邛海景色,與西昌晚間皎潔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詩意”的情懷。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瀏覽邛海後對其景色大加讚歎,興奮不已,並在其遊記《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碧水秀色,草茂魚豐,珍珠碩大,美不勝收,其氣候與恬靜遠勝地中海,真是東方之珠啊。”民國時期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朱契遊邛海後也寫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橫絕太湖、登臨鄱陽,覺得洞庭雄闊,鄱陽奇偉,太湖深秀,西子濃妝,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靜見勝。”

  邛海不僅景色秀美,還有眾多美妙的民間傳說,東漢李膺之《蓋州記》和宋代名著《太平御覽》等古代著述中均有不少記載。另外每年秋末冬初,有19種候鳥攜家眷來邛海湖溼地過冬,所以也是觀鳥旅遊的好地方。邛海湖畔現有邛海公園、觀鳥島溼地公園、邛海賓館 、新沙灘漁村、蓮池、月亮灣、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天下第一缸、青龍寺、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景點。

  地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電話:0834-3952075

  門票:無

  遊船:月亮灣,新沙灘,小漁村都有遊船,5-30元/人,遊船時間約2-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