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負荊請罪的典故

  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負荊請罪的典故: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麼能幹。就封他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麼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裡。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伕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裡,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麼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負荊請罪的意思: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釋義】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負荊請罪造句:

  1.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譜寫了將相和的美談。

  2.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以求對方諒解。

  3. 廉頗深明大義,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國家興。

  4. 廉頗翻然悔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5. 這件事我做的很過分,心中感到過意不去,定要如負荊請罪一樣真誠,才可得到原諒吧!

  6. 按說我是得為自己的莽撞負荊請罪的,因為即使是瘸著腿上臺,也不免要影響市容的。

  7. 上次是我做的不對,今天我負荊請罪來了,還請你能海涵。

  8.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負荊請罪。

  9.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造。

  10. 考試沒考好,又故意隱瞞,事發,我只好負荊請罪。

  11. 魯智深上梁山向宋江負荊請罪這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2.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13. 你最好是負荊請罪,我相信他會原諒你。

  14.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15. 他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好意後,負荊請罪。

  16. 我惹媽媽生氣了,我決定負荊請罪向她道歉。

  17. 棄卒保車、靜觀其變、負荊請罪、安如泰山!

  18. 中芯國際前任CEO張汝京在辭職當日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辭職實為"負荊請罪",希望辭職讓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真心和解,不至於影響中芯國際的運營。

  19. 由於我的誤會讓你招受了很大的委屈,現在事情都水落石出了,我特地負荊請罪來了。

  20. 當他意識到自己錯怪好人的作為後,下定決心,登門造訪,負荊請罪。

  21. 上一場比賽前,丁偉和總經理趙兵說,等比賽結束後,要自己親自去找老闆談一談,負荊請罪。

  22. 在夏女士的指導下,張鶴林終於放下心理包袱,前往親生父母家中向二老"負荊請罪",經過半小時長談,最終贏得母親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