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遺蹟介紹

  安康位於陝西省最南部,為秦嶺、巴山山地,安康歷史悠久,5000年綿延的歷史,留下豐富的文物名勝;而秦巴 漢水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又給當地帶來了雄奇雋秀的自然風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安康歷史遺蹟

  天柱山簡介:又名天竺山,主峰海拔702米,屬巴山支脈。位於城西偏南約15公里瀛湖鎮,與安康水電站相鄰。是瀛湖風景區的一部分。漢江從山腳下流過,山頂有唐代建立白雲寺,“天柱偉峰”系古代安康“八景”之一。

  《興安州志.山川志》載:“西南四十里曰天柱山,其高數千仞,昔人結寨以避寇,號寨子山,下有碧真洞,巨石封之,多腹蛇猛獸,人不能至”。民國荊仞千《安康鄉土志》載:“天高為天竺,故名天竺山”。“天柱偉峰,儼然一擎天柱也”。山勢巍峨,群峰環拱,蒼松翠竹,交相暉映,鮮花芳草,鬥豔爭妍。遊人登臨山巔,舉目遠眺,城區全貌盡收眼底,但見漢江碧波宛似晶瑩玉帶,炊煙嫋娜籠罩縱橫阡陌,勝地佳境,招來歷代詩人騷客紛至沓來,吟賦作畫,各顯其能。

  天柱山景點

  天柱山上有座白雲寺,史載創建於唐麟2年***664年***。白雲寺是陝南佛教聖地四大叢林之一,列為安康八景之一。寺廟由三進四塔、一爐五殿、九洞三院組成。沿臺階攀至12層,便是建真武祖師殿石碑,此碑為清代楷書精品。最高處三進佛殿的佛像,均為明代石雕精品。寺後有蓮花池,前有方池。據傳,看天池可知漢江水位。山北峭壁處有自然形成的9個洞,洞洞相通。化身爐建於明代,四座靈骨塔均高兩丈餘,系該寺宋至清代的靈骨。白雲寺舊有亭宇、樓閣、大殿、廂房數百間。寺院內外松柏蔥鬱,寒梅飄香。大殿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佛像千尊,香火鼎盛。現在的白雲寺,保留有殿宇、廂房60餘間。

  牛山

  亦稱牛頭山,位於陝西省安康城區西北39公里處,屬花園、譚壩兩鄉的界山,山體南北長114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182平方公里,是市境中部最高的山峰.,地形險要,山勢巍峨.,主峰頂有“望京石”***恨京石***,海拔1547.5米。舊志所載“八景”之一的“牛山疊嶂”即指此山。清朝李國麒《興安府志.古蹟志》載:“牛頭山***即牛山.原注***在州北九十里,為州境群山冠,上有泉不涸不溢,禱雨輒應。《雍太記》黃巢谷,在金州牛山。《州志》牛頭山,綿亙百餘里,高入雲漢,有金牛洞,即昔人掘劍刺黃妖獸處,又其巔有五硌山,峰巒錯亙,又有蠟燭山,青峰插天,以形似名。”.清人王希舜賦詩云:“金州形勝渺重關,翠嶂丹巖絕可扳。極目斜陽興廢遠,樵人指點是牛山。”

  山上有“牛山廟***忠惠王廟***”、牛山寨遺蹟、“金牛洞”***即掘劍斬黃妖獸處***、防禦石城,帥旗礅等遺蹟。牛山又以其山形似牛頭而得其名。關於牛山的傳說有許多,有的說是金牛下山,從老君關過河,但凡金牛過處,都冠一“牛”字,如”牛蹄嶺”、“牛蹄鋪”、“牛跡河”、“牛頭店”等。有的說金牛過漢江,將糞屙在河中,所以漢江出沙金;有的說黃巢率義軍在此山練過兵,每日練畢,立在“恨京石”上,面北祈禱盟誓,要推翻唐朝,掃平西京。

  牛山歷史

  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廟碑:元代至正十四年***1355***鐫刻,金州訓異黃理先撰文,記述平章榮祿公增修寺廟始末,現碑存西安碑林。牛山廟石刻像,矗立牛山廟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兩尊無頭。宋代以後器物。清朝李國麒《興安府志.古蹟志》載:“牛頭山***即牛山.原注***在州北九十里,為州境群山冠,上有泉不涸不溢,禱雨輒應。《雍太記》黃巢谷,在金州牛山。《州志》牛頭山,綿亙百餘里,高入雲漢,有金牛洞,即昔人掘劍刺黃妖獸處,又其巔有五硌山,峰巒錯亙,又有蠟燭山,青峰插天,以形似名。”。清人王希舜賦詩云:“金州形勝渺重關,翠嶂丹巖絕可扳。極目斜陽興廢遠,樵人指點是牛山。” 山上有“牛山廟***忠惠王廟***”、“金牛洞”***即掘劍斬黃妖獸處***、防禦石城,帥旗礅等遺蹟。牛山又以其山形似牛頭而得其名。關於牛山的傳說有許多,有的說是金牛下山,從老君關過河,但凡金牛過處,都冠一“牛”字,如”牛蹄嶺”、“牛蹄鋪”、“牛跡河”、“牛頭店”等。有的說金牛過漢江,將糞屙在河中,所以漢江出沙金;有的說黃巢率義軍在此山練過兵,每日練畢,立在“恨京石”上,面北祈禱盟誓,要推翻唐朝,掃平西京。

  廟碑

  牛山廟碑,此碑嵌於牛山廟牆壁內。牛山廟創建於宋代,後世屢經改建維修。皆立碑記載,現存碑刻17塊,其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立石碑較有價值,碑高1.73米,寬0.67米。碑首書“牛山廟碑”四字,碑文記載當年重修牛山廟事,並歷述牛山廟修葺情況。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廟碑:元代至正十四年***1355***鐫刻,金州訓異黃理先撰文,記述平章榮祿公增修寺廟始末,現碑存西安碑林。牛山廟石刻像,矗立牛山廟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兩尊無頭。宋代以後器物。

  牛山廟碑,此碑嵌於牛山廟牆壁內。牛山廟創建於宋代,後世屢經改建維修。皆立碑記載,現存碑刻17塊,其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立石碑較有價值,碑高1.73米,寬0.67米。碑首書“牛山廟碑”四字,碑文記載當年重修牛山廟事,並歷述牛山廟修葺情況。

  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廟碑:元代至正十四年***1355***鐫刻,金州訓異黃理先撰文,記述平章榮祿公增修寺廟始末,現碑存西安碑林。

  牛山廟石刻像,矗立牛山廟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兩尊無頭。宋代以後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