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黃山遊記為題的作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描寫一下黃山吧。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黃山遊記範文吧!

  黃山遊記範文篇一: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素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今年暑假我和妹妹來到黃山,一睹黃山了風采,那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

  那天一早,我和妹妹便向黃山挺進。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山。我們先遊覽了翡翠谷,這是一個烈日當空的中午我們跟著導遊走進了這個幽幽的山谷,隱隱約約還可以聽見遊客的笑聲和讚歎聲。我們順著山間小道向前走去,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細長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勝收。水淺的地方人們有的坐在大塊石頭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輕輕地向手臂、臉上潑洗,還有的挽起褲腿踏入冰涼的水中。我飛快地跑向溪邊,將雙手伸進水裡。啊!真難以相信,這水冰得離奇,比冬季自來水管中的水還冷得多。

  翡翠谷淺藍的天空、金色的陽光,猶如倒映在水中的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油畫。大概因為太美了,遊客們彷彿進入了仙境,流連忘返,不知是在天宮還是人間。後來我們又遊覽了愛字石,還拍了很多照片。翡翠谷遊覽結束後,我們依依不捨離開了。休息一晚後,我們從山下出發。做景區公交車,到達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餘米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已到了玉屏峰。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雄渾綿延,連綿起伏,氣勢恢弘。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

  繼續前行,峰迴路轉。我們爬完蓮花峰,又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麼“豬八戒照鏡子”、“猴子觀海”,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讚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第三天,我們到達了始信峰,這裡以奇鬆而著稱,連理鬆一根兩幹,一左一右,嬌健多姿,彷彿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而黑龍鬆則是根系發達,盤在地面上,如龍爪一般,形態十分奇特。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鬆。

  看錶,已是中午時分,回到山下。離開了黃山,回家的路上,我回味著黃山的勝景,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歎。

  黃山遊記範文篇二:

  黃山以奇鬆怪石著稱,號稱有10大奇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迎客鬆”:它恐怕是家喻戶曉的一棵松樹了吧,它不僅是黃山鬆的代表,也是安徽鬆的代表,我們安徽電視臺的圖示不就是根據迎客鬆來改進的嘛。可我覺得迎客鬆也沒什麼,不就是形狀像一個好客的主人嘛。

  “連理鬆”:這棵松樹雖然沒有迎客鬆那麼出名,我卻覺得它比迎客鬆要奇的多。這是兩棵樹,根卻長在了一起。根據杜甫的詩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而命名。姐姐卻不這麼認為,她說:“這本來是一棵大松樹,到上面卻分成了兩棵樹,不就象徵著分離嗎?本來在一起的,後來卻分開了。”不管姐姐怎麼說,這棵樹的周圍全都掛滿了遊人的“同心鎖”,可見其的號召力。

  “蒲團鬆”:這棵松樹到也奇怪,樹幹筆直筆直的,就是一根大樹幹。上面的松葉卻平整的像有人裁剪過一樣,當然,這是它天生的,沒有人為修剪。我看不像蒲團,卻像一個超大的蘑菇咧。

  “探海松”:此鬆樣子和迎客鬆差不多,所以又有“小迎客鬆”之稱。它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長長的“手臂”朝著的方向,正好就是可以看到雲海的地方,所以美名其曰“探海松”。

  “龍爪鬆”:龍爪松枝繁葉茂,只是根很大很粗很長,露出地表很長一部分,象手爪一樣,所以稱它為“龍爪鬆”。我很不以為然,在我的家鄉這種根露出來的松樹多著呢,難道都是“龍爪鬆”嗎?

  “黑虎鬆”:這課松樹十分健壯,它有著一個傳說。傳說以前黃山有座寺廟,廟裡有一個和尚,他到了白鵝嶺,看到了這棵松樹,奇怪的是,這棵松樹上竟然趴著一隻黑虎。而且,這棵樹整體的造型就像草書的“虎”字一樣,所以命名為“黑虎鬆”。

  還有另外的四棵松樹,我記得不太清楚了,上面的六棵,大家湊合著看吧。

  黃山遊記範文篇三:

  中國地大物博,崇山峻嶺,數不勝數。其中,黃山最好。有詩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讓我有了去黃山的想法。

  去年七月的一天,我們坐車行走在黃山蜿蜒而盤曲而上的山路上,周圍的樹林突兀森鬱,到處都是明豔的花,漲溢位植物旺盛的生命力,使人歎為觀止。

  剛下車,陣陣山風前仆後繼,鍥而不捨地吹來,使人感到十分愜意,涼爽的山風使人忘記z炎熱。我們在清涼的山風中如痴如醉地向前走。走了許久,只見黃山著名的迎客鬆在風中搖曳著挺拔俊秀的身軀,如同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過了迎客鬆,不遠就到了一線天。所謂的“一線天”,其實就是個孔隙。這個孔隙有點太小了,像我這樣剛好進得去。要是體型稍胖一點的,非要卡在洞裡進不去,也出不來。步入一線天,我感到所有的石塊都向我擠壓過來。底下的石階很滑,稍不慎就會滑倒。洞裡陰森可怖,僅有一些彩色照明。風吹過山谷發出呼呼聲,使人不寒而慄。出了洞,我突然看到了一顆搖搖欲墜的巨石,似乎隨時要掉下來。我站在洞口的平臺上,祖國壯麗的風景顯現出來,這種蔚為壯觀的景色使人把剛才的恐懼感遠遠的扔到了一邊。

  夕陽漸漸地收斂了光芒,悄然無聲地離開了這張碩大無朋的樂園。黃山,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黃山人在這裡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

  黃山遊記範文篇四:

  我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名山——黃山。隨著觀光纜車的向上移動,黃山的美麗風姿漸漸露出了眉頭。才到山腰,我就被她那迷人的風光給迷住了,無法自拔。過了五分鐘,到達了纜車的終點。下了纜車,回望來時的路上,眾山都隱在白霧之中,在欣喜之餘,我又感到絲絲害怕。

        畢竟這裡是高達一千多米的高山,而且我有一點點恐高。此時的我們多感到有些冷,一陣風吹來我們就打哆嗦了。不久,我們來到了欣賞黃山鎮山之寶之一——飛來石的地方。據說這塊飛來石,是傳說女媧補天是留下的石頭,還有一塊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嘴裡含著的通靈寶玉。那塊飛來石,呈葫蘆狀,遠遠望去,的確向從天上飛來的石頭。接著,我們來到了光明頂,這裡是欣賞日出於日落的最佳地方。可惜,我們到這裡已是中午,無法欣賞美麗的日出與日落了。這裡是黃山第二峰,高達1680米。在這裡,有一座還未完工的氣象臺。登上最高點,可以看見無數山峰匍匐在山腳下,景色優美。還可以看見比光明頂高出4米的黃山第一峰——蓮花峰在攀爬蓮花峰的遊客像一隻只螞蟻,渺小而數量大,非常壯觀。接著,我們來帶了迎客鬆這裡。迎客鬆的葉子伸向遊客,好像在迎接遠方的客人,故曰迎客鬆。迎客鬆非常有名幾乎來到黃山的遊客,都要來會一會這迎客鬆,拍照留念。黃山不愧為世界名山,風景秀麗,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