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最好片段

  上下五千年裡面有很多小故事。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梁武帝出家為僧

  梁武帝蕭衍原是南朝齊雍州刺史,負責鎮守襄陽.他乘齊朝內亂,起兵奪取帝位,建立了樑朝.他看到前面宋、齊兩個朝代皇族內部互相殘殺,引起內亂,從而導致亡國,所以對親屬十分寬容,即使有人犯了罪也不責罰.

  梁武帝還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佛教在中國的普及做過很大的貢獻.他在建康造了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兩次,都要到寺院去燒香拜佛,聲稱這樣做是為了積功德,替老百姓消災.

  公元519年,梁武帝到寺院受菩薩戒.由於他的提倡,王侯子弟都以受戒為榮.南朝佛教在這時進入全盛期.在他的影響下,長子蕭統***昭明太子***、三子蕭綱***簡文帝***、七子蕭繹***元帝***,以及許多官員,都信奉佛教.

  有一次,梁武帝接到當時南海***今廣東廣州***最高行政長官——刺史蕭昂的報告:從佛教發源地印度來了一位叫達摩的高僧.梁武帝不敢怠慢,馬上派人專程前往,迎接達摩到都城建康.

  梁武帝一見到達摩,就迫不及待地問道:“我一直致力於建寺、造塔、寫經、度僧、造像等佛門的基本建設,做了這麼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達摩不緊不慢地回答:“沒有功德.”

  梁武帝不解地問:“為什麼沒有功德?”

  達摩誠懇地說道:“因為這些都是表面文章,不是實在的功德.”

  梁武帝聽了很失望,這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沉默了一會兒,他又換了個話題:“什麼是佛學的真諦?”

  達摩回答:“沒有絕對的真理.佛在心裡,心即是佛.”

  又是這種不著邊際的話、不冷不熱的態度!梁武帝有些不愉快,甚至沒有了提問的熱情.

  達摩見話不投機,便起身告辭了.

  送走達摩後,梁武帝吐了一口氣,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他想,自己雖然貴為天子,但不知道為什麼,在達摩面前,總覺得有些壓抑.

  梁武帝把自己與達摩談話的內容,告訴了師父志公禪師.

  志公急切地問道:“現在達摩大師在哪裡?”

  梁武帝輕描淡寫地說:“他走了.”

  志公頓足道:“怎麼能讓他走呢!”

  “為什麼?”

  “因為他的話說得妙極了,不是常人能說、敢說的.這位達摩大師能為我們解說佛教的真諦,皇上怎麼能怠慢他呢!”

  聽志公禪師這麼一說,梁武帝懊悔莫及,派人去追趕達摩.但已經遲了一步,達摩已去了北魏,成為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

  梁武帝到了老年,決定捨棄皇位,出家到同泰寺去做和尚,以顯示自己對佛法的虔誠.

  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出家了,朝廷大事由誰說了算?大臣們急得團團轉,梁武帝才做了四天和尚,大臣們就把他接了回來,要他繼續主持朝政.

  梁武帝回宮後,想想不對:“普通百姓出家後,要還俗還得拿一筆錢向寺院贖身;我是堂堂一國

  之君,還俗怎麼能不出錢呢!”

  於是,梁武帝再次“捨身”到同泰寺出家.這次大臣們又來請他回宮,他說什麼也不答應了.有個大臣忽然靈機一動,說道:“皇上既然‘捨身’為僧,我們就要為他‘贖身’,才能請他回宮啊!”

  大臣們覺得這話有道理,就化了一萬萬錢,去同泰寺為梁武帝“贖身”.寺院住持收到這麼一大筆贖金很高興,十分爽快地同意這位皇帝和尚還俗.

  過了不久,梁武帝第三次“捨身”到同泰寺出家.而且,他為了表示自己虔誠信佛,不但“舍”了自己的身子,還把宮內的人以及全國的土地都“舍”了.

  梁武帝“舍”得多,為他“贖身”的錢也要化得更多.大臣們花了一個月,湊足了二萬萬錢,又把他贖了回來.

  過了一年,梁武帝第四次又到同泰寺出家.大臣們只得又用一萬萬錢為他“贖身”.

  梁武帝前後四次出家當和尚,大臣們共花了四萬萬“贖身”錢,把國庫都給折騰光了.梁武帝晚年一心只想當和尚,不管國家大事,朝政混亂,最後連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

  :楊貴妃命喪馬嵬驛

  安祿山叛亂爆發後,唐玄宗派重兵守衛長安的門戶潼關.潼關守軍每晚會在烽火臺上燒一把火,作為平安的訊號.所以,當時長安的君臣和百姓天天都翹首盼望“平安火”.

  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六月初九夜,唐玄宗接到報告:今晚看不見潼關烽火臺傳來的“平安火”.自從叛軍屯兵潼關,逼近長安以來,唐玄宗最不想聽到但又預感遲早總要傳來的訊息,終於傳到了他的面前:潼關失守!這就是說,長安的大門已經開啟,安祿山的叛軍只要向西一揮鞭,騎兵就隨時都可能出現在皇宮.

  安祿山來勢不善,長安的兵力卻不足以抵擋叛軍,各地的兵馬一時之間不可能調來.國難當前,身邊卻無分憂之臣……玄宗急得一夜不曾閤眼,第二天便召集百官們來商討應變之計.那時,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任右相,權傾天下.他提出一個方案:到成都去.因為楊國忠身兼劍南***今四川成都***節度使,早在安祿山剛反叛時,他就叫人在劍南悄悄儲存物資,以備急用,所以這時便建議入蜀.朝臣們急得團團轉,都拿不出什麼好辦法,吵了一陣後便一鬨而散了.

  潼關失守的訊息傳開後,長安城中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準備出城逃避.楊國忠就叫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和虢國夫人入宮去,勸玄宗和貴妃趕快離開長安,到成都去.

  第二天上朝,殿上只有稀稀落落幾個人.玄宗在勤政樓上裝模作樣宣佈,他要御駕親征.不過,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是真話.當天晚上,唐玄宗通知龍武大陳玄禮悄悄地集合士兵,每人都給以重賞,又挑選了九百餘匹良馬.一切準備就緒,六月十三日天剛矇矇亮,唐玄宗帶了楊貴妃和她的三個姐姐,還有皇子、妃子、公主、皇孫,以及楊國忠、陳玄禮、大太監等,匆匆逃出皇宮禁苑的西門,把那些在宮外的公主、妃子和皇孫,都丟下不管了.車駕經過國庫時,楊國忠下令燒掉.玄宗阻止說:“留給叛賊吧,否則,他們更要搶掠老百姓了.”

  玄宗一行匆匆逃出長安後,玄宗派宦官王洛卿打前站先去通知沿途郡縣準備接駕.但是,等玄宗一行來到咸陽望賢宮,王洛卿和縣令全都逃走了.太監們找當地的官員和老百姓索要食物,竟無人應對.到了晌午,玄宗餓得肚皮呱呱叫,楊國忠只好自己到市上去買了一塊餅來給玄宗吃.後來,總算有老百姓送來粗飯,飯裡還拌著麥子和豆子.玄宗非常感激,拿出錢付給老百姓.但是,當時沒有碗筷,皇子皇孫們都用手抓著吃,一會兒就把這些粗飯搶個精光,他們的肚皮卻還沒有吃飽.

  那天將近半夜,一行人走到金城***今陝西興平***.縣令早已逃走,唐玄宗只好歇在驛館裡.夜裡無燈,大家累極了,都東倒西歪地躺在地上.

  六月十四日,一行人走走停停,到了馬嵬***wéi***驛***今陝西興平西***.將士們又餓又累,都有一肚皮怨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火氣越來越大.龍武大陳玄禮深知眾怒難平,他認為根子都在那個禍國殃民的宰相楊國忠,就打算將楊國忠誅殺,以安撫將士們.他叫東宮太監把這個想法轉告太子李亨.

  李亨正猶豫時,有二十餘個吐蕃的使者圍住楊國忠坐騎要飯吃.楊國忠尚未回答,周圍士兵便大聲呼喊:“楊國忠與胡人勾結謀反.”於是便有士兵向楊國忠射箭.楊國忠拍馬而逃,逃到西門,被追上來的士兵團團圍住,一陣亂槍,便將他捅死在地.士兵把楊國忠的首級掛在槍上,放在唐玄宗所住的驛館門外示眾.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以及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也在混亂中被殺.眾軍兵圍住驛館大喊大叫,不肯散去.

  玄宗聽見外面的吵鬧聲,便問發生了什麼事.左右回答說:“外面喊楊國忠謀反,已被殺掉了.”

  玄宗拄著柺杖,穿著薄底鞋,慢慢走出驛館的大門,一邊慰勞軍士,一邊命令他們收隊回營.軍士們依然吵吵鬧鬧,不予理睬.玄宗便叫高力士去打聽,究竟什麼原因還不散.這時,陳玄禮直截了當地對玄宗說:“楊國忠謀反,已被大家殺掉.他的妹妹貴妃娘娘不適合再侍候皇上,請皇上割斷恩情,把她一併正法.”

  玄宗聽說,沉吟片刻,緩緩地回答道:“這件事,容我來處理吧.”

  玄宗一步一顫走入驛館,雙手拄著柺杖,低著頭,一動不動地立著.過了好久,有個叫韋諤的官員走上前去對唐玄宗說:“從目前情況看,正所謂眾怒難犯.安危就在頃刻之間,望陛下趕快作出決定.”說著頻頻叩頭,血流滿面.

  玄宗卻還在猶豫,他喃喃地自言自語:“貴妃住在深宮裡,怎會知道楊國忠謀反的事情呢?”高力士在旁邊勸皇帝說:“貴妃娘娘當然沒有罪責,但是,將士們已經把楊國忠殺掉了,如果貴妃娘娘仍在陛下左右,他們自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細細想一想:只有將士們一心為國,陛下才能平安無事!”

  玄宗聽了這番話,無可奈何,才叫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絞死.

  楊貴妃是在公元745年入宮的.相傳她通曉音律,機靈聰明,善於侍候皇帝,所以不到一年,玄宗對她格外寵幸,就像皇后一般對待她.貴妃的一家也都因此得寵封官,她的三個姐姐都被封為夫人,堂兄楊國忠當了宰相.

  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首停放在驛館的院子裡,陳玄禮等人進來看過無誤,於是才整頓隊伍,繼續西行.

  :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佔領益州後,又出兵對付曹操的軍隊,把他們趕到了長安.這樣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就自立為漢中王.接著,劉備又派關羽攻打樊城,恰好這時漢水暴漲,關羽利用大水淹沒了曹軍大將於禁的七支大軍,乘勝包圍了曹軍佔據的樊城.

  曹操為解樊城之圍,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鵰的主意.他寫信給孫權,勸說孫權乘現在荊州後防空虛,攻取被劉備奪去的荊州.這樣,當關羽聽說荊州被奪,定會撤軍回救,樊城之圍自然就會解除.

  孫權採納了曹操的建議,派大將呂蒙攻取荊州.呂蒙從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處都是烽火臺,防備也不見有鬆懈的跡象.他和孫權商量,對外假稱生病回去休養了,以此來麻痺關羽.孫權另派年輕的陸遜接替呂蒙.

  陸遜故意派人送信給關羽,對他水淹于禁七軍大大稱讚了一番,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萬分仰慕之情.

  關羽看信後,認為陸遜初出茅廬,比呂蒙好對付多了,就放鬆了警惕,陸續把防守荊州的人馬調撥到樊城.

  孫權得知計謀得逞,立刻派呂蒙起兵攻打荊州.呂蒙把戰船偽裝成商船,派一些士兵喬裝打扮成商人和船伕的模樣,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艙內,騙過烽火臺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艙裡的士兵一擁而出,出其不意地殺死了防守的士兵,佔領了荊州.

  呂蒙趁熱打鐵,派人勸說江陵***今湖北荊洲一帶***、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守軍投降,那些將領原本對關羽就有意見,經不起三勸兩勸,就投靠了東吳.

  關羽得知荊州、江陵等長江要塞相繼失守,非常震驚,幾乎不敢相信,他馬上率兵從樊城南撤.

  而呂蒙進入江陵後,釋放了被關羽俘獲關押的于禁,又派人撫慰蜀軍將士和家屬.這些舉措,使蜀軍軍心渙散,鬥志瓦解,許多將士半路而逃.關羽恨得咬牙切齒,大叫:“我生不能殺呂蒙,死了也要殺了他!”

  孫權的軍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而關羽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孫權率兵趕到,派諸葛瑾多次勸說關羽投降.關羽假裝投降,在城頭上豎起白旗,暗地裡帶了十幾個騎兵棄城往西而逃.

  孫權聞訊,派兵阻斷了關羽必經之路,埋伏在草叢中,用絆馬索絆倒關羽等人,活捉了關羽.

  孫權親自出馬,再次勸關羽投降,然而關羽怒目圓睜,破口大罵:“我和劉皇叔一起共謀大業,怎會和你這樣的叛賊共事.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何必廢話!”

  孫權怕留下後患,殺了關羽.

  關羽被害的訊息傳到劉備耳中,劉備昏倒在地,醒來後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則日日哀鳴,也不吃不喝,沒幾天就死了.

  曹操認為孫權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為南昌侯.後來曹丕稱帝,又封孫權為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