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勵志故事

  生存是人類第一要務,而快樂卻是生存的唯一原則。快樂是一個人心靈和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滿足,是最最純潔和高尚的享受。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人生是一場靜悄悄的儲蓄

  他從小就是一個內向的乖孩子,安靜,聽話,不愛玩,喜歡一個人坐著,翻看連環畫,一坐就是老半天。

  五歲時,父親問他想要什麼生日禮物,他把爸爸拉進了新華書店。只有八十公分的他在高高的書架前上下歡快跳躍,像一隻輕盈的蜻蜓。

  《上下五千年》,突然這麼一套歷史書的名字躍入他的眼簾。一共是三本,他慢慢地取下來,遞給爸爸。

  爸爸見他感興趣,就買了下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他。從此,這三本書,就成了他走進歷史大門的啟蒙教材。這套書他讀了足足九遍。

  他把平時的零花錢放在一個儲錢罐裡,積少成多,然後去書店換成自己喜歡的歷史書。

  《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明實錄》《清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鑑》《明匯典》《綱目三編》,他一一收入囊中,滿懷欣喜地抱回家。豎式的排版、繁體字,這些在別人看來枯燥無趣、乏善可陳的歷史書,卻被他視做千金不換的人生至寶,作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量。

  上高中後,當身邊的人都忙著報考各類補習班、疲勞地應付各類競賽考試的時候,他卻躲在自己的一個小小空間裡,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駕一葉扁舟,領略波濤,見識壯闊。他遊哉悠哉,樂在其中!

  高考前兩個多月的一天,課堂上,當他捧著一本《中國古代思想史》,沉浸其中,老師當場沒收了書並大聲斥責他:“高考快來了,想不到你還有時間看這種閒書!”

  父母也把他的那些寶貝史書鎖了起來。高考硝煙散盡,他走進一所大學,學習法律專業。這是當年的熱門專業,卻不是他內心的聲音。

  在莫可名狀的苦悶和單調中,他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儲蓄歷史的地方——圖書館。當其他同學在球場上激情奔跑,於花前月下愛戀纏綿,他卻能無比安靜地捧起一本本歷史書,素淡若純水,恬靜若處子。

  冬日夜晚,一個人從圖書館往宿舍走,迎著寒風,四周俱靜,他聽見了自己呼氣的聲音、腳下吱吱的踩雪聲和怦怦的心跳。

  黑暗中,他覺得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與自己同行,給他鼓舞,消融了冬日的寒冷和獨行的寂寞。那一刻,靜謐的深夜,他會心地笑了,喜悅如蓮,一顆黑夜綻放、幽香四溢的蓮子。

  大學畢業,他進入海關工作,成為一名朝九晚五的國家公務員。但下班以後,他依然會一個人徜徉在歷史長卷中。整整6年,2000多個夜晚,孤燈寒月,他在進行人生的一場靜悄悄儲蓄。

  2006年3月10日,對於27歲的他來說,應該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

  這一天,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手裡正翻著一本《明實錄》,看著看著,他突然心裡異常煩躁起來,幾十年的歷史書,怎麼還是如此枯燥乏味?

  他聽到發自內心驚雷般的聲音:其實,你自己可以把歷史寫得很精彩、很好看!

  回到家,開啟電腦,他喝醉酒一般,興奮地在天涯論壇 “煮酒論史”版塊敲出了生平第一個長篇故事的開頭:“我寫文章有個習慣,由於早年讀了太多學究書,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實歷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他知道,到了從攢了22年的“儲錢罐”裡取出“錢”來的時候了。這些“錢”,關乎歷史,關乎人性,關乎靈魂。當年明月,這是他ID的名字,源自他最喜歡的古詩句“當年明月在,照得彩雲歸”。

  自此,這部名叫《明朝那些事兒》的歷史小說開始在網上連載,並迅速受到眾多“明礬”的追捧。

  每天晚上4到6個小時的寫作中,他選擇了一種極為痛苦枯燥的方式,甚至要用洗冷水澡來緩解壓力,卻呈現給讀者最輕鬆詼諧、發人深思的“糧食”。他的文字冷靜、幽默,寫法懸疑多變、通俗易懂、獨具一格,幾個月過去,他的帖子點選率竟然高達300萬次。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首次出版,馬上銷售一空,加印20萬冊後,又被讀者一搶而光。此後,其發行量一直不斷上漲,幾乎每星期都要加印一次。《明朝那些事兒——貳》《明朝那些事兒——叄》……一直到第七本,賣到600多萬冊。

  他的名字叫石悅。曠野上,當年明月踽踽獨行;現實間,石悅平靜淡如。

  “我是這本書的影子。要受到尊重,必須有靈魂。我現在每天仍讀歷史、寫歷史,提醒自己人生是一場靜悄悄的儲蓄。”,接受採訪,石悅一臉正色。

  是呀,人生是一場靜悄悄的儲蓄,厚積薄發,天道酬勤。只要用心,只要願意給心靈儲蓄,沉默的石頭也會唱響悅耳的歌。

  篇二:導演,請讓我再試一次

  早在幾年前,當孫紅雷還沒有成名時,他大多數時候還都只是一個跑龍套的話劇演員。

  有一次,他得到機會出演趙寶剛導演的一場話劇。

  在表演時,孫紅雷因為沒有把握好情緒,說臺詞時,笑場了,這對於當時的劇情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趙寶剛當場拍案而起,並質問孫紅雷是什麼學校畢業的。

  “中戲畢業的。”孫紅雷小聲地說。

  “不對!”趙寶剛的意思是,中戲出來的學生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的。

  接著,趙寶剛又問孫紅雷學什麼專業。

  “表演系的。”

  “不對!”趙寶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怒氣衝衝地叫來副導演,吩咐換人。

  孫紅雷一聽,急了,兩眼緊盯著趙寶剛說:“導演,請讓我再試一次。”

  “不行!換人!”

  此時,全場鴉雀無聲,氣氛緊張得令人窒息。在經過了幾秒鐘的沉寂後,孫紅雷再次說:“導演,請讓我再試一次。”

  “不行!換人!”趙寶剛的回答仍舊斬釘截鐵。

  就在這時,有一名工作人員徑直來到孫紅雷近前,盯著孫紅雷的腕部,示意他把手腕上的道具手錶摘下來。

  當時,用孫紅雷後來的話說,就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不過,面對導演,面對其他演員和觀眾,孫紅雷後來既沒有摘下手錶,也沒有下場走人,而是鼓足勇氣說出了他的第三次請求:“導演,請讓我再試一次!”

  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次趙寶剛導演將大手一揮:“開演!”

  孫紅雷說:“也許,趙寶剛導演等待的,就是我的第三次請求吧。”

  而經過這次挫折的洗禮後,孫紅雷顯得成熟了許多,就像他說的,“從那以後,我就什麼也不怕了。

  篇三:疼痛是青春必須的一步

  之前,我並不看好他。他太虛誇,而且帶著“八零後”的那種放浪,何況,他辜負了我喜歡的一個女子。

  可是那天,他感動了我。

  他是謝霆鋒,一個正如日中天的歌手、演員,之前,我並不喜歡他,因為他看起來有幾分輕浮,甚至帶著幾分浪子的放蕩。 17:23 2008-2-28

  可看完那個訪談,我知道,他,應該如此成功。

  17歲,他出道,為替父親還債,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他和300多人打打殺殺,因為太過入戲,他不小心踢到了廢鋼,腳受傷了,血頓時流了出來。

  導演立刻喊停,然後要送他去醫院。

  他知道,這一去醫院,勢必要換人,他的星路也許從此就斷了。

  於是,17歲的他對導演說,300多人找來不容易,耽誤一天就是好多錢,我能堅持。

  於是,他將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再將塑料袋穿進鞋子裡面接血,繼續拍攝。換了四個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戲拍完時,他幾乎暈倒。

  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完了;而且,極有可能破傷風。為了給他縫針,大夫讓他籤生死狀。

  在大夫給他縫針時,他就那樣看著,不喊、不叫、不哭,沒有打麻藥,就那樣一針一針地縫著。一個17歲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對的會是怎樣的人生。他說,哭是沒有用的。

  最後一針,他對大夫說:我來縫!

  大夫看著他,他居然笑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

  這句話多麼豪邁,在場的人居然震驚了,因為大夫說,如果熬不過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願意嘗試生命中不曾嘗試的痛,他要給自己縫一針。

  那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他得了金像獎的新人獎。

  後來,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獎。在得到金像獎之後,他曾經很飛揚跋扈地對父親說:你演了一輩子戲,得過一個獎嗎?

  父親黯然。

  他一直自認為是驕傲的、成功的,所以,那時的他難免輕狂了些。幾年之後,當他戀愛了、結婚了、生子了,他才知道,父親把他這麼麻煩的孩子養大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這一次,他又得了百花獎,當主持人問他想對家人或朋友說什麼話時,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

  多少年來,他沒有哭過。被臭雞蛋砸下臺沒有哭過,折斷胳膊腿沒有哭過,戀愛失敗沒有哭過,可是這次他哭了。

  他說,如果再有機會得金像獎,他一定把那個獎盃送給父親,然後謝謝父親這麼多年的愛和寬容。

  是從給自己縫那一針開始,他知道,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拼,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看到彩虹,而他,也由一個少年成為香港的形象大使,歷經十年,終成大器。

  沒有人會輕輕鬆鬆就成功,即便是名人的兒子。他付出的努力和艱辛都得到了回報。自己縫的那一針讓他明白,疼痛,是青春必須的一步!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