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故事

  不屈不撓的奮鬥是取得勝利的唯一道路,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永遠身在一線

  作為領導,最重要的不是釋出命令或指示,而是傳承一種精神狀態。公司大了,你的肉身不可能到每一個現場,但你的靈魂氣息卻要到達每一個地頭。如果老闆自己的付出輸於眾人,而只是忽悠員工,這種狀態絕對不長久。

  稻盛和夫在日航危難之際到來,3萬名員工6萬雙眼睛盯得死死的,就看你稻盛為什麼做、怎麼做。稻盛硬氣的是,他以80歲高齡,還處於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生命狀態中,由此才會點燃和感召一顆顆不甘平庸的靈魂。

  “因為那是可能的,所以我們就去做。”這不是稻盛和夫。不是因為是可能做到的,才去做,而是因為我們的真實本性、我們的初衷要我們這樣去做。稻盛堅信,想達到高目標,就要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這個過程中,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不能有瞬息迷茫,要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只有持續付出無止境的努力的人,才能突破困境,享受創造的喜悅。

  日本經濟連續20多年低迷,政治混亂,像日航這樣的日本標誌性企業又瀕臨破產,對日本民族精神是一個沉重打擊。重振日航,也就是重振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民族精神,從來不在口號中,而在一刻接一刻的精進之中。一種巨大的使命感,滲透進每一個日航員工的心田,化成巨大的能量。

  曾經,散漫的紀律和無章可循的日常管理,讓日航拾掇不起一個團隊精神。稻盛和夫平時生活中持戒是一種自然,他對管理上的要求也分外嚴格。比如,京瓷公章管理,一條雷打不動的規矩是:公章任何時候不能出他的房間一步。蓋章經過5~20道審批程式,要蓋章需他的祕書給開門;在房間裡有一個大大的保險櫃,保險櫃的鑰匙在一個部門的專人手裡;保險櫃裡面,又有一個放公章的保險箱,保險箱的鑰匙放在另外一個部門的員工手裡。蓋一個公章,除了走正常的審批程式,還要經過這三個人拿出公章蓋上。

  起初,公司內部也有人抱怨:“老闆,你這不是拿我們當賊防嗎?”稻盛和夫說:“別這麼說,我通人性。一秒鐘之內人可能有1000個念頭,其中999個是正向的,就有那麼一個是負向的,碰到那一個瞬間,好人就可能變成了壞人。偏偏這時有一個至交的公司需要蓋個章,你以為沒大事就蓋了。出了事這不是你不好,是我這個當家人沒有保護好你!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公司一道保護員工的網。我愛你們每一個人,我不願意你們任何一個人出事。你們出了事,都是我的責任!”

  這種嚴格管理被引進了日航,形成了一個維護正氣的保護網。

  胡蘿蔔加大棒,這是我們習慣的激勵措施。稻盛沒有太多胡蘿蔔供他獎勵表現優秀的員工,他要在日航貫徹“最小的費用,最大的收益”這一經營原則。每個人物質上所得到的,跟他的付出不成正比。可是日航人還是爭先恐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努力。為什麼?這是稻盛對人性原點的深刻理解。人有兩個本性:一是動物的佔有慾,佔有更多自己需要的東西;二是社會人被認可的需要,被周邊的人、被社會認可。員工當期貢獻與當期收入絕對不掛鉤。但是貢獻大了,一定會給你足夠的名分認可。日本人,就追求“大義名分”,堂堂正正,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2:我從不懂什麼是一夜成名

  “我要感謝大學時自費生的經歷,正是有了這段挫折,我才會不斷試圖證明自己,才沒有被淹沒在民歌的聲音裡。”——譚晶

  出征倫敦演唱會前,歌手譚晶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新聞釋出會。除了各界官員代表外,功勳教練員李永波、李琰以及奧運冠軍林丹、張寧、羅雪娟、程菲、張國政等人悉數到場,一起登臺為譚晶送上了祝福。

  沒有出現在活動現場的成龍,親自錄製了一段視訊。鏡頭前,成龍微笑滿面:“以前我自己在國外宣傳中國文化,老是感覺力量單薄。現在好了,有譚晶姐姐來了,證明我們的文化能被更多人接受。中國的文化和中國的形象,需要一批像譚晶這樣的優秀藝術家去傳揚。”

  將在倫敦與譚晶攜手合作的是瑞典國寶級鋼琴演奏家羅伯特·威爾斯。“中國的莎拉·布萊曼”,這是羅伯特眼中的譚晶。在主持人楊瀾的提議下,他與譚晶現場再次合作了北京奧運歌曲《天空》。

  這是一場不算盛大但足具規格的釋出會。在觀眾席左側的角落,坐著一對中年夫妻,他們是譚晶的父母。譚晶現場演唱時,媽媽的身子始終前傾,專注地盯著臺上的女兒。3周後,譚晶將成為第一位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個人演唱會的中國歌手。母親最清楚,從家鄉山西侯馬那個小縣城到這裡,譚晶到底走了多久。

  一定要去北京

  “我媽老說我小時候長得特別漂亮。我百日的時候,媽媽把我抱出來,院裡的人都上來看,說這是誰家的小孩,怎麼這麼漂亮?雪白的面板,紅紅的小嘴。一看就覺得這小孩與眾不同,不像是那個小城市的人。”

  譚晶的家鄉侯馬是晉南的一座縣級市,侯馬文工團是這裡最大的文藝團體。母親周麗萍,14歲那年,一個人從農村老家騎車走幾十裡山路,來到市裡報考文工團。因為“地主”的家庭成分,考官不許她報考。坐在考場門口哭了一場後,周麗萍守在門口,攔住主考老師:“您聽我唱唱再決定,行嗎?”一曲唱罷,識才的主考當即決定收下她。

  “我媽說我就是人來瘋,天生屬於舞臺。她每次登臺,都需要克服一下怯場,但是我就從來不害怕。”譚晶的舞臺經驗從胎教就已經開始。周麗萍懷孕期間,一直沒有間斷登臺。四五歲時,大人在臺上演出,她就在後臺的道具箱上睡覺。翻開當年的照片,很多都是她睜著惺忪睡眼,被大人抱著在臺上跟觀眾謝幕的情景。

  市文工團解散後,父親譚新明去建築公司當起了電工,母親周麗萍就在公汽公司做起了售票員。譚晶7歲那年,周麗萍通過臨汾藝校一位老師的推薦,隻身來京,在中國音樂學院完成兩年的自費進修。“那次媽媽進修的經歷,最大的收穫就是帶回了很多書,有鋼琴、樂理、聲樂,她說自己沒趕上好時候,以後決定好好教我。”

  侯馬市當時只有兩架鋼琴,一架在群眾文化館,一架就在譚晶家。1900元的一架鋼琴,對於普通之家來說難以奢望,媽媽進修時的1萬元學費更是天文數字。“我們家在當地不算特別富有,但是比較殷實。”父親譚新明改行做起了建築,承包了一個工程隊,扛起了母女二人的音樂夢。

  譚晶成名後,周麗萍經常跟女兒唸叨:“我這輩子有很多遺憾。但是看到你,我就不遺憾了。你就是我的影子。”媽媽一直認為,自己的實力比女兒要強。來京多年,她經常跟女兒說一句話:昨晚我又夢見自己登臺唱歌了。

  譚晶第一次在校外正式登臺,是9歲那年和媽媽一起參加市裡的晚會。那次母女合作了《媽媽教我一支歌》和《洪湖水,浪打浪》。14歲時,譚晶長到1米64。當時周麗萍已經是當地有名的歌手,很多合唱團都邀她做領唱。分身乏術時,譚晶就會替媽媽上陣。

  從那時起,周麗萍就一直教育女兒:你一定要去北京,一定要考中國音樂學院。“印象中我媽反覆在講這句話,這可能也是她自己的一個心願。”

  最不起眼的自費生

  高中時的譚晶跟所有同齡人一樣,進入了青春叛逆期。“那段時間,大人越讓幹什麼就越不想幹。”她還有一個至今沒有克服的毛病: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初三那年,因為考過一次音樂學院附中,譚晶很清楚:她跟同學們不一樣,將來考試,不需要考數理化。

  後來這些課上,就很少見到譚晶了。學會逃課後,她也會在其他課上看小說,學校附近書攤上的各種小說,瓊瑤、金庸、古龍,基本全部被她租來看完了。“我媽一看,這樣肯定不行,於是就帶著我出去考試了。”那一年,譚晶才高二。

  第一站是臨汾藝校。譚晶一唱完,老師們震驚了:唱這麼好,考藝校幹嘛?在老師們的建議下,母女坐上了去省會太原的火車,報考山西大學音樂系。一路過關斬將的譚晶最終闖進三試,拿了專業考試第二名。因為不是應屆畢業,學校只可能破格錄取。

  回家後,周麗萍請來家教,全心輔導女兒的文化課。高考分數出來那天,她對女兒發火了。譚晶一氣之下衝出家門,爬上對面樓的樓頂,上了天梯。“我也不是想做什麼過激的事,就是想釋放下自己。這麼長時間我也在努力,考不好,能怪我嗎?我不想考好嗎?”

  譚晶還是被山西大學音樂系破格錄取了,當時她16歲。入學後,因為比同學年紀要小得多,“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人好像一下就懂事了,所以學習特別勤奮。”大一暑假回家,媽媽聽見她唱歌,特別驚喜:你的聲音怎麼突然就出來了?女兒的突飛猛進讓周麗萍特別興奮。她跟丈夫商量之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帶女兒去考中國音樂學院!

  得知來意後,山西大學音樂系的系主任氣得沒讓周麗萍進門。招生的時候,學院領導也是頂著上級巨大的壓力,破格錄取了譚晶。周麗萍在系主任家門前站了整整一天,學院最終無奈放人。

  譚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如果落榜,也不可能再回山西大學。那個夏天,她又全力以赴參加了一次高考。錄取通知書終於如願以償寄到家中,但她是“自費生”,戶口也不會進京。

  報名那天,其他同學學費不過900元,她的學費卻是5900。看著媽媽數了半天都沒有數完,譚晶跑回和媽媽在學校租的地下室,大哭了一場。“那件事對我的自尊心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我跟自己說:我一定會比你們任何人更努力,我會證明我絕不比你們任何人差!”

  系主任金鐵霖老師後來曾經這樣評價譚晶:學校裡最不起眼的那個孩子,就是她。大學期間,她從來沒有在演出之外化過妝。“我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出類拔萃的。自費生這個身份,甚至讓我有些自卑。我知道你們沒有給我公平,我一定會證明自己!”

  挫折讓我不被民歌淹沒

  後來的日子裡,名不見經傳的譚晶參加了各種比賽。她自己的專業方向是民族唱法,但是參加的比賽,全是通俗類。大三那年,她又偷偷報名參加了七星杯中外歌手大獎賽。憑藉一首當時流行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譚晶最終獲得第一名和7000美金的獎金。在北京長虹橋附近的一個銀行裡,她把獎金兌換成了五萬多人民幣。“家裡這幾年為我付出的那些學費,我一次就全部掙回來了。”

  畢業那年,大家都忙著找工作。為了把戶口遷到北京,譚晶當時報考的所有單位都是部隊院團。當時總政文工團因為毛阿敏的離開,領導希望再招一位唱通俗的歌手。譚晶因為大學期間一系列通俗歌曲比賽的獲獎成績,最終順利進入總政,穿上了軍裝。

  第一次演出時,她在後臺看見了一張又一張熟悉的面孔:、閻維文、蔡國慶……那都是她小時候無數次在電視裡聽過的聲音。“現在我居然和這些老師成為了同事!”

  2000年8月,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裡,青歌賽進入通俗組決賽之夜。抽到最後一位的譚晶壓軸出場,當時已是晚上11點。選手和評委都很疲倦,譚晶以一曲《大地》結束了首次青歌賽之行。這是一首讓譚晶打通民族、通俗、美聲跨界唱法的特點得以盡情發揮的代表作。斬獲金獎的喜訊傳來,侯馬的親人們已經開始放鞭炮慶祝了。

  “其實大家不再滿足一個人只有一種唱法,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要,李谷一老師的時代跟老師不一樣,宋姐***宋祖英***的時代,跟我們又不一樣。”她也成為繼宋祖英之後,第二位放歌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中國歌手。

  那天演出,她一直都在臺下的觀眾席裡找尋媽媽的身影。這些年來,只要有大型演出,媽媽都會在臺下的一個角落裡全程陪伴女兒。當演唱到電視劇《喬家大院》主題曲《遠情》時,譚晶一眼就找到了臺下的媽媽,那位最忠實的觀眾淚流滿面,卻滿是微笑……

  “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一夜成名,我的每一步,都是媽媽的陪伴、自己的努力和學習的結果。入學時我十幾名,畢業時第三名。我的鋼琴,永遠是班裡的第一名。”回首這些年走過的路,譚晶覺得自己的成功應該歸功於踏實,“我要感謝大學時自費生的經歷,正是有了這段挫折,我才會不斷試圖證明自己,才沒有被淹沒在民歌的聲音裡。”

  3:尋“他”千百度

  2010年穀歌出走中國內地市場,李彥巨集的百度不戰而勝,在國內搜尋市場一股獨大,形成壟斷格局。然而另一方面,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李彥巨集的日子並不太平,先後遭遇了文學版權之爭、以及央視對其“由競價排名升級而來的鳳巢系統”的攻擊。與此同時,新興的搜尋引擎如搜狐搜狗、騰訊搜搜、360、阿里巴巴一淘向其發起了強勢的挑戰,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則進一步拓展了搜尋行業發展的空間。

  2012年1月1日,百度成立12週年。適逢元旦,位於北京上地百度總部——“搜尋框”大廈一片寂靜,但一樓大廳裡那個巨大的液晶屏仍然在工作著,液晶屏上顯示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標註了各省市的區域,不時有一些紅點此起彼伏地閃爍——每一次閃爍,就代表這個區域有新的網民訪問了百度網站。

  過去12年,百度專注於搜尋,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標杆,如今面對不斷有創新出現的移動網際網路,百度需要更新自己的定位。

  競價排名

  “競價排名模式沒有問題,但在運營上有疏漏,還需不斷完善。”

  創業12年,百度集團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所面臨的最大質疑就是百度在中國首創的“競價排名”的商業模式,這為百度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又使之帶上了無法救贖的“原罪”。

  創業之初,百度的商業模式很明確,做出最好的搜尋引擎,賣給入口網站——別人在網際網路中淘金,百度就給他們提供“鐵鍬”,“做別人成功背後的力量”。2000年5月,百度首次為入口網站——矽谷動力提供搜尋技術服務,之後迅速佔領中國搜尋引擎市場,成為最主要的搜尋技術提供商。包括新浪、搜狐在內的許多知名的入口網站都購買了百度的搜尋技術。技術領先,讓百度很快形成了技術壟斷,但是依然沒有解決如何盈利的問題,投資回報一直是負數。

  經過多次碰撞,李彥巨集做了兩個決定:一是推出自己的網站,二是嘗試新的商業模式——競價排名。競價排名,即搜尋引擎公司按照企業或者其產品名稱在搜尋結果上出現的先後排序向企業收費,為此百度需要實現從後臺技術提供者轉為面向公眾獨立提供搜尋服務商的角色轉變。2001年10月22日百度正式釋出Baidu搜尋引擎。

  李彥巨集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過實施競價排名的初衷。李彥巨集當時發現,很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辛辛苦苦建起的網站卻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如果能幫助這些公司把他們的網站盤活,為企業謀利,企業肯定願意為之付費。商機就在“關鍵詞”和“位置”。2001年年底之前,就有超過800個網站加入百度的競價排名聯盟。競價排名讓百度賺了個盆滿缽滿。2005年8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之後,股價一飛沖天,從開盤時的27美元一路上揚至155美元,上市當日報收122。45美元,市值接近40億美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IT股票。

  但同時,對於競價排名的公正性、合理性的爭議,從一開始就如影隨形,讓百度備受詬病。

  2008年11月17日,是李彥巨集40歲的生日。然而就在兩天前,央視對百度進行了連續兩期報道,質疑百度競價排名商業模式的合理性與百度自然搜尋排名的公正性,這些質疑進而被上升為商業道德問題,百度遭遇了公司建立以來最為嚴峻的危機。隨後一個月內,百度股價最低跌到102美元,市值較2008年初縮水逾七成。面對質疑,李彥巨集表示“競價排名模式沒有問題,但在運營上有疏漏,還需不斷完善”。

  之後,百度迅速推出了一個全新開發的廣告系統“鳳巢”來替代原來的競價排名,並用基於“北斗計劃”的網盟推廣來替代原來的主題推廣,而百度針對中小企業的所有搜尋營銷業務也將統一為百度推廣。

  移動變局

  “移動互聯業務是一個無處不在的盒子***智慧手機***,搜尋業務一觸即發,它將取代手機作業系統,並會顛覆性的改變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12年一輪迴,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把所有IT從業者裹挾至這個時代,百度能夠繼續領跑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嗎?

  對於百度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定位,李彥巨集曾私下評價,“新浪是目的站,不是門戶,搜尋引擎才是門戶,只有搜尋引擎才能夠將使用者導向最佳去處”。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著使用者訪問網際網路的習慣。

  第一,智慧終端由PC向智慧手機及手持電腦轉變,基於App的人機互動模式正在取代基於瀏覽器和搜尋引擎的模式。第二,社交搜尋漸成趨勢。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路及Twitter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的興起,讓網際網路上的資訊重新基於人、而非話題或分類來組織。與同處網際網路第一方陣的新浪、搜狐、騰訊、阿里巴巴相比,這是百度的弱項。第三,開放的網際網路平臺讓使用者有了更多、更直接的選擇,可以用非搜尋的方式解決,比如蘋果AppStore,讓軟體的尋找變成了媒介、推薦和目錄的混合體。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削弱百度作為“門戶”的壟斷地位。

  李彥巨集顯然也發現了這種趨勢,他認為移動互聯業務“是一個無處不在的盒子***智慧手機***,搜尋業務一觸即發,它將取代手機作業系統,並會顛覆性的改變網際網路產業生態”。2011年百度已經著手在無線網際網路方面進行一些積累和鋪墊。

  2011年12月22日,百度釋出了移動·雲戰略,共分為三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核心產品為代表。第一個階段是百度·易平臺,這是在端上的體現;百度已與戴爾合作釋出了首款基於“百度·易”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令百度成為了蘋果和谷歌Android的競爭對手;第二個階段是形成雲生態系統;第三個階段則是百度雲作業系統,即雲和端的深度整合。

  追趕者的腳步

  “超越百度的不會是第二個一模一樣的搜尋。”

  百度必須加速快跑,因為在它的背後,還有一批競爭者在拼命地追趕。易觀的一份報告中幽默地調侃道: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巨集可能將越來越難睡著覺,因為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開始覬覦百度的搜尋市場。

  騰訊發起新一輪大規模的搜尋營銷活動,新浪借勢微博搜尋興風做浪,搜狗憑藉搜尋+瀏覽器+輸入法的整合效應迅速上位開始盈利,淘寶的一淘正在改變“淘寶客”的選擇,這些只是變化的開始。

  在官方公佈的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分拆1年的搜狗業務收入為1840萬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244%,首次突破億元人民幣大關,併成為繼百度之後第二個盈利的中國搜尋引擎公司。

  搜狗CEO王小川認為,搜狗的強勁增長得益於“輸入法-瀏覽器-搜尋”的三級火箭模式,客戶端成為搜尋的重要***。搜狗以覆蓋全網的輸入法作為切入點並大獲成功,目前搜狗在輸入法領域的市場份額已達83。6%,與騰訊QQ、360防毒軟體成為客戶端三強,為後來的瀏覽器之戰佔領一個堡壘。

  “超越百度的不會是第二個一模一樣的搜尋,”奇虎360董事長兼CEO周鴻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比如我們做的導航站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推薦引擎。***名人名言

  針對搜尋領域的未來發展,王小川稱,搜尋的未來,在於手機搜尋和推薦引擎,而且不會是搜尋框輸入關鍵詞這種形態。搜狗已研發半年的“探索引擎”日前開始內測,其實質是一種新型個性化搜尋推薦技術。

  業界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了群雄的不同底牌:百度搜索排第一但沒瀏覽器;360瀏覽器排第一但沒搜尋;搜狗搜尋和瀏覽器都排第二,且漲勢凶猛;騰訊兩者都有但排名較後,但企鵝的IM***即時通訊工具***端卻無人小覷;一淘背靠阿里巴巴,馬雲的電子商務帝國對搜尋決不會輕言放棄。隨著群雄混戰,百度的壟斷利潤很可能被分食掉一大塊。

  小乘度己大乘度人

  大乘、小乘是佛教裡的一種比喻,大乘喻能渡無量眾生,小乘喻渡少數眾生,大乘與小乘的某種區別就在於覺悟境界的高低。

  “倘若知識和資訊是一個海洋,百度其實是一艘船,而且是一艘大船。百度不僅要度己,更應該度很多人——從此岸到彼岸,從無知到有知,從片面到全面,從一個點到很多點,從成功走向成功,”百度集團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這樣定位百度的價值。

  客觀說,搜尋引擎天生就具備了“度人”的屬性,因為它是一種免費的、高效率的工具,它為上億網民引向最佳去處。百度的一位副總裁曾不無驕傲地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百度本身就是一項最大的公益”。

  但企業畢竟不是公益組織,盈利是前提,否則,自己都度不了何談度人?於是,百度核心的商業模式“競價排名”應運而生。2001年年底之前,超過800個網站加入百度的競價排名聯盟。競價排名讓百度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確實盤活了一大批中小網站。

  “除了百度,現在還沒有哪家‘媒體’管理超過了300家以上的中小企業推廣客戶,很多‘媒體’不願意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一是中小企業投入的營銷費用很少,二是‘媒體’的內容空間有限,而且管理的難度太大。”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說。

  即便如此,百度的商業模式也存在著不容迴避的疏漏,媒體的質疑及同業的反擊皆來源於此。如果過多地強調商業利益,那麼搜尋的結果將註定與真實、公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度人與度己之間,百度需要做出智慧的選擇。

  李彥巨集曾先後在北京大學、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學習,又有在美國華爾街及矽谷的6年工作經驗,因此百度的文化中帶有明顯的中西和璧的氣質。比如,百度的命名來自中國古代一句著名的詩詞——“眾裡尋他千百度”,百度內部所倡導的“工程師文化”則帶有明顯的矽谷標記,而百度“度己度人”的價值觀更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一種解讀。

  “認準了,就去做,不放鬆、不動搖,”過去的12年,李彥巨集專注搜尋踐行著這12字管理理念。但也有人質疑,最近幾年百度幾乎沒有推出過任何有想象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反觀網際網路第一方陣中的另外幾位,馬雲在穩步培養淘寶商城和一淘,尤其是一淘,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電商領域搜尋引擎的殺手;而馬化騰,不緊不慢地跟在“微創新”們屁股後面,冒頭一個拷貝一個,也就殺死一個;曹國偉則有新浪微博。李彥巨集在搜尋領域的優勢能持續多久?

  個性雖然內斂,但骨子裡,李彥巨集是個頗為驕傲與自信的人,在過去的40多年裡,有太多的成功可以註解他的自信。李彥巨集深知,身處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行業,變是一種常態,而如何跟上時代變化的腳步,李彥巨集有一套自我檢測的方法。每隔兩年,李彥巨集就會重新問一遍自己有關百度發展的幾個最重要的問題,比如企業戰略、市場機會、盈利模式等等。“如果答案跟兩年前是一樣的,意味著企業可能被邊緣化。”李彥巨集說。

  2012年,百度將在移動互聯市場投以重兵,掀起一起新的戰爭。

  

的還:

1.自學成才的

2.中外名人勵志故事四則

3.古今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4.精選中外名人小故事

5.中外名人小時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