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傳統故事

  彝族,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彝族年來歷傳說

  很早以前,山上住著一戶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說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幹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說:“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

  弟兄三人按天將說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蕩蕩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裡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裡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著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穫了三吊穀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穀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

  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曆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

  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現在彝族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

  :三寶彝族鄉跳腳舞

  晴隆縣三寶彝族鄉的“跳腳舞”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大約500年前,有一富裕人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出嫁時沒有舞蹈、歌聲慶賀,老人感到很悲涼和沮喪,於是就召集族人協商,分工編創幾段舞蹈,並依據農事活動中插秧、喂狗飯、踢雞冠、么鴨出門等生活趣事連串起來,最後將大家編創的舞蹈合在一起,形成了十二節足跳動作,一直流傳至今。

  “跳腳舞”是護送姑娘出嫁時,在堂屋裡“以足傳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舞蹈動作幅度不大,青年男女圍成圓圈手拉手,一般由6至8人或12人為一組,在無任何伴奏的情況下起舞,主要是通過足、膝、髖等關節的伸縮運動變化和腳掌互擊、踏地而發出節奏。

  “跳腳舞”十二個動作由插班、翻腳板、轉腳尖、打腳板、踢腳、背靠背、喂狗飯、踢雞冠、鴨浮水、撒克膝、垮山步和男左女右等組成,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舞蹈語彙中可以窺見古代彝族人民在農業、畜牧業、家禽飼養業等方面的發展,體現了彝族古老的歷史文化和彝族本土文化的內涵。

  現今,彝族“跳腳舞”已納入三寶學校的課堂教學,學生一般從8至12歲開始學習,由民間藝人教授,並逐步加進笛子、月琴等樂器和人聲演唱作伴奏。目前,三寶學校已列為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專案學校,同學們說,他們非常喜歡跳腳舞,跳舞時感覺心情愉悅。

  :彝族插花節的傳說

  每年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節,又叫馬纓花節。它是怎麼來的呢?

  很久以前,整個世界洪水連天,淹沒了土地,世界上只剩下了兩兄妹,他們躲在一個大葫蘆裡,葫蘆口用蠟封住。這個葫蘆在洪水中漂流了許多天,也不知漂到什麼地方。有一天,洪水開始退了,露出了山頭,樹梢。這個葫蘆落到一棵大樹丫杈上。老鷹在山頭飛翔,它聽到葫蘆裡的聲音,那是人種在裡面啊!老鷹把葫蘆抓了起來,把它放在山頂上。現在葫蘆細著腰,那是當年老鷹抓成的。耗子從地下鑽出來,他聽到葫蘆裡的聲音,這是人種在裡面。耗子啃著蠟,把蠟啃通了,葫蘆裡出現一股光芒。兄妹倆順著光爬了出來。在荒涼的世界上,只剩下他們了。

  金龜老人來到兄妹面前說:“為了傳人種,只有你們結為夫妻了。”兄妹倆回答說:“一個父母生的,怎麼能夠成親?”金龜老人吩咐說:“人種只有你們兩人,你們一定要成親。”兄妹二人很為難,哥哥想了一個注意,說:“我們倆各在一方燒一炷香,問問天公地神,如果香菸升起來繞在一起,我們才能成親。”結果,香菸升起來,真的繞在了一起,但是妹妹堅持不肯成親,哥哥又說:“我們兩人各在山頭滾磨,如果兩盤磨攏在一起合起來,我們才能成親。”他們又按照這樣辦了,結果兩盤磨不偏不倚合攏在一起。那是,妹妹仍舊不肯成親。妹妹說:“我們在滾一次簸箕,如果兩個簸箕不偏不歪,面對面合在一起,才能成親。”結果兩個簸箕果然合在一起了。金龜老人說:“你們還有什麼可說,就成親吧。”妹妹再試也沒有用,又說道:“沒有父母之命,沒有媒為證,怎麼能夠成親。”金龜老人回答說:“這陣人煙已經滅絕,那裡找人?你看那棵松樹就是你的父親,那棵萬年青就是你的母親,那邊那棵梅樹就是你們的媒人。你們就成親吧。”兄妹倆再也堅持不住,為了傳下人種,他們終於結成了夫妻。

  過了十二個月,妹妹有了身孕,生了一胎,可惜不**形,是個肉團。怎麼辦?妹妹埋怨哥哥,哥哥埋怨金龜老人。這時金龜老人又出現了,他笑嘻嘻地前來向兄妹倆賀喜:“你們已經產下人種了。”說罷,抽出寶劍,一劍劈開肉團,出現五十個童男,五十個童女。那一張包著人種的肉皮還流著血呢,金龜老人用劍一挑,甩在旁邊的一棵小樹上,從此這棵樹就開出了紅彤彤的馬纓花。這天正是農曆二月初八。

  五十個童男童女出生以後,妹妹一個人怎麼哺育這些孩子呢?這時,飛禽走獸都來幫忙,它們把孩子一個個都領走了。我們彝族就是野馬奶喂大的,所以我們彝族現在不吃馬肉。五十個童男童女長大後相互婚配,就是今天彝族、漢族、苗族、回族、藏族、白族、傣族等幾十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是同一個父母的後代。

  五十個童男童女長大後,找不到自己的爹孃,就一齊出發尋找。

  他們遇到的第一件東西是土蜂,他們問道:“土蜂弟弟,你看見我們的爹孃了嗎?”土蜂嗡嗡地飛來飛去,不理睬人,有一個人用樹枝把它打下來,腰也斷了。另一個人又把它拾起來,用馬尾繫好讓它飛去。從此,土蜂成了細腰桿,見人就叮。

  第二次遇到的是松樹,他們問道:“松樹爺爺,我們的爹孃那裡去了?”松樹不耐煩地回答:“我沒有看見,什麼爹孃,我肩膀倒下來就把他們壓死了。”人們說:“好,等人丁興旺起來,你長一棵就砍一棵。”所以,今天造房子都用松樹。

  第三次遇到的是棕樹。人們問道:“棕樹哥哥,你看見我們的爹孃了嗎?”棕樹回答:“沒看見,要是看見,就剝了他們的皮。”人們說:“哼,有一天人多起來,肯定要剝你的皮。”所以,現在每年都要剝一層棕樹的皮。

  人們又繼續向前走,遇到一棵羅漢杉,人們問道:“羅漢杉大哥,可見我們的爹孃?”羅漢杉回答說:“剛才還在這裡乘涼呢!”人們高興起來,爹孃找到了,人們感謝羅漢杉說:“謝謝你,將來你斷了枝,被砍倒了,根還會再發起來。”因此,現在即使羅漢杉只剩下一點仍舊會再發芽。

  人們又繼續向前走,遇到一個小蜜蜂,人們問道:“小蜜蜂,你可看見我們的爹孃?”蜜蜂說:“剛從那個丫口過去。”人們高興地說:“好心的蜜蜂,今後人們繁衍起來,你就同人們一起住吧。”蜜蜂回答說:“那太好了,如果我能和人一起居住,我每年還要給人上一點糧呢。”所以,現在每年人們要割一次蜂蜜。

  人們追到水塘邊,遇到一棵楊柳,問道:“楊柳姐姐,可見到我們的爹孃?”楊柳回答:“看見了,剛才還吃水。”人們興奮地說:“好心的楊柳,你一定會有好結果,處處生根發芽。”從此,楊柳樹十分好栽,怎麼插都能活。

  人們又不停腳的往前趕,可惜始終沒有遇見他們的爹孃,只是在山坡上看見了遍山紅彤彤的馬纓花,他們就在開滿馬纓花的地方定居下來。

  每逢農曆二月初八,是我們彝族的節日。這一天,男女老幼一齊跳舞,唱山歌,還要殺雞煮肉慶賀,把,馬纓花插到各處,這就是馬纓花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