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顏色菊花的花語和寓意

  菊花是代表長命、吉吉祥歡喜的花,大家在居家插花、贈送親朋、甚至在婚禮上都可以挑選菊花。不同顏色的菊花,寓意也不一樣。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不同顏色菊花的花語,僅供學習參考。

  不同顏色菊花的花語

  菊花花語:清淨、高尚、思念、成功

  菊花花語:清淨、高尚、思念

  黃菊花花語:青雲直上

  白菊花花語:悼念、實在坦白

  紅菊花花語:我喜歡你

  翠菊花花語:追想、可靠的愛情、請信任我

  春菊花花語:為愛情占卜

  冬菊花花語:分別

  天人菊花語:聯合

  萬壽菊花語:友誼

  金盞菊花語:哀痛妒忌

  富有菊花語:富有榮華、茂盛昌盛

  矢車菊花語:纖細、高雅、獨身的美好

  麥杆菊花語:永恆的記憶、描寫在心

  鱗託菊花語:永遠的愛

  瓜葉菊花語:快樂

  六月菊花語:分別

  太陽菊花語:熱心、生機

  波斯菊花語:野性美

  大波斯菊花語:少女純情

  法國小菊花語:忍受

  藍色水菊花語:善變頑固無情的你

  雛菊***延命菊***花語:開心、美好、純真、單純、平和、期望、佳人

  非洲菊***扶郎花***花語:奧祕、振奮、有意志、適應力強

  紅色天竺葵花語:你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

  粉色天竺葵花語:很快樂能陪在你身邊

  菊花花語:清淨、高尚、思念

  將菊花的花語界說為清淨、高尚、思念,菊花自古即是文人志士描述自個隱居山林的一種標誌,它通常代表著一個人與世無爭的心境。菊花有思念的花語,是因為,每每紀念逝去親人的時分,咱們會獻上一束金黃色的菊花,以表達咱們的哀思。

  菊花的傳說1

  很早很早以前,在河陽城東,也就是現在張家港港口鎮附近,靠三丈浦的虞家浜旁邊,住著一家姓虞的人家,丈夫早死了,只剩下寡母孤女三口人,大女兒叫美姬,小女兒叫美人。老母親會用菊花釀酒,她釀的酒特別清香、醇甜,喝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她一家就靠釀酒賣酒度日子。

  兩姐妹成年後,都出落得十分漂亮,又喜愛琴棋書畫,只是兩人的性格卻大不一樣,美姬性格溫柔,生來一副好喉嚨,唱歌唱得比黃鶯還好聽;美人呢,性格剛烈,喜歡舞刀弄槍,她受過異人的傳授,練會百步穿楊的柳葉飛刀,百發百中。

  古代一個女子,為啥獨獨去練武功呢?說起來有段原因。原來,這姐妹倆的父親是周朝仲雍的後代,世代封居吳下河陽,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派秦將王翦佔領三吳,她們的父親就是被王翦殺死的。美人生性剛烈,她苦心練柳葉飛刀,是為了報殺父之仇。

  這一年春天,秦始皇南巡,打算到會稽山去晉謁禹陵,美人打聽到秦始皇已到了古丹陽,不久就要經過河陽驛道,便準備行刺秦始皇。這一天,虞美人瞞著母親和阿姐,一個人悄悄來到了驛道旁邊的竹林裡,等候秦始皇,等呀等呀,等了兩天兩夜,也沒有看到秦始皇的車隊的影子。

  到了第三天,天剛亮,就聽見驛道上“踏踏踏”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傳來,睜眼一看,只見一大群武士騎著高頭大馬,個個手執長鞭,一路奔來,看見行人就是一鞭子,嘴裡還吆喝著:“快退!快退!沿路十丈之內,不準閒人停留!”原來是替秦始皇淨道的。

  虞美人一聽,心想壞了,十丈開外,就是飛刀射中了,還有啥力道,秦始皇也死不掉,得趕緊另想別法。她馬上騎馬從小路朝前趕,奔了十幾裡,看見驛道旁邊有棵大白果樹,長得又高又大。好,這棵樹樹葉很密、正好藏身,離驛道又近,飛刀一出手,秦始皇必死無疑。主意一定,她把馬扣到遠處,回來再飛身上樹,藏在樹椏杈上。

  不多久,秦始皇的車隊就來,從高處望去,只見旗幟如林,前頭是一排排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和衛隊,中間有三乘六匹馬拉的馬車,馬車上都罩著幔帳,弄不清哪一乘是秦始皇乘的。虞美人正在為難,巧哩!只見中間一乘馬車上,有個人撩開幔帳向外張望,從這人的穿著看。很像皇帝。虞美人想,機不可失,立刻大喊一聲:“還我父親!”連發三刀,白光閃過,只聽車裡“啊”的一聲,車隊頓時大亂四處響起了“捉刺客”的喊聲,虞美人乘亂就逃走了。

  虞美人總以為秦始皇已經死了,父仇也算報了。那曉得,過了一陣,又聽到秦始皇在會稽山祭禹陵的訊息,才知道自己刺殺的是一個假秦始皇。母女三個怕秦始皇派人來搜查,就流落到泗沭一帶去避難。

  在那裡認識了也喜歡舞槍弄棒的好漢項羽,母女三人回到吳下後,不久項羽又避難到吳下,兩家都與秦始皇有仇,項羽喜歡聽美姬操琴,就娶美姬為妻子。後來,項羽殺了吳郡太守殷通,在河陽山喚英臺起兵造反,美姬也跟著胡軍北上,虞美人和母親仍舊留在吳下。

  項羽和虞美姬中了韓信十面埋伏之計,雙雙死在烏江,劉邦建立了漢朝。虞美人母女發誓不吃漢糧,不多久就死了。族人把她們葬在河陽南面的三丈浦旁邊。說也奇怪,過了一年,墳上就長出了兩枝菊花,一枝開的花是金黃色,一枝開的花是血紅色。傳說,早先的菊花,一過霜降,花瓣也會一片片落下來的。可是這兩枝菊花就是過了霜降,它們還傲霜挺立,不落花瓣。從此以後,菊花就不再落英了。

  後來,後人為紀念虞家姐妹,就把這裡稱為美姬墩;把虞美人飛刀刺秦皇的地方稱為大義。

  菊花的傳說2

  菊花,在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從中國駛出一條大船,載了12個貴族童男童女,為尋找長生不老藥面遠航***。

  作為交換,他們攜帶最為貴重的物品—金菊花。後來大船遭遇了風暴,被衝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被迫在那裡住下,繁衍子孫,並在島上種下了金菊花。

  之後那裡的人們就自稱“日本帝國”。日本國旗上被大家誤認作太陽的圖案實際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徵符號也是一朵16瓣菊花。

  菊花的觀賞價值

  賞菊,一直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習慣,遠從古代的京都帝王宮廷、官宦門第和庶民百姓,近至當今中國各城市的人民群眾,每年都在秋天舉行菊花會、菊展和菊式等各種形式的賞菊活動。北京植物園每年秋季都會舉辦賞菊活動。廣東省中山縣小欖鎮菊花會始辦於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延續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菊會之一,人數最多時可達一百萬。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