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名的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是中國古代人們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樣式,帶有濃厚鮮明的民族性,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與借鑑!

  篇一:百鳥朝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像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但它有一個優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裡。

  這有什麼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都餓的頭昏眼花,快支撐不下去了。這時,鳳凰急忙開啟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篇二:伏羲降龍的故事

  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裡有個深水潭,人們都靠潭裡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

  有一天夜裡颳起了大風,颳得樹倒屋塌。原來有一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鑽進了深潭裡。它吃人吃畜生,害得百姓往外地逃。

  人祖爺伏羲正在八卦臺推算八卦,掐指算出這個事情。他拿起青龍柺杖,說聲“變”,青龍柺杖變成了一條青龍。

  伏羲騎著黃龍來到深潭邊兒,青龍又變成柺杖。

  伏羲從身上掏出個小銅鍋,用火石打著火用柴草燒起來,燒一個時辰能燒乾四海的水。

  黃龍頂不住,變個老頭兒從潭裡鑽出來,指著伏羲問:“我跟你沒冤沒仇,你為啥來害我?”說著,還要拼個你死我活。

  伏羲說:“小小惡龍,還不跪下認罪,看我要你的命!”

  這時,老頭兒現出了黃龍原形,張牙舞爪,口吐黑氣,直向伏羲撲來。伏羲不慌不忙,拿起青龍柺杖迎了上去。這青龍柺杖是老天爺送給伏羲的,不管遇上啥妖怪,只要用它去打,沒有打不勝的。

  黃龍不知道這柺杖的厲害,一個勁地往伏羲跟前躥。伏羲一柺杖打在黃龍身上,打得它鮮血直流。黃龍害怕了,眼看鬥不過伏羲,趕緊朝東逃竄,拱到東邊的大海里。

  黃龍經過的地方,拱出一條曲裡拐彎的大溝,這就是黃河。

  篇三:女媧昇天的故事

  女媧歷盡辛苦,好不容易把天補好、把地填平了,使災禍平息,人類又獲得了新生。大地上欣欣向榮,春夏秋冬依序而過,天氣隨季節的變換而發生改變。世界上的惡禽猛獸相繼死去,剩下的也都改變了性情,非常馴善,成了人類的朋友。

  人們豐衣足食,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人們把吃不完的糧食放在田間地頭,根本無須放到倉庫裡,因為人人都有,誰也不會去拿別人的。剛生下來的嬰兒,人們乾脆就把他們放在樹上大鳥的巢裡,孩子和鳥兒一起玩耍,睡在鳥巢裡,樹被風兒吹得搖來擺去,就像天然的搖籃一樣。老虎豹子也不傷人,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扯著它們的尾巴玩。就連人們踩在大蟒身上,它也只是打個滾翻到一旁去,根本不會對人的行為動怒。那時,可真是人類的“黃金時代”。

  女媧看到自己創造出來的人類生活得如此美好,很是欣慰。為了讓人類能更快樂些,她還製造了一種叫蘆笙的樂器。這種蘆笙一吹便可以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來,它的形狀像鳳鳥的尾巴,有十三隻管子,插在半個葫蘆裡面。女媧把蘆笙送給孩子們,孩子們一吹起它,便會禁不住跟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起來,有了蘆笙,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了。

  女媧製造的蘆笙,時至今日還有人在吹奏著。在我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這種蘆笙與青年男女們的純真愛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每年的春天,當桃花盛開的時候,在月光明媚、天朗無雲的夜晚,人們便來到平坦的地面上,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吹起悠揚的蘆笙,圍成圈子,唱歌跳舞。他們或是兩人對舞,或是男的吹著蘆笙在前面引導,女的搖著響鈴在後面跟隨,跳到情投意合的時候,便成了最親密的人。

  女媧看到人類安居樂業了,忽然感覺到了勞累,需要休息休息了。於是,她登上雷車,駕起飛龍,讓白螭在前面開路,讓騰龍在後面跟隨,黃雀簇擁著她的車子,天地神靈前呼後擁地圍在她車子周圍,護送著他上天去了。

  女媧這時十分欣慰,她回想著自己所做過的一切:用黃泥創造了人類,給大地帶來了生機,使自己不再孤獨寂寞,歷盡千辛萬苦補天、填地、殺黑龍、收洪水……在回憶中,她乘龍駕雲,不知不覺間已升到了九重天頂。進了天門,來到天廷,向天帝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報告了一遍。

  從此以後,女媧便在天廷住下了!她像位隱士一樣悄悄地生活著。她從不居功自傲,更不炫耀自己的功績。她把這一切都歸功於大自然,她覺得自己只不過是順應著自然的意願,為人類做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事情。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