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的小學作文素材

  成長是一道坎,一道關,但是成長就是這樣,你得接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所有,然後無所謂懼的長大。帶著一種無悔的心情悄悄地長大。歸根到底,成長是一種幸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成長作文素材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成長要遠離陰影***"永遠走出監獄"***

  法國詩人散文家讓·熱內,生於1910年,襁褓中被父母拋棄。15歲時,他因偷了一件小東西而被作為盜竊犯送進兒童教養院,從此發誓要終生行竊,向社會報復。二次世界大戰前,他蹲遍歐洲的少兒教養院和拘留所。之後,他被帶進上流社會。在一個名叫奧裡沃爾的社會組織負責人鼓勵和幫助下,1945年,35歲的讓·熱內開始發表小說和劇本。他曾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講:他勤奮寫作,是為著"永遠走出監獄"。這個曾是竊兒的監獄常客,獲得了1983年度法國文學大獎。

  成長也需要激勵***一位姑娘的批評改變了格林尼亞***

  法國的維克多·格林尼亞出身於有錢人家,自幼生活奢侈,不務正業,人稱他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格林尼亞意外地受到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的羞辱。姑娘對格林尼亞說:"請站遠一點,我最討厭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了視線!"驕橫的格林尼亞生平第一次遇到別人對他的蔑視和冷遇,他怒不可遏。可是這令人無地自容的恥辱並沒有使格林尼亞失去理智,他像一個昏睡的人被猛擊一掌後突然清醒過來一樣,開始對自己的過去產生了悔恨之情,他留下一封家信,悄悄地離開家鄉。信中寫道:"請不要探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出一些成績來的。"此後,他潛心於學問,在導師巴比埃的指導下研究金屬鎂所引起的有機合成反應,創立了格林尼亞反應。這一成就,使他於1902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教導***塞曼迷途知返***

  荷蘭一次海壩決堤,人們從洪濤中救出一位拼命掙扎的臨產的婦女,這人就是後來榮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彼得·塞曼的母親。塞曼進大學後,被花花綠綠的城市生活迷惑了,追求穿著遊樂,物理竟不及格。母親看到他的成績單,百感交集,淚流滿面地說:"早知你是這樣一個平庸之輩,我當年真不該在洪濤中拼命掙扎!"母親一番話使塞曼暗暗下了急轉向上的決心。畢業時,塞曼成績優異。31歲時,他在老師的幫助下,在物理學上取得了重大成績。1902年,他和老師同時獲得諾貝爾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