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四個全面

  ?四個全面,分別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四個全面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報告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的時間表,以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具體內涵。

  2、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對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黨的中央全會第一次專門研究法治建設。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會同時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任務、佈局進行了全面部署。

  4、全面從嚴治黨

  從公開的新聞報道看,這6個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屬首次。但其主要精神在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的講話中體現出來:今天這個大會,是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對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党進行部署。”

  四個全面的歷史意義

  “四個全面”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國家一以貫之的主題。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緊緊扭住這一主題,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兩年多來,依據的戰略部署和全面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國夢的奮鬥目標,我們黨牢牢把握“四個全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漸次展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展現出治國理政的系統邏輯和主線軌跡。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實踐基礎。“四個全面”的提出,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不是頭腦中先驗的構想,而是來自於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的實踐要求,依據於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一是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突出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目標牽引;二是要解決好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特別是利益固化問題,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動力機制;三是要解決好治理方式不相適應、人治傳統根子很深的現實矛盾,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路徑選擇;四是要解決好“四風”氾濫、腐敗嚴重的緊迫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全域性樞紐。這些矛盾總起來說,就是民族復興目標與前進道路障礙的矛盾。“四個全面”的提出,基於矛盾的邏輯、問題的邏輯、實踐的邏輯。清醒認識主要矛盾,才有“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集中推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步步構建。準確把握主要矛盾,就能對“四個全面”的現實根據有充分的理解,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四個全面”是新形勢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科學綱領。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基本要義。“四個全面”的基本思想,已存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存在於精神之中。同時,“四個全面”包含著新的重要內涵,也就是把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保證綜合一體,拎起了全面建設、創新發展的綱,凸顯了開創未來的新視野新高度;以一種新概括表述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籌劃,描繪了系列重要講話的主要輪廓,展現了統籌全域性的新思路新方式。“四個全面”的顯著特徵是全面推進。當代中國發展的系統性耦合性更為增強,國家總體與各個領域都是如此。因此,每個方面都要注重全面性,“四個全面”的整合又構成了“一個全面”,即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四個全面”的鮮明風格是攻堅克難。無論是全面小康、深化改革,還是依法治國、從嚴治黨,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既是關鍵也是瓶頸,必須不迴避、不畏懼,動真格、見實效。要以“四個全面”為基本線索,深入學習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掌握包含其中的“四個全面”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領會“四個全面”蘊含的思想方法、領導藝術和精神風範。

  深入領會“四個全面”的系統邏輯。“四個全面”自身構成一個體系,這就是“一個目標系統、三個支撐系統”:全面小康是目標系統,動力系統、治理系統、領導系統是支撐系統。“四個全面”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系統緊密相連,是總佈局與總方略、社會結構與社會動力、現代化道路與中國道路、制度建設與政黨建設、治黨治國與強軍興軍的有機統一。“四個全面”在系列重要講話中既是組成部分,又是主體框架,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四個全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創新,其理論和實踐價值,將隨著思想的深化、實踐的拓展而更加彰顯。“四個全面”是堅持問題導向的成果,不是一個完成的封閉的體系,還會在迴應和解決新的矛盾問題過程中,產生新思想、形成新表述、引領新實踐。

  首次集中闡述“四個全面” 宣示治國理政全新佈局

  2月2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在開班儀式上講話中集中論述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邏輯關係,引發媒體和社會各界關注熱議。就此,記者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許耀桐分析認為,這是首次在正式講話場合集中闡述四者關係,宣示了“四個全面”已成為以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新佈局。

  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開班儀式講話中指出,黨的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域性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他談到,這個戰略佈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論述四者之間的關係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三個“全面”的關係,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首次在正式場合宣示治國理政全新佈局

  在公開報道中,首次將“四個全面”並提,是去年12月在江蘇調研考察期間。他當時強調,“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在此前“三個全面”基礎上,增加了“全面從嚴治黨”。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說,此次集中闡述“四個全面”更具深意。許耀桐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初舉辦省部級領導幹部研討班,把中央領導和“封疆大吏”召集起來,學習培訓達成共識已成慣例。在這樣一個非常正式帶有部署整體工作性質的場合,第一次集中地闡述了四者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正式的宣示,宣告'四個全面'成為以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新佈局”,許耀桐認為,“四個全面”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完整,趨於成熟。

  “全面從嚴治黨”是點睛之筆

  許耀桐分析,“四個全面”宣示了“四個全面”已成為以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全新佈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整個國家要實現的近期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推進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一個根本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去年底考察江蘇的時候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這是點睛之筆、神來之筆。如果沒有這一筆,其他都不能實現,有了這一筆其他就都鮮活起來。

  許耀桐說,“四個全面”是任兩年多來,經過醞釀、深思熟慮形成的。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思路,非常鮮明地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比籠統地談“治國理政”更為具象、接地氣。

  “全面”二字型現繼往開來,利於鼓舞士氣

  建設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等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方略,已為歷屆中央所重視強調。為何以同志為的新一屆黨中央要特別強調在都冠以“全面”二字,並強調“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許耀桐認為,之所以在這些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一方面是一種延續性,是對以往方向、路線的一脈相承,表明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沒有另起爐灶,否定過去;另一方面,“全面”並非輕描淡寫,可有可無。“全面”就是要覆蓋面更廣,不可能留有死角、達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強了力度深度廣度。這兩個字非常提氣,給人勇氣和信心,鼓舞士氣。許耀桐說:“這裡兩個字加得非常必要,表明我們在新的起點上,要開創一個全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