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市場營銷案例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身體和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體育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大,運動品牌產品成為人們運動休閒時常用的裝備配置。為此,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1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大環境正在發生鉅變,消費者對運動產品的需求從功能性轉向科技感、設計感,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必須在產品、營銷等多個維度創新,才能最終贏得市場。-鄭捷

  然而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條件下,安踏還是取得了令人稱讚的成績。2015年6月30日,公司收益增加24%,達人民幣51.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亦創下歷史新高至46.6%,毛利達人民幣23.8億元,經營溢利人民幣12.6億元。

  2015年安踏的另一個成績是豐富並補全了核心產品品類。籃球方面,安踏成功簽約勇士隊新星克萊·湯普森,由湯普森、加內特、隆多、帕森斯、斯科拉組成的安踏“實力無價戰隊”基本成型,再加上和NBA達成戰略合作,讓其在籃球市場的影響力得到了極大提升。跑步方面,安踏釋出了“你就是跑者,RUN WITH ME”跑步戰略,將科技創新成果帶給廣大的跑步愛好者,安踏和陳盆濱合作的挑戰100活動,以及安踏打造的Challenge100專業跑鞋吸引了大量關注,受到很多消費者追捧。足球方面,安踏釋出“只管去踢”足球戰略。

  在傳播層面,安踏利用自有的體育資源,結合重大賽事,做了一系列推廣。例如,在NBA總決賽期間,勇士隊和湯普森的出色發揮,讓湯普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了極大提升。安踏乘機推出湯普森廣告,在電視、網路等媒體投放,同時線上下店鋪推出相關促銷活動,並通過社交媒體活動,吸引消費者互動。我們的銷售資料顯示,這樣的營銷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同時安踏作為中國奧委會的合作伙伴,擁有24支國家隊資源,將會在奧運期間做出一番成績。這既使一次機會,也是一次挑戰好的營銷就要去研究消費者的各種變化,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真正需要什麼,只有創新才能吸引關注,只有創新才能做出成績。

  篇2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看,雖然沒有拿到金牌,卻引發全民討論的“洪荒少女”傅園慧無疑是本屆奧運會的最大贏家。

  傅園慧的走紅恰恰也體現在奧運營銷方式的微妙轉變——在里約,奧運營銷的遊戲規則正被全球幾十億的手持“螢幕”打破。相比於金牌,顯然大家更關心奧運的本身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更樂於針對一個話題進行全民互動,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熱門話題。

  有人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無互動不營銷。事實上,早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社交媒體已經“嶄露頭角”。

  彼時,國際運動品牌耐克給國內品牌給出了生動的一課。2012年8月7日,110米跨欄賽場,劉翔摔倒在地黯然退賽。15分鐘後,耐克官方微博即“出手”,圖片配搭文字,24小時之內被網民轉發近13萬次,並收到26000多條評論。

  其實,奧運營銷就像大海行船,及時把握風向,才能一帆風順。這一次,如果里約奧運營銷也有獎牌榜的話,那麼安踏響亮的口號——“去打破”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8月9日,當孫楊在200米自由泳奪冠,用成績迴應霍頓後,安踏官方微博發出的GIF動圖和“勝利是最快的反擊”的文字,一天後閱讀量就達130多萬;10日的呂斌事件中,安踏貼出“拳頭能解決的問題,請別用權力”,配以他流淚跪地親吻拳擊臺的圖片,當晚閱讀量就達203萬,圖片點贊數為2萬多個……

  諸如此類的營銷事件安踏做了很多,也讓業界驚呼這一波的奧運營銷“太不安踏”,其文案水平和對焦點事件的精準把握,已經直追寶馬、耐克等公認的事件營銷高手,讓安踏的品牌口碑深入人心。

  安踏品牌管理中心高階總監朱敏捷認為,奧運即時營銷要抓住的,不能只是勝利和金牌,更重要是跟消費者的相關度。“不能跟觀眾、使用者和消費者的興奮點結合,就會失去認同。”因此從設計到文案,安踏都追求視覺效果強烈的、帶語感的、有Feel的,力求進入年輕消費者的語境,語言上避免說教,而是傳遞直擊人心的核心資訊,產生共情。截至目前,安踏“去打破”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已達1.2億,討論超26萬次。

  在銷售“戰場”上,安踏通過線下終端店鋪和線上電商平臺同時發力,積極把品牌力轉化為銷售力。如終端店鋪奧運主題的延展,奧運定製商品的售賣、領獎服及比賽裝備的展示、店內形象的包裝、圍繞奧運會的主題活動等等;線上與天貓、聚划算、京東等各大平臺合作,舉辦超級大牌日、超級運動會等大型活動,打造話題商品並獨家發售,實現產品的落地,與網友共享奧運榮耀。

  當然,愈演愈烈的奧運營銷並不能給企業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里約奧運會前夕,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接受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說:“奧運會期間,品牌的曝光率能立即提高銷售這是一種誤解,奧運營銷主要是對品牌長期的發展、對消費者的認同有很大的貢獻,這是長遠的好處。”

  7年前,安踏成為中國奧委會合作夥伴,迎來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此後,安踏多次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打造領獎和運動裝備,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一次又一次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成功超越了李寧。2015年,安踏突破111億元,成為首個業績破百億的中國運動品牌,李寧卻只有70.89億元。里約奧運開幕前夕至今,安踏體育的股價一路從16港元飆升至21港元,總市值大漲百億超500億。這也是資本市場對於安踏長期深耕奧運資源的一種認可。

  對這些企業而言,安踏的成功是有跡可循的範本,而在奧運營銷的商業“變局”中,只要善於抓住關鍵點,懂得把握和利用機會,才有可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篇3

  在廣州亞運會上,安踏開展了以領獎裝備贊助權益為核心的體育營銷活動。其中的一些營銷經驗值得營銷人士或企業吸收和借鑑。

  安踏與中國奧委會牽手成為2009-2012年中國奧委會體育服裝合作伙伴、中國體育代表團合作伙伴。因此,在2009年到2012年之間,安踏擁有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裝備贊助的整體打包權,這預示著在各大國際賽事中,只要中國運動員獲得獎牌,安踏的領獎裝備就將與他們見證國旗的升起。

  體育營銷的精華在於可以將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個性成功地嫁接到產品品牌上,但是對於更多的體育用品品牌而言,在體育賽場上的曝光頻率也是體育營銷尋求的效果之一。

  在廣州亞運會上,當身著安踏領獎服的中國健兒出現在電視熒幕、報刊雜誌、網路資訊時,安踏得到數以萬眾的曝光。

  深諳這種體育營銷的安踏跟中國奧委會和中國體育的密切聯合,除了廣州亞運會,安踏還要為溫哥華冬奧會、倫敦奧運會等十餘項大型賽事的中國軍團提供領獎裝備。

  按協議規定,除了訓練和比賽外,運動員出席其他所有場合都需要穿著代表團的官方服裝,而這些服裝上都印著醒目標安踏標識。

  安踏把領獎裝備資源充分拓展到了門店,與終端消費者直接接觸。全國7000多家門店都已經更換 成了亞運主題,有些店鋪的整個櫥窗位都用來展示領獎裝備,再配合店內店外的主題廣告,消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安踏想要詮釋的概念。

  中國奧委會是“無與倫比”的營銷資源--體育用品的品牌和行業地位通常與它所獲取的體育營銷資源成正比。亞運會和奧運會中的中國隊表現是最能征服目標受眾的。

  據悉,安踏一直佔據著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重要位置,領獎裝備的核心象徵意義是什麼呢,它象徵著永不止步的體育精神,是中國榮耀的最佳載體。

  安踏簽約中國水上運動管理中心5支國家隊,又簽約乒乓球世界冠軍王皓和網球明星鄭潔。中國賽艇隊與中國乒壇一哥王皓、網球金花鄭潔合拍“這一刻,為中國”的亞運主題廣告,讓安踏賺足眼球。

  營銷專業人士認為,安踏通過一系列的贊助、代言、廣告等,成為廣州亞運會上高曝光率的體育用品品牌之一。

  無論是在中國運動員頒獎現場還是在體育轉播中插播安踏廣告,安踏都在向觀眾傳遞著一個資訊,安踏與中國體育同步前進!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