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小米公司於2010年4月成立,是一家專注於智慧產品研發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由前Google、微軟、金山等公司的頂尖高手組建,為什麼小米公司會成功,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小米公司成功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小米公司成功的原因

  產品就是一切

  小米常常被批評產品缺乏原創性。他們知道,從中國龐大的粉絲群體中得到的越多,CEO 的明星效應、搖滾音樂會般的產品釋出,以及強大的社交媒體活動產生的無形影響就會越弱。

  產品本身必須成功。這些產品需要與消費者發生直接的聯絡,並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在東南亞和印度,小米已經看見其他國家的粉絲也 給予其產品良好的反應 。

  唯快不破

  小米每週都會對 MIUI 系統進行更新。產品測試者在 Mi 網站上提供的反饋資訊會被定期加入產品之中。這種有紀律的意見聽取及反饋很快就能將使用者變為粉絲,進而將粉絲變為營銷機器。這也幫助小米抵擋了外界批評,並推出了根據使用者需求做出迴應和調整的首批硬體產品之一。

  使用者為中心

  小米通過網路渠道,主要是 Mi 網站銷售產品,從而繞開了線下零售商。這樣的模式創造了有力的一對一關係,使使用者和小米雙方受益。小米可以精確地知曉,使用者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從而直接瞭解如何進行修復和改進。

  小米的客服團隊是公司戰略的中心。他們對待使用者就像是對待朋友一樣,並願意幫助“朋友”解決問題。小米的所有高管都會參與客服工作,從而獲得第一手的經驗,瞭解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必須發展生態系統

  小米沒有能力開發使用者需要的每款產品,並同時開拓國際市場。該公司採用了聰明的方式,鼓勵風投並與風投合作,投資生態系統中的創業公司,從而拓展平臺,向用戶提供更多的低價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創造了價值。這給使用者帶來了統一品牌的體驗,並符合小米和生態系統中其他公司的利益。

  商業模式創新帶來勝利

  小米曾公開宣佈,運營費用***包括銷售、營銷和一般管理費用***約佔總營收的 5%。類似於好事多和沃爾瑪,小米將節約的成本轉化為了產品的低價,同時並未犧牲質量。

  今天,我見到的許多創業公司都喜愛蘋果的模式,即維持很高的毛利率。然而,具有透明度的商業模式和全球擴張戰略更多地關注如何做大蛋糕,而不是利用高利潤率來創造價值。

  分享的精神

  在與聯合創始人和員工分享股票和期權時,小米非常慷慨。儘管公司的 7 名聯合創始人都有能力發展自己的公司,但小米 CEO 雷軍成功將他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實現他遠大的目標。過去幾年時間裡,我曾見過許多創業者,他們對股份非常吝嗇,同時又抱怨難以招募到有經驗的人才。

  目前全球有超過 20 億部智慧手機,其中大部分位於美國和中國。到 2020 年末,全球智慧手機總數將超過 40 億部。這將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而許多使用者將購買“第一臺”各類產品。這比我們通過網際網路看到的更遠大,尤其考慮到,在新興市場,移動技術將迅速普及並帶來影響。

  小米公司相關資訊

  雷軍是執著的商人!小米到底做錯了什麼?

  2016-02-27長期以來,在一些人眼中,雷軍是一個執著的商人,甚至可以用偏執來形容。但與喬布斯不同,雷軍的偏執起於商業,卻也止於商業;喬布斯的偏執則與商業無關。

  商業上的偏執,體現在小米四年多來幾乎未曾改變的套路上:高配低價,再加上軟體層面的體驗,幾乎可以解釋小米1到小米5所有的產品套路,哪怕在每一代產品中玩出的所謂“新花樣”都很少繞出這個範疇。

  這是小米發展至今積累的重要財富。

  2016年3月11日,最近中信資本推出購買小米股權專案曝光,導致小米在進行融資的訊息不脛而走。今日,小米公司發言人澄清,小米賬面超過100億人民幣現金,沒有資金壓力,也沒有融資和IPO計劃。而目前中信資本也已闢謠,稱訊息不實。

  2016年3月12日,一份據稱是中信資本推出的購買小米股權專案的檔案在業內流傳,這也讓外界認為小米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小米公司對外表示,小米賬面超過100億人民幣現金,沒有資金壓力,也沒有融資和IPO計劃。

  2016年3月12日小米公司表示,“外界謠傳中信資本推出購買小米股權專案,導致公眾誤認為小米在進行融資。特此宣告:小米賬面超過100億人民幣現金,沒有資金壓力,也沒有融資和IPO計劃。目前中信資本已闢謠,請轉發知悉。”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也在闢謠宣告中稱“該訊息不屬實”。就在本週一,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就已經在媒體溝通會上對外表示,“小米目前賬面現金超過100億,根本沒有在尋求新一輪融資。”

  2016年3月15日,小米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為由把360訴至海淀法院。法院受理了此案。

  360再訴小米:一場利益之爭的訴訟“羅生門”

  2016年3月16日《北京日報》發表了名為《360手機“挑釁”小米 遭鉅額索賠》的報道。《北京日報》稱,小米以不正當競爭為由把360訴至北京海淀區法院,索賠2000萬元。3月15日海淀區法院已經正式受理此案。

  同日,介面也發表了名為《小米360互訴不正當競爭 索賠2000萬元》的報道。介面報道稱,在小米起訴360之後,360針對“小米阻截使用者裝360軟體”一案,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反將小米公司訴至法院,索賠金額同樣為2000萬元,受理此案的是北京西城區法院。

  3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早在2015年11月,360就在西城區法院提起了針對小米 “不正當競爭”的訴訟。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1月,360對去年提起的訴訟申請了撤訴,原因是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將本案指定到海淀區法院管轄。2016年2月25日,360撤銷了對小米的訴訟,北京西城區法院裁定通過。

  但是,僅在20天之後,360以發現小米新一輪侵權行為為由,再次對小米進行重新起訴。據記者瞭解,3月17日當天,西城區法院已受理此案。

  管轄權之爭

  360與小米之間互訴不正當競爭,從去年11月起。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2015年11月,奇虎360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在西城區法院對小米提起了民事訴訟。360稱,發現被告小米利用MIUI針對360軟體實施了一系列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當使用MIUI的使用者登陸360官方網站自行下載360產品時,MIUI會阻止等等。

  360認為,小米此舉是為了降低360軟體市場佔有率,最終實現排擠同業競爭者的目的。據此,360認為小米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要求被告小米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2000萬元。

  然而被告小米在答辯期內對上述案件的管轄權提出了異議。“小米異議有三點分別為:西城區並非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西城區依法不應再視為360公司的住所地;案件訴訟標的額高過2000萬元,應由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受理。”

  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說,北京西城區法院於2015年12月3日審理認定,小米的三點異議不成立,西城區法院對該案具有管轄權。

  不甘心的小米再次就管轄權問題向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了上訴。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西城區法院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確定了本案的管轄法律引用不恰當。此外,上訴法院認為管轄權的確定應主要依據“兩便原則”***便於當事人訴訟,便於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和高效行使審判權***和防止原告濫用訴權而規定的“原告就被告”原則。

  1月21日,智慧財產權法院釋出管轄異議終審裁定,認定此案的管轄權在被告小米公司住所地法院,即北京海淀區法院。

  然而上述裁定發出6天后,即1月27日,360向北京西城區法院提出了撤訴申請。西城區法院於2月25日裁定準許原告撤回起訴。對於此次撤訴行為,360迴應稱,“在西城法院受理該案後,奇虎又發現小米利用MIUI作業系統對360實施了新一輪的侵權行為。”“新一輪的侵權行為”指的是使用者從360官網下載軟體時,會遭到MIUI作業系統的各種阻止,“最終達到使使用者放棄從360官網下載軟體,轉而前往小米應用商店下載軟體的目的。”

  手機售後排名:蘋果努比亞墊底

  2016年3月,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在天津、上海、成都等13個城市對歐珀、華為、蘋果、聯想等10個手機品牌銷售及維修視窗服務質量從核心服務、輔助服務等三大類14項服務指標進行測評,結果沒有一個品牌達到A類,達到B類的品牌只有四個,其餘6個品牌都是C類,分別是小米手機平均得分為77.13分;魅族手機平均得分為76.62分;酷派手機平均得分為76.23分;OPPO歐珀手機平均得分為75.54分;蘋果手機平均得分為73.59分;努比亞手機平均得分為70.50分

  國產手機品牌排行榜2015前十名-2015年手機品牌滿意度

  2016年03月21日,國產手機品牌排行榜2015前十名-2015年手機品牌滿意度,小米排第五。

  2016年4月26日,2015中關村最受關注品牌榜單正式出爐,小米榮登榜首。

  2016年6月2日訊息,瑪麗·米克***Mary Meeker***公佈2016年《網際網路趨勢》***Internet Trends***報告,小米入選全球網際網路20強名單。

  2016年6月28日,BCG釋出2016年“全球挑戰者”百強榜單,小米公司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