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排水工程師職稱論文

  為了使生活環境更為舒適環保,我國在大部分的建築工程中都採用了給供水工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淺談園林給排水工程

  摘 要:園林景觀作為群眾休息遊覽的場所,是人群的聚居地,也是樹木、花草集中的地方。園林的給排水系統一般都較為龐大,結構也十分之複雜,所以解決好園林的給排水問題是一項十分重要又很有難度的任務。因此,以園林給排水工程為研究物件,對園林給排水特點、給水點設定等進行一定的討論,希望能夠對以後的園林給排水工程 技術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鑑。

  關鍵詞:園林;給排水工程;水資源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1.園林給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為了使生活環境更為舒適環保,我國在大部分的建築工程中都採用了園林建設。這樣不僅綠化了人們的生活,也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符合了我國的科學發展觀道路。而花草、樹木等植物,以及噴泉等用水景觀作為園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不斷創新使用優良的園林給排水工程系統技術,對滿足人們的正常生活活動需要和保護居住環境、創造水資源利用最大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園林給水工程體系

  構建完善的園林給水工程體系,就要對日常園林需求種類、日常園林供水特徵、日常園林供水來源進行認真分析,從而減少施工投資浪費。

  2.1.日常園林需水種類

  日常園林中的生存空間用水是主要的用途,而對於其他的水資源需求,可適當的減少水量,例如增加水資源的利用重複率,使用較為先進的水資源迴圈泵。日常園林需水工程具有有效性,可協調性,更具有經濟性的特點,能夠滿足生存空間、園林護理、園林景觀、園林消防用水為標準,進行體系構建。***1*** 園林護理用水 :包括園林中的花草樹木、正常路面的保溼用水等。***2*** 園林景觀用水 :包括園林中的噴泉、溪流用水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景觀的用水迴圈度較大,需要定期更換,因此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大。

  2.2.日常園林供水特徵

  日常的園林供水系統是貫穿於整個建築體系當中的,因此跨越的空間較大,且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在進行園林供水工程施工前要明確園林所具有的供水特徵,例如由於不同的供水地點,形成了跨空間分佈的用水供給點,且由於不同的地點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不同供水點之間的高差較大 ;由於不同的供水用途,因此不同地點的用水高峰可以不同。

  2.3.日常園林供水來源

  日常園林的供水來源有四種,一是地上的水源供應,二是地下的水源供應,三是城市系統水源供應,四是雨水收集利用。

  2.3.1地上供水。所謂的地上供水,就是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地表的江河湖海等,這種水資源的優點是水來源供給量大,是主要的園林供給來源。而這種水資源的缺點是較容易被汙染,所以為了提高水源質量,需要進行經常性的水質淨化和消毒。

  2.3.2地下供水。所謂的地下供水,就是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地下的泉水、深井或管井中的水資源。這種水源的優點是由於水源一直處於地下流動,因此不會與空氣等進行直接接觸,不易被汙染 ,水源質量較好。對於生活用水中的供給,只需要進行一定的消毒即可。缺點是水資源的供水量較少。

  2.3.3 城市系統供水。有時候市政會給園林單獨預留綠化水源。這種水資源優點是水源質量好,供水量充足,不容易汙染,但缺點是採用市政水源相對費用也會增加。

  2.3.4 雨水收集利用。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年降雨量相差大,南方雨季長而量多,北方雨季短而量少,因此北方很多園林專案會考慮在雨季時通過雨水收集,然後進行水質淨化和消毒,再用壓力泵供給園林使用。這種供水方式前期投資費用相對比較大。

  在進行水源的合理抽取之前,要以水源質量好、水量供給大、不易被汙染為三方面準則,而在景區附近選擇城市供水體系來進行供水,則同時滿足這三個原則,如果沒有這種優越選擇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雨水收集利用和地下水源供應,如果這三種選擇都不可得,再選擇地上水供應。

  2.4.園林給水工程結構形態

  日常園林的給水工程結構形態包括複式分支型水點分佈以及無限迴圈式水點分佈。其中複式分支型水點分佈就像樹枝一樣,分散範圍大,優點就是水點設定簡單便捷,更能減少管路費用,特別適用於園林分期型的建築,這種佈置比較簡單,省管材。缺點就是這種水點分佈方式相對來講可靠性較低,如果某個部位出現狀況,就會影響到較大範圍的正常用水。無限迴圈式水點分佈就是以整個園的某一點作為起點,環繞一圈後再以這個點為閉合點,從而促進不同地區的水交換。這種分佈方式的優點是可靠性較高,當管道中的某個部分出現狀況或者問題也不會影響到大範圍的正常用水,缺點就是這種方式的佈置需要較高的投資費用,產生較貴的原料費。

  3.園林排水工程體系

  3.1.日常園林排水特徵

  首先,園林中排出的水包括雨水和較少的日常生活汙水,以此,排水範圍較大 ;其次,園林的地形不同,高差較大,這種地面形態的不同性促進了地表汙水的日常排除;再次,由於排水的地點不同,地形不同,所以排除的方式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選擇適當的排水方式,且在排水系統設計上要儘量滿足景區的構造 ;最後,不僅要考慮排水情況,還要對土壤的溼潤度以及植物的保水情況加以考慮,使植物能有在一個擁有充分水源的土壤中生長。

  3.2.園林排水工程結構

  園林的排水工程主要由地表排水系統以及建築頂板透水系統組成。地表排水形式主要分為溝壑水渠式,地表流通式以及管道流通式。外,部分雨水會通過滲透的方式下滲到泥土裡,假如泥土下面有建築結構板,雨水容易積在頂板上面,這樣對結構板的防水層和承重都會有影響。建築頂板透水系統則通過暗溝水渠式排走。

  3.2.1溝壑水渠式。所謂的溝壑水渠式排水,就是構造一些長溝,在適當的地形以及排水需要地區採用混凝土等原料進行適當的長溝建造,在構建時需要注意的是,溝壑水渠的坡度要大於或者等於0.004。

  3.2.2地表流通式。所謂地表流通式,就是對地面上存在的谷溝、平坡、小路等與最近的道路、溝渠或者是地下通道***水管***進行有效的劃分組合,並以豎向設計為原則,將園林中的雨水或者是日常汙水排水渠等地方中,而地標流通式排水的主要方式為引導、阻攔、存蓄、分流,通過以上設計原則以及方式,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消耗。

  3.2.3管道流通式。所謂的管道流通式,與溝壑水渠排水一樣利用高差原理,即坡度。只不過是調整埋在地下的管道坡度。通過這種高差設計,將主要的排水源排入水區。

  3.2.4 暗溝水渠式。所謂暗溝水渠式,就是在建築頂板上構造一些混凝土長溝,通過建築結構板的坡度高差設計,排入頂板外的雨水檢查井。

  總之,園林建築的排水系統設計方式並不是千篇一律的,還要根據地域的地形、土壤、植物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4.結語

  園林建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的比重可謂是越來越大,特別是作為園林建築主體的給排水系統結構。如果園林中的給排水結構系統構建不合理,或者技術施工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日常園林的景觀、生產生活以及安全維護,包括土壤以及植物的有效保護。因此,要充分對園林給排水系統的結構設計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並結合實際的土壤和地形情況,進行有效的結構設計,這樣才能最大化的利用水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篇二

  給排水工程

  簡介: 隨著 社會 的進步和人類對工作、生活環境要求的提高,人們對給排水工程的設計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進的工藝流程,能生產出高質量的水,還需要整個廠區有一個整潔優美的環境和賞心悅目的建築形態。這就必須對給排水工程的原有設計 方法 和程式思路有一個較大的改變,應把設計的全過程看成是一個持續 發展 的、不斷開放的、經常變化的動態體系,以確保設計出一個優秀工程來。

  一、 問題 的由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對工作環境、生活質量,特別是對美的追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於原有的一套設計習慣。並且隨著我國市場 經濟 的確立,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更要求對以前不受建築設計重視的給排水工程的設計來一個較大的改革,以適應日趨變化的業主市場。

  長期以來,給排水工程設計採用的是一種封閉靜止的方法,就工藝而工藝,就生產而生產,僅僅只是為了滿足單一的一種功能,沒有綜合地考慮各種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終結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滿足業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滿足日趨重要的環境要求。

  近年來給排水工程設計的經驗教訓告訴人們必須在設計的觀念上要有一個較大的革新,或者說必須有一個新的認識才能真正確保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質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築形象的高度統一。良好的功能可為生產和管理人員創造舒適安全和整潔優美的環境,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而良好的建築形象也是一種功能,這種功能不光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

  水廠建築的特點:一是 工業 建築範疇,但不能忽略其美觀;二是建築物匍伏於地,尺度不大,並且形式單調均一分散、變化不大;三是構築物所佔比重特大,表現在體量悶沉、笨重,而且一般佈置在廠區平面顯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汙水處理廠氣味重而難聞;五是為使水廠的環境更加接近 自然 ,需有大面積的綠化。因此,水廠的建築設計的意義倒並不完全在於如何做好工藝***這是很重要的***,如何畫出一張美麗的圖畫,而在於其理想的目標能得以實現,完美的構思能得以表達,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兌現,以及優雅的環境能得以體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水廠的建築設計首先應該在確實掌握豐富的資訊、詳實的資料的條件下,在加強內部工種聯絡的前提下,在正確的設計原則指導下和正確的方式組織下,有步驟、有計劃地 應用 現代 化的 科學 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去加以制訂***其中還要特別重視國外的各種先進經驗***。我們不能把設計的全過程看成是一個封閉———自立門戶的模式;單一———就事論事的模式,穩定———一成不變的模式;而應該看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不斷開放的、經常變化的動態體系,才能確保設計出一個完美的優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