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警察職業深化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內容改革論文

  民警察思想道德修養課是結合人民警察的職業特點 ,教育引導警院校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一門公共基礎理論課。在教學中首先應對這門課的地位和作用有正確的認識 ;其次要真正發揮這門課的作用 ,還必須對其內容進行改革 ,要注意處理好多元性與職業性、知識性與思想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關係。 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立足警察職業深化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內容改革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立足警察職業深化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內容改革全文如下:

  摘 要 :以公安院校職業的特殊性為出發點, 探討思想道德修養課要真正發揮其作用必須就內容進行改革。本文從四個“立足”展開論述,立足於統編教材突出高校大學生共性道德修養,立足於弘揚時代精神突出道德修養與時俱進,立足於公安院校突出警察職業個性道德修養,立足於內蒙古公安突出內蒙古警察核心價值觀。從而使預備警官養成良好作風,堅定信仰,將來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最大貢獻。

  思想道德修養課作為在公安院校開設的“兩課”課程之一,是政治理論課的重要課程,是對預備警官進行系統思想道德教育和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人民警察良好作風養成。目前在專科院校使用的是教育部統編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公安院校由於開設法律課較多,為避免重複,理論課教師一般只講授思想道德修養部分,課時少,教材只強調高校共性,不能突出公安院校培養警察個性特點。所以理論課教師必須立足於公安院校教育物件特殊性在教學內容選擇與安排上取長補短,不斷推進教學內容的改革。鑑於此,筆者就自己十幾年實踐教學經驗,認為在教學內容改革上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 立足於統編教材突出高校大學生共性的道德修養

  ***1***彩繪人生、擔當使命――適應大學生活教育***講授緒論部分***。大學是是人生路程的一個起點,立足於社會的本領在這裡鑄就。大學生對嶄新的校園、學習、生活充滿好奇與迷茫,所以儘快適應大學生活,才能為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講清楚大學生活之特點、獨立生活之能力、新的學習理念、優良之學風;勇於擔當歷史新使命;明確成才之目標、塑造嶄新之形象,使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努力成為心理健康,本領過硬的社會主義繼承人。

  ***2***設計座標、報效祖國――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講授第一、二章內容***。人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是至少方向正確,要把握好人生座標。所以本部分要使大學生樹立遠大之理想,堅定崇高之信念,繼承愛國之傳統,弘揚民族之精神,掌握安身立命之技能本領,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在新時代做忠誠的愛國者以期報效祖國。

  ***3***樂觀心態、創造價值――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講授第三章內容***。大學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大學生只有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追求高尚之人生目的、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面對每一天,才能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實現人生價值還要把握人生價值實現的規定條件,正確對待人生環境,有效進行人際溝通,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渾然天成,從而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創造精彩人生。

  ***4***積善成德、錘鍊品質――道德觀教育***講授第四章、第七章內容***。大學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良好道德品質對人一生影響巨大。所以大學生要了解道德的起源、作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錘鍊個人品德,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法律規範,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2 立足於弘揚時代精神突出道德修養的與時俱進

  新課程改革增強了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性,但是教材一經形成就具有滯後性落後於現實,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握實際,會使課堂缺乏現實感,使學生缺乏對現實生活、現實社會的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使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失去其初始之價值。所以思想道德修養課要立足時代注重教學內容的“三性”教育創新。   ***1***注重教學內容的新穎性教育:主要是從教學物件和實際出發,把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體現到教學內容中來,使道德修養教學更加關注時事、注重實際、反映時代要求,從而突出教學內容的新穎性。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現實社會變化和大學生自身特點發揮積極因子培養大學生健康道德品質養成,從而切實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加強道德教學吸引力、感染力。

  ***2***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教育:兩課教學難,人盡皆知,所以思想道德修養課必須把空洞、抽象的教學內容採用必要的方法充實、形象地表現出來,使人共鳴才能認知、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使教學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才能有效指導、引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此增加趣味性就要運用豐富多彩人生例項,可以是人物或者事件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想道德修養”課接地氣、人性化,易於大學生接受。

  ***3***注重教學內容的啟發性教育:思想道德修養授課必須遵循教育的規律,把握大學生的特點,正確回答大學生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注重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引導教育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辨析、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由愉快選擇空間裡實現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機結合,激勵學生努力追求實現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形成,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某一事件或熱點,引導當代大學生應當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增強教學針對性,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促成學生自主、生動和創造性地發展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

  3 立足於公安院校突出警察職業個性道德修養

  要打造高素質的公安隊伍為社會和諧穩定保駕護航,就必須有強有力的生力軍,警察素質好壞直接影響黨和國家的形象、公信力、執法權威和警民關係和諧,公安院校在培養預備警官時必須突出這一職業特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使思想道德與警察職業相互交融滲透有機結合,突出警察職業道德教學,對於警察德性的養成與培育更應該強調道德灌輸、價值認同和精神自律,使為人民服務成為其唯一的價值導向。所以立足於公安院校要突出以下教育:

  ***1***警察職業道德教育:講清楚社會和公安機關對警察的職業要求,掌握好新修訂《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範》的十個方面:忠誠可靠、秉公執法、英勇善戰、熱誠服務、文明理性、嚴守紀律、甘於奉獻、愛崗敬業、清正廉潔、團結協作。使預備警官真正懂得忠誠可靠、愛崗敬業是人民警察職業道德的最高標準,熱誠服務、文明理性是人民警察必須履行的最高職責,秉公執法、清正廉潔是人民警察總體價值的最高體現,嚴守紀律、甘於奉獻是人民警察的最高天職,英勇善戰、團結協作是人民警察應有最高本色等一些最基本道理。教學目的是使每一名預備警官的行為舉止都符合人民警察的職業道德標準。

  ***2***紀律作風教育:明確警察必須遵守的指令性和禁令性的規章制度等,硬性約束警察的職業行為才能合理而有效地調控教學物件,才能保持公安隊伍的戰鬥力和整體素質水平。要講清楚五條禁令、內務條令、紀律條令、三項紀律等

  ***3***先鋒模範和優秀典型教育:要使公安院校的德育內容從預備警官的實際出發,把公安一線的新經驗、新成果以及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反映到教學中來,及時宣傳公安一線的先鋒模範和優秀典型。以身邊湧現的大家認可的先進典型人物為標杆進行宣傳,弘揚正氣,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精氣神,使預備警官自覺地向他們學習,立志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4 立足於內蒙古公安突出內蒙古警察核心價值觀

  社會矛盾凸顯、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用“核心價值觀”佔領警察精神制高點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使廣大預備警官必須清楚作為警察“忠於誰”、“為了誰”、“維護誰”、“我是誰”的問題,才能在將來真正做到“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思想道德修養課要堅持用這一主導思想培養教育學生,學生才能具備成為合格人民警察的優良的政治素質和優秀的精神品質,所以思想道德修養教學內容上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將核心價值觀分為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講清楚“忠誠、為民、公正、奉獻、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主流導向,是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新時期貫徹黨的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促使人民警察更好的履職,圓滿完成黨交辦的各種任務,加強隊伍建設的堅實思想基礎。

  ***3***內蒙古警察核心價值觀教育:內蒙古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忠誠和勝利。“忠誠”是價值取向,就是要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勝利”是價值目標,就是要使忠誠的價值取向通過敬業,勤政得以實現。立足於警察職業,忠誠勝利要靠平時日常點滴的養成,必須堅定信仰,牢記使命、宗旨,強化責任意識,用強烈的責任感,執著的追求,頑強的奮鬥贏得最後的勝利。

  總之,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整體質量和實際效果是最終目標,也是思想理論教學的必然要求,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內容改革的關鍵在於定位,既要關注學生實際又要面向社會,既要直面現實又要著眼未來。當然教學內容要通過適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展示,根據大學生特點和實際需要施加教育和影響,努力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所以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內容改革重在創新 、重在實用,只有堅持這一原則,我們培養的學生才會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公安院校才能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公安專門人才作出最大努力,內蒙古公安才能為守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的風景線作出應有的貢獻。